APP下载

论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统战工作机制创新

2016-12-29王小巍

知识文库 2016年18期

民办高等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力量,担负着为社会发展输送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使命。而基层党组织统战工作成为高校统战党建的一部分,对高校的发展,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因此,如何做好新时期,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统战工作,直接决定了能否最大程度发挥知识分子和民主党派人士在民办学校的改革发展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纵观当前的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统战工作,不可否认,其基层党组织的统战工作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新情况,这些亟待需要我们去关注,去解决。本文将从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统战工作的问题入手,分析民办高校统战工作的对象、工作原则,进而提出对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统战工作发展有价值的对策与建议,推动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统战工作机制的构建。

一、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统战工作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民办教育的日益发展,民办教育事业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层次和水平稳步提高,民办教育的党建也逐渐走上正轨。其中,统一战线工作是近年来民办高校才开始重视的党建环节。在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统战工作的发展过程中,在开展统战工作的对象上、在组织党外分子的活动等方面值得肯定,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必须加以高度重视。

1、对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统战工作的思想认识还不够。民办院校与公办院校存在着根本差别,民办高校本质上是顺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在追求效益的同时,往往难以兼顾思想建设,民办高校的管理者对统战工作重视不够,普遍存在有之即可、应付检查等想法,这就必然使得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统战工作举步维艰。

2、人员配置不够完善。在大多数民办高校中,统战部门往往和其他部门如办公室等联合办公,统战工作工作人员几乎没有专职,统战工作的效果大打折扣。而且,在统战工作不受重视的背景下,身兼数职的统战工作人员会将其他工作放在前面,有些基层党组织的统战工作人员只是一个名义上的职位,严重影响了正常统战工作的有效开展。

3、工作开展所需的保障条件还待于充实。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统战工作面对的对象多、事务琐碎繁杂,开展工作需要一定的活动载体,需要物力和财力的投入,但民办院校在这些方面的支持相对薄弱,基层党组织的党建经费又非常有限,所以,在开展工作的时候往往是捉襟见肘。

4、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统战工作人员缺乏必要的统战知识。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统战工作是集理论性、政策性、技巧性于一体的,而民办高校的基层单位中,大多数兼职的统战干部都非常年轻,有点甚至是辅导员,他们把工作精力更多放在了学生身上,很少主动学习研究统战理论和策略,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处于被动的局面。

二、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统战工作对象分析

在民办高校中,由于不受公办高校体制的影响,党外分子相对比较集中,新时期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统战工作对象主要包括:各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少数民族人士,有宗教信仰人士,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以及党外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办高校统战对象大多工作在教学、科研和管理的第一线,在基层党组织中,他们的思想非常活跃,参与集体活动也比较积极,做好他们的工作,发挥他们在基层党组织中的作用,让他们适当参与基层单位的管理和决议,是民办高校凝聚人心,凝聚力量的重要途径。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民办教育事业必将壮大,这就意味着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统战对象还将扩大,并且在未来还将呈现出多元化、国际化和流动性强的特点。

三、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统战工作的原则

1、认准方向,坚持党的领导,这是党的总路线、总目标决定的。民办高校是市场经济的发展的产物,未来的发展也必须顺应社会发展的主流。民办高校只有认清形势,找准方向,才能不断发展壮大,不断培养出高质量的社会应用型人才。

2、和谐共处,理性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这是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统战工作魅力所在。民办高校发展有着特殊性,因而较之一般的社会群体更具多样性。做好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统战工作必须理性正确好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做到求同存异。首先,求“同”,对于一些不同认识,要通过平等交流来解决,摆事实,讲道理。其次,允许存在“异”,对无关宏旨的“异”,可以存而不论,对有利于改进工作的不同意见,要鼓励发表,共同探讨。

3、友好交流,联谊共享,这是统战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方式。友好平等交流,是为了壮大共同奋斗的力量,为民办高校的有序发展注入动力。联谊共享是为了夯实民办高校发展的基础,打好地基,方能稳步前行,在共享发展的成果同时,提升统战工作的成效,取得更大进步。

四、创新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统战工作机制

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统战工作已取得了优异成绩,但又必须认识到民办高校存在着统战工作机制不健全、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理论知识相对较低等问题。为此,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创新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统战工作机制就尤为重要。

1、明确方向,拓宽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统战工作的作用渠道

我国民办高校实行的是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院)长负责制,在这种体制下,党委要充分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准确定位,明确方向,加强与董事会的沟通,使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统战工作获得更多认同,给与支持。这就要求民办高校的基层党组织在明确政治核心地位的前提下,团结一切力量,权衡各方利益,做到密切配合,共同协作,共谋发展,以达到三方共赢的目的,最终推动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统战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为民办高校的发展助力。

2、规范体制,强化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统战工作机制建设

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统战工作正处于逐步规范的发展阶段,为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切实团结力量,就必须从民办高校的自身特点出发,分析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统战工作的现状,理清问题,抓住症结,建立健全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统战工作制度,创新工作机制,不断推进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统战工作机制的规范化建设。首先,增强民办高校非党员教工的“归属感”,确保非党员教工队伍的稳定性。再次,要加强对非党员教工思想引导,以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最后,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应该发挥沟通桥梁的作用,积极与董事会进行协商探讨,为稳定教师队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动学院科学发展发挥监督保障作用。

3、遵循共性,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基层党务干部队伍

专职党务干部配备不足、兼职党务干部数量是当前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统战工作的突出问题。众所周知,基层党务业务水平直接影响基层党组织统战工作的质量和成效。因此,在民办高校,如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务干部队伍是当前民办高校切实做好基层党组织统战工作中一个重要难题。民办高校较之公办院校,既有区别,也存共性,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借鉴公办高校在党务干部队伍建设方面的规律。首先,建立一套适应民办高校特点的党务干部选拨机制。其次,借鉴公办高校的有效经验,建立党务干部培训机制。最后,建立党务干部队伍激励机制,为党务干部的自我提升注入动力。

4、提升共识,完善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统战工作的保障机制

受党和国家对民办教育的重视和支持,民办高校不断发展壮大,其内涵和外延建设的力度也不断加强,民办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也朝着规范化方向发展。那么,在新时期面临新挑战的情况下,民办高校要进一步发展,不仅要依靠自身的软硬件建设,而且也需要民办高校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完善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的保障机制更加凸显,不断加强对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统战工作的资金支持、做好人才储备。

当前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统战工作是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其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加上民办高校自身发展的局限性,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统战工作仍然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要加强对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统战工作现状的研究,准确把握问题,进而创新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统战工作机制,以找到具有民办特色的基层党组织统战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本文系2015年度辽宁省高校党建课题(编号:GXDJ2015-E007)

(作者单位:大连财经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