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5—2015年中国新闻奖中灾难报道的新闻角度研究

2016-12-29

传播与版权 2016年11期
关键词:新闻奖获奖作品灾难

丁 辉

2005—2015年中国新闻奖中灾难报道的新闻角度研究

丁 辉

中国新闻奖作为我国新闻作品的最高奖项,其中灾难报道的获奖作品具有典型性,同时反映我国灾难报道的发展状况。本文选取该奖项中近10年获奖作品中的188篇灾难报道进行灾难报道的新闻角度的研究。

获奖作品;灾难报道;新闻角度;报道方式

[作 者]丁辉,烟台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一、研究目的和样本选择

灾难新闻报道是一类特殊的新闻报道形式。如何在灾难新闻报道中找准恰当的角度是新闻媒体在坚守自身责任基础上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优化传播效果、引导舆论的必然要求。我国在2003年SARS危机之后的灾难新闻报道便呈现出新的局面:灾难报道更加的公开透明、更加尊重受众的知情权。有学者认为:“SARS危机的传播报道成为灾难新闻报道的一个历史转折点。”[1]我国的新闻报道通过2003年之后10多年的发展,在灾难报道的理念方面日益成熟,在报道角度方面了也呈现出自身特点。本文一方面通过总结获奖作品的选题角度,以期能够学习如何优化灾难报道的选题;另一方面对中国新闻奖中灾难新闻报道所反映出的部分问题也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够对以后媒体在进行灾难新闻报道时有所启发。本文从2005年中国新闻奖的第十六届到2015年的第二十五届中国新闻奖共计2821篇获奖作品中,抽取灾难新闻报道共计188篇(包括摄影除去获奖论文)作为此次研究的样本,对样本进行定量的统计研究和文本分析。

二、统计与获奖的灾难新闻报道角度分析

(一)从“议程设置”角度把握灾难新闻报道的“速度”

中国新闻奖每年评选一次,每一届奖项设置有特别奖和一、二、三等奖之分,根据不同的参评体裁项目有相应的奖项设置。由表1看出,在统计的10届共2821件中国新闻奖作品当中,灾难新闻报道共计188篇,占总比的6.66%。其中每一届的具体获奖作品数目差别较大,这往往与当年我国灾难事件发生的情况有关。如在这10届中数量最多的第十九届中国新闻奖灾难报道,对应的便是2008年的“汶川地震”。灾难报道属于重大主题报道,灾难新闻报道获奖数在当年的占比高,反映当年各家媒体在面对灾难报道时投入大,同时在媒体的“议程设置”当中也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表1:中国新闻奖中灾难新闻报道的获奖情况

第十九届中国新闻奖灾难新闻报道的获奖作品,不仅在数量上创下近10年来的最高,还在报道主题的选择方面有鲜明的特征。如图1所示,第十九届的获奖灾难新闻作品紧扣当年的三大灾难性事件:汶川地震、南方冰雪灾害和拉萨“3·14”打砸抢烧事件。这三大灾难事件破坏力强、影响范围大,从而公众的关注度高,政府也集中力量组织救灾、发布权威声音,媒体及时为公众答疑解惑并发布政府的救灾信息,在2008年做到政府议程、媒体议程与公众议程三者相统一又互相影响。

图1:第十九届中国新闻奖灾难报道各类主题的分布比例

媒体要想准确进行“议程设置”,就要首先把握报道的时效性。在灾难发生后,媒体能够迅速介入,既体现媒体的责任感又体现媒体的传播与影响力。在灾难事件发生后同时在灾难造成严重影响之前,媒体就能够对事态的发展做出自己的预判,从而尽早投入报道,对于救灾工作有很大意义。第二十三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雨中进行时——7.21北京特大暴雨》,就在暴雨还未对城市运行造成影响前就投入报道,才在众多的灾难直播报道中拔得头筹。很多获奖的媒体正是由于把握住了第一时间首发的优势,才成为其他媒体的新闻源,令其他媒体纷纷转载或引用为新闻素材,进行很好的“议程设置”并引导舆论。

(二)从真实客观的角度加大灾难报道的“透明度”

1.以新闻事实为灾难新闻的报道基础。新闻报道是基于事实的传播,而灾难事件的发生对人的影响巨大,所以造成新闻事实本身就会包含不同程度的人类感情,以真实客观的角度进行新闻报道既是新闻专业主义的要求,更是灾难报道中必须坚守的准则。记者在灾难新闻报道中有罔顾新闻事实、强行煽情、预设立场、抢先发布自己的观点、表明自己态度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现如今我国的新闻媒体早已吸取以往灾难报道的教训,转而采取真实呈现,不封锁、不隐瞒真实的灾难报道态度,以“看得见”的真诚,树立新闻媒体的公信力,也维护我们的国家和政府形象。

2.灾难新闻报道中发挥媒体舆论监督和舆论引导的功能。媒体在灾难报道中应当积极承担责任,发挥社会监督的“瞭望”功能,尤其是在社会性灾难报道中,对那些不作为、互相推诿责任的政府人员进行舆论监督,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问责。在灾难发生后,如何正面引导社会舆论、及时化解谣言、及时有效传递党和国家的声音,疏导受灾群众灾后情绪,稳定人心至关重要。媒体要为各级政府部门搭建信息发布的平台,第十九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获奖作品《爱心守望 风雪同行》,就是中央电视台在南方雪灾发生后“立即到交通部、铁道部、民政部、公安部、中国气象局等有关部门派驻记者”[2]进行全天候报道,从而成功地作为这些部委的第一信息发布平台。

3.国际传播中坚持灾难报道的真实客观。在灾难报道的国际传播方面,由于东西方意识形态的差异,外国媒体在有关中国的报道方面存在误解和有偏见的负面报道。如果我们对外传播的信息不准确反而被西方媒体发现,不排除其会大做文章,影响到我们的国家形象。尤其是社会灾难如社会暴力事件发生时,媒体及时准确地向全球报道,能够让我们国家的媒体把握住话语权,营造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在第十九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拉萨发生暴力事件》的创作中,新华社做到了全球首发,成功抢占了舆论制高点。更加值得我们其他新闻媒体学习的是:新华社在这篇稿件中运用了贴近海外受众思维习惯的手法,牢牢把握住了我国媒体国际传播的传播规律。

(三)从人性角度出发提升灾难报道的“温度”

1.以“尊重生命”为灾难新闻报道的立场。报道中关注灾难的事件、事因的同时,更加关注事件中的“人”,已经成为我国媒体进行灾难新闻报道的特征与趋势。如表2所示,在此次中国新闻奖的获奖样本中,历届涉及“人”的灾难报道的数量占当年获奖灾难报道总数的比率非常高。灾难发生后有72小时的黄金救援时间,在此期间记者的采访不应该打扰到抢救伤员的工作,在此期间救人是最重要的,媒体不应该去进行追责、反思等方面的灾难总结性报道。如何“尊重生命”,不仅体现在新闻报道要为救人让步,不在不适当的时间采访受害人及其家属,还应表现在“灾难报道中重视对防灾救灾知识的传达,使人们能够提高对灾害的防护意识,学习自救技巧”[3]。

表2:中国新闻奖获奖的灾难新闻报道中涉及“人”的情况统计

2.关注灾难事件“典型人物”的同时具有平民视角。灾难事件发生后,新闻受众不仅对灾难的相关信息有需求,还在思想、情感上有需求。所以,获奖的媒体会从“灾难无情人有情”的角度,并非提供几个冰冷的灾情数字,而是以小见大,从细节挖掘,讲述灾难事件核心人物的故事,对灾难事件中的人进行报道,使得灾难新闻不仅是“救灾新闻”更具有人性的温度。很多灾难报道的核心人物入选了当年的“感动中国人物”,或是获得了其他的奖项荣誉。

不单是报道英雄人物,获奖灾难报道中的媒体还充分挖掘了大背景下小人物身上的那种人性光芒,通过对获奖灾难报道样本的文本分析后发现,“农民”“农民工”“凡人善举”等关键词就多次出现。第二十五届的获奖作品《杭州7·5公交爆燃致30人受伤——烈火之下,凡人善举铸“杭州力量”》报道了杭州“7·5”公交车纵火事件现场市民纷纷施以援手的英勇事迹,作品客观地刻画人物,并首创“杭州力量”为关键词,从而引导舆论、引导正能量。

3.发挥国家高层领导人的“舆论领袖”的作用。根据传播学家拉扎斯菲尔德提出的传播过程中存在的“两级传播”理论:“信息并不是从大众媒介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是要经过舆论领袖这个中间环节,再由他们转达给相对被动的一般大众。”[4]在传播的过程当中“舆论领袖”发挥着很大的作用。高层领导人在国家舆论的大环境下是毋庸置疑的舆论领袖。在重大灾难发生时,我们的总书记、总理的讲话总能鼓舞人民的士气,给予我们信心。媒体能够把握国家高层领导人同期声讲话的新闻价值,这在灾难新闻报道当中是一个很好的报道角度。在此次整理的近10年的188篇灾难新闻报道样本中,关于国家总书记和国家总理的获奖灾难新闻报道作品就有9篇之多。

(四)从持续性报道的角度增加灾难报道的“深度”

灾难新闻报道当中媒体不应只是追求时效性的“热度”,同时应该要对灾难事件持续关注,让灾难新闻报道也有“深度”。获奖的媒体对灾难报道的持续关注,一方面使得我们对灾难事件拥有更全面的认识,另一方面使得我们的灾难新闻报道具有更深层次的人文底蕴。在对于“汶川地震”这种重大新闻主题的报道中,除去2008年的众多获奖作品外,在之后几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也有获奖。第二十二届的获奖作品《我们的家园》,记录了汶川地震三年来的巨变;第二十五届中国新闻奖的获奖作品《活着:0岁,1岁,6岁……》中,创作者跨越6年的时间,记录了多位“汶川地震”幸存者的生存状态尤其是心理状况,充满人文关怀,创新了自然灾害报道的表现形式。

三、问题探讨

(一)媒体在灾难报道当中应当充分发挥不同媒介平台的优势

1.网络媒体。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网络在各类新闻报道当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不管是在传播的手段还是传播的平台方面都日益丰富。中国新闻奖也顺应时代发展增设了网络新闻类的奖项。但是网络新闻在历届的获奖作品中,依然无法与传统的纸质媒体和广电媒体相比。作为中国新闻奖评委之一的彭兰教授就指出:“中国新闻奖关于网络新闻奖的设置与评选,应该更多面向未来,引导中国新闻网站向新的方向努力。”[5]一方面,中国新闻奖对于网络灾难新闻可以增加相关奖项,与此同时网站自身也应该创新思维方式提高报道质量。像“人民网”一样,很多网络媒体都脱胎于传统媒体,更应充分利用传统媒体的母体新闻资源,整合资源,利用自身平台的技术优势,与受众积极互动。

2.传统媒体。目前,传统媒体在灾难报道当中虽然依旧处于主要地位,但是无疑受到网络媒体甚至是自媒体的冲击。在此次获奖的灾难报道样本中,报纸的获奖项目集中在传统的消息、通讯、评论等方面,其中文字性的深度报道无疑是纸媒获奖的优势项目。电视以及广播媒体则更要利用自身的平台特点,充分运用记者连线、专家讲解、音视频专访等表现形式,增加灾难报道的广度和深度。尤其是在灾害发生地的通讯设备受破坏的情况下,广播媒体便具有它不可替代的作用,更贵在一个“快”字,能为受众提供及时、动态、服务化的新闻。广播和电视独特的音视频形式,对于灾难报道当中的同期声的运用,使得灾难报道的现场感很强,这是广电媒体大部分获奖作品都是直播类的新闻报道的原因。

(二)媒体在灾难报道当中应当进一步创新报道方式

1.第一人称的灾难新闻写作方式。记者在灾难报道的过程中会直击灾难现场,首先记者本身也是有感情的人,用记者的第一人称写作,受众可以通过记者的视角来感受灾难的现场,报道的感染力会进一步增强。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的获奖作品《7·23动车事故大救援》的创作者之一的刘洪涛就在当时出事的列车上,刘洪涛以其敏锐的辨别力和洞察力,跟踪采访报道,完整记录了灾难发生的全过程。记者本身就是灾难的亲历者,具有报道上的优势,加上记者自身的新闻敏感性和专业素养,更易成就一篇优秀的灾难报道。

2.日记体的报道形式。日记体新闻一直以来有自己的特色,在素材选择等方面更加自由,增加了新闻的可读性。日记体的报道形式在灾难新闻报道中也被多次应用,诞生了部分优秀的作品。第十九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入川日记》就以日记和超时空对话的新颖形式,生动记录了黑龙江省民间救助第一人的感人事迹。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群众能够温暖过冬 孩子走进全新校园玉树灾后重建九记》同样以日记体的形式,用独特的视角,从多方面突出反映玉树灾后恢复重建第二年的成效和建设场景。

四、结语

现代社会步入风险社会,突发性的灾难也会增多。近些年来全球范围内灾害呈现频发态势,媒体标题下的灾难“百年不逢”“千年不遇”,这些灾难影响力、破坏力巨大,这给我们的新闻媒体在进行灾难报道时带来更大的挑战。媒体可以从中国新闻奖获奖的灾难新闻报道作品中汲取报道经验,使灾难新闻报道进一步增加透明度,既有速度又有深度和温度。同时我们的媒体应对灾难新闻报道进行新的探索,顺应时代发展,充分发挥不同媒介平台的优势,进一步创新报道方式等。[本文系烟台大学2015年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立项项目“2005—2015中国新闻奖中的灾难报道的特点与趋势研究”(项目编号:151117)研究成果]【参考文献】

[1]王蕾.论我国灾难新闻报道理念的转变[J].新闻大学,2008(4):31.

[2]魏胜利,侯永生.围绕大局 服务人民——记“中国之声”特别节目《爱心守望 风雪同行》[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8(2):96.

[3]新浪传媒.中国媒体灾难报道手册[M].人民日报出版社,2014:49.

[4]百度百科.意见领袖[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368550.htm.

[5]彭兰.Web2.0时代网络新闻奖之走向——第二十一届中国新闻奖揭晓之际的思考[J].新闻战线,2011(11):38.

猜你喜欢

新闻奖获奖作品灾难
雷击灾难
2018年书画临摹获奖作品选登
灾难报道常见问题及反思
2018年荷赛奖获奖作品精选
河南10件作品获第27届中国人大新闻奖
灾难来临,我不怕——科技馆一日游
获奖作品选登
河北省第二十五届人大新闻奖获奖篇目
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评选增设审核环节
话说“灾难和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