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国:2016,他的精神光芒照亮世界
2016-12-29孙洁
本刊记者|孙洁
李保国:2016,他的精神光芒照亮世界
本刊记者|孙洁
导语从农村改革,到土壤改良,无论是机制变革还是技术创新,因为有了基层技术人员的存在,农村的舞台才变得越来越宽广,农民致富的道路才越来越广阔。
今年,科技特派员这个称呼好像比往年提的多一些,或许是因为他的精神代表了一个群体的力量,或许是因为他的行为改变了那些村庄的命运,也或许是因为他的道义唤起了许多人对土地的关怀,总之,他的形象注定要融入这个伟大的时代,他就是李保国,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科技特派员、燕赵楷模、省管专家,河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获得者,我国知名经济林专家,山区治理专家。
与大山的不解之缘
1958年2月,李保国出生于河北武邑县的一个农民家庭。
“我们这一代人接受的教育就是服从组织,个人利益服从人民利益。”这句话,李保国常常挂在嘴边。
1981年,他从河北林业专科学校(后并入河北农业大学)桑蚕专业毕业,留校任教。当时,正逢学校决定在太行山区建立产学研基地,他响应学校号召走进太行山,作为首批课题公关组最年轻的成员来到了邢台县前南峪村,承担起山区开发与经济林栽培技术推广工作。从此,李保国便与大山结下不解之缘。
原本农家子弟出身的他苦读之后又回到农村,来到前南峪这个900多口人的小山村,心中却不曾有一丝一毫的失落:“我学的东西,只有农村用的着啊。”
前南峪村一带多是光秃的石头山,就连野生灌木也因缺少水土滋养,生长得低矮瘦小。为了摸清当地山区的“脾气秉性”,解决种树难题,李保国起早贪黑,跑遍了山上的沟沟坎坎,风餐露宿,记录分析数据,寻求破解之道。这比之前的工作都艰难了许多,但他似乎没想过这些,天天精神饱满,忙得团团转,村民们给他起了个外号:“李疯子”。
靠着这股疯劲儿,时间不长,李保国便根据当地实际,联想外地治山经验和教训,大胆提出了用爆破整地的方法“聚土截流”,就是顺山势每隔4米开一条宽1.5—2米深1米的条状沟,利用深眼闷炮技术疏松下方土后蓄水,把周围的土层充填到沟里,下雨时,雨水也能汇进沟中得以保留。当时,条件有限,开沟爆破的炸药需要自己炒制,李保国主动接下了这个危险的工作,从原料配比、炒制、爆破实验,样样亲自干。这项技术,让树木成活率由10%提高到90%,使石质山地造林技术发生革命性变化,140万亩荒山因此披上了绿装。
1996年,50年一遇的大暴雨重创了邢台西部山区,前南峪村却丝毫未受影响,一草一木皆无恙。如今的前南峪村,林木覆盖率高达90.7%,获“全球生态环境建设500佳”提名奖,当地百姓人均年收入达1.06万元。
最初,李保国所研究的还只是如何让山区绿起来,后来,在工作中他发现群众更期待富起来。如果发展经济林木,不就很好地把二者结合起来了吗?虽然这是一条充满艰辛的道路,但李保国义无反顾。
1999年,临城县的高胜福满怀豪情承包了3000亩干旱的丘陵岗地,但当他手持工具走上荒岗,却手足无措,不知怎么干,他请来了李保国。
李保国实地查看后,肯定地说:“这地方可以治理。”随后一个多月,他带着技术团队从土壤、气候、水利条件和市场需求等多个方面展开研究,确定出种植核桃的发展方向。
从1999年开始,在最难开发的太行山干旱丘陵岗地,李保国和课题组成员在临城县的凤凰岭,开始了“聚土截流”的开发策略,选种薄皮核桃。
传统核桃品种杂,品质差,产量低,为了选育出优质核桃新品种,2000年,李保国亲自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引进6个核桃品种和11个山核桃品种,从国内其他地方引进13个优良核桃品种,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嫁接组培实验。为了掌握核桃开花授粉的第一手资料,从3月下旬开始,他每天背一个水壶,从上午10点盯到下午4点,中午在树底下啃两个馒头就算一顿饭了。一个多月,天天如此,别人心疼想替换他片刻,他一口回绝:“关键时刻我必须盯好,错过了,要耽误一年时间。”2003年夏,正在进行人工干预实验,突降大雨,李保国用伞护住核桃新苗,自己则任凭雨水浇打。
经过五年辛苦的努力,李保国成功培育出国内最优质的品种——绿岭薄皮核桃。继而,李保国创造了核桃的矮化密植技术,实现了壮枝挂果,管理方便,连年丰产,被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校长尹伟伦教授认定为国内首创。同时创造的树草牧沼四位一体的生态管理模式,实现了核桃品质的绿色有机。2009年,“太行山优质核桃产业化技术及深加工系列产品开发”项目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1年,原国家林业局在绿岭举办了首届中国核桃节,把这项标准化管理规模化发展的模式推向了全国,仅在邢台市,薄皮核桃年产值就超过20亿元。
李保国说:“迎着农民的需求找课题,农业科研才有生命力。”他常对河北农大课题组同事说:“让农民亲近科技、掌握科技,农业科技工作者先要学会当农民。”
1996年8月,太行山连降暴雨,许多地方树倒屋塌,田地毁损。洪水刮走了邢台县岗底村200亩保命田,山上的果树也遭受不同程度的伤害。李保国随省科技救灾组进村查看灾情后,眉头紧锁,太行山怎样防洪减灾,如何综合开发,这些问题深深攫住了他的心。临走,他交待村干部年前3个月内把后沟的路修通,到时他再来。村党支部书记杨双牛带领群众只用20天就把路修好了。李保国得知后非常高兴,他看出这个村的班子是真心为群众办事的,对脾气,于是带着爱人扛着行李卷就住进了岗底。
严冬里,李保国带领岗底村民展开重建家园的奋战。李保国和普通村民一样,抡锤、放炮、挖坑、搬石头。苦干一年,建成100亩高标准水平梯田,种上了绿油油的苹果苗。
从1996年到2003年,李保国许多时候都吃住在岗底。他的“河北省太行山片麻岩区防洪减灾工程技术研究”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河北省片麻岩山地综合开发治理技术”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岗底的几千亩山场栽种了20万棵苹果,李保国倾注心血,不断摸索,不断总结,形成了128道苹果生产管理工序,实现了优质无公害苹果生产的标准化,打造出远近驰名的“富岗”苹果品牌。这项技术获得2003年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但李保国没有止步。2007年,他到日本长野信川大学研究梨树矮化课题,看到富士苹果的发源地在果树管理上的确有高明之处,便打电话要岗底村的技术员杨双奎前来学习。知道杨双奎没出过国,就委托人帮助把一切手续办好,一应旅途及食宿费用都由他来出。回来后他和杨双奎一头扎进果园,摸索出了适合太行山地的下垂枝结果技术。
30多年来,李保国先后承担了数十项国家和省级科研课题,取得28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8项,出版专著5部,发表论文100余篇,主持完成《北方经济林栽培学总论》等9部教材的编写工作。
“把我变成农民,把农民变成我”
人们羡慕李保国的成就,李保国却把成就归功于党组织和广大农民。
将新的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却不是个轻松的过程,尤其李保国的技术,需要千百万山区农民切实掌握在手中,才会让一片片野岭荒坡变成金山银库。这个全国知名的山区治理专家、经济林专家、大牌教授因此将自己变身为一个普通农技服务站的技术员,成了一个比技术员责任更多更广的教授,成了一个比技术员还接地气儿的教授,奔忙在技术推广第一线。
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把我变成农民,把农民变成我”。
按照李保国研究的128道工序生产出的“富岗”苹果,果型、着色、个头像一个模子脱出来的,极受市场欢迎。可当初教村民掌握技术,李保国着实下了好大的工夫。那时候整个河北省还很少见苹果套袋技术,“套上不烂了吗?”村民不接受。李保国自掏腰包买来16万个果袋,在果园里搞实验:“套袋减了产,赔了是我的,赚了是大家的。”村干部说,赔了干部偿还,李保国摇头拒绝:“你给我上保险没用,人们怀疑的是我。”
为了让村民掌握技术要领,他抻着他们的胳膊找角度,捏着他们的手腕找力度,常常一个多钟头才能教会一个人。秋天,套袋苹果果型端正,又大又红,五六两的每个卖到10元,八两以上的能卖到50元,甚至100元,比那些果皮厚、锈斑多的没套袋的苹果价值高出几倍十几倍。这下子,农民才真心服了。第二年,村民购买果袋160万个,第三年,1800万个。
为了把岗底村民变成专家,李保国办夜校,搞培训,常年不断。2009年,他提出借助邢台农校“送教下乡”活动,让100名果农在家里读中专。这些人毕业后,有62人又考上大专。现在,全村有了5名高级技师、1名农艺师、14名技师,191名果农获得国家颁发的果树工证书,成为全国第一个持证下田的村庄。
为了让128道标准化生产管理工序尽快惠及更多的农民,李保国嘱咐杨双牛组织人将每道工序写成一个故事,登在报纸上,最后印成书,免费发向社会。
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李保国为科技传播做了最好的注释。
时代呼唤千万个李保国
正如岗底村农民所说,李保国进村了,他们就安心了。李保国自己也说,农业科技人员要学会当农民,他更加希望把有限的时间奉献给大山,用自己的科研成果帮助太行山区人民脱贫致富。
然而,人生无常,2016年4月10日凌晨,阳光依然灿烂,春风依然和煦,姹紫嫣红的春花依旧,李保国却悄悄地走了。跟邢台市南和县“中国树莓谷”产业园负责人通完最后一个电话,他只睡了两个小时——就再没醒来。其实,那个为了治山,什么苦都能吃,什么罪都能受的“太行愚公”,病魔早已紧紧缠住他的身体。
2016年6月12日,由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和中共河北省委联合主办的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对李保国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
李保国教授的离去,是我们国家三农事业的一大损失,这也表明长期以来我们国家基层技术人员的欠缺,我们在心痛的同时,更应该看到,农村需要更多像李保国一样的科技人员。
今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若干意见》。“‘十三五’期间,我们将进一步为科技人员服务农业农村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其中的一个重要抓手就是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科技部农村科技司副司长侯立宏说,李保国之所以能够带领10余万农民脱贫致富,主要是因为他的科技成果源于基层、用于基层,他根据农民的实际需求进行科学研究,再将研究成果推广到基层。
我们相信,未来,深入农业生产一线,送政策、送科技、送服务,帮助农民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难题的科技人员会越来越多,在大山深处,将涌现出千千万万个优秀的人物,就像太行愚公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