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中的挑战与成效

2016-12-29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大陆桥视野 2016年10期
关键词:项目化课程改革问题

徐 瑾 / 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新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中的挑战与成效

徐 瑾 / 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摘 要】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他不仅要求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的理念、教育教学模式、课堂节奏把握、课堂结构调整、教学环节设计有准确的把握并针对问题,进行有效的调整和完善,更高的目标是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考试与评价制度等元素,来一个脱胎换骨的转变。

【关键词】课程改革;专题化;项目化;问题;对策

一、课程改革前教学方面存在问题

课堂作为教师教书育人的主阵地,承载着知识的传递、能力的培养、方法的感悟、品德的形成等任务,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状况。以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2015年学院进行了《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这门思政课程的教学改革,回顾课改进行的一年,课堂教学的状况总体上看是好的,但是也要客观地看到目前课堂教学中一些亟待解决的低效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

(一)教师方面

1.教师的教育理念与新课程改革不相适应,教学方法过于单一、陈旧。

2.教师备教材、备学生、备课堂功夫不到家,课堂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重难点不突出,教学流程不合理,教学针对性不强,各环节处理目的性欠缺,随意性较大。

3.重视结果而忽视教学的过程。教学各环节处理缺乏有效方法,不能启迪学生思考、探究、感悟,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在课程中的参与度不够。

4.教学方法选择盲目,崇尚标新立异,无效活动占据了课堂太多的时间。例如,有的教师为了创设一个情境就占据了课堂许多时间,而情境本身又不能给学生以有价值的思考,也未能起到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又如,有的教师不明确小组合作学习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对于简单的问题,也要求学生合作讨论。

5.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了解不够,过多地在学生已经掌握的旧知识上不厌其烦地讲解,既辛苦又无效。

6.个别教师业务能力有限、综合素质尚待提高,难以胜任教育教学工作。

(二)学生方面

1.部分学生缺乏学习思政理论课的兴趣,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

2.少数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标不明确。导致学生之间在缺乏合作训练、问题意识和交流欲望的背景下,应付式、被动式地进行“讨论”,缺乏平等的沟通和交流,尤其是缺乏深层思维的交流和碰撞。

3.极个别学生自控力差,较多的时间不参与课堂活动,更有甚者,甚至干扰影响全班学习。

(三)教学评价方面

课堂教学评价过分注重“教”,而忽视对学生“学”的评价。一直以来,课堂教学评价关注的重点仍然是以“教师”为主,如教师的语言表达是否流畅、教师的板书是否合理、教师的情感是否具有感染力、教师的教学思路是否清晰,以及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合理等等。而缺乏的是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行为表现和学习质量,这样的课堂评价导致的效果只能是华而不实,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二、针对问题深化课改,积极探寻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

鉴于以上问题,在学院思政课程改革中,针对涉及到课改的《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这门课程,我们提出“理论讲授依托专题化,实践教学依托项目化教学模式的创新”课题,在专题中研究、在项目中发展、在过程中生成,紧紧抓住实践课项目化教学这一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树立科学的效益观,将先进的教育理念最大化地转化为教师指导、学生主体行为,优化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关注学生的学习成长,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全面发展。

(一)设计总体思路

在突出原有教学重难点的基础上,在教学过程中提升了教学改革的力度,更加注重实践教学的时效性。一方面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根据学生特点,突破原有的教材结构体系,设置了专题化教学以指导学生学习;另一方面,根据课程不同的模块体系设置了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个别班级启动了项目化教学任务,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组织能力、团结协作能力,最终达到通过思政理论课的学习,间接培养学生多种职业能力的目的。

(二)具体实施办法

以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课程改革为例,教学组织与设计分为理论教学组织与设计(专题化)、实践教学组织与设计(项目化)两个方面,具体如下:

1.理论教学组织与设计: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位一体”的教育思想为指导,贯彻“意识、信念和责任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思想,开展学生学习知识、树立马克思主义五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进一步使学生了解中国国情、新疆区情,明确当代大学生在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当中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增强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和中华民族凝聚力。

2.实践(项目化)教学组织与设计:努力做到理论教学和项目化教学紧密接轨,以理论教学指导项目实施,以项目化教学印证理论教学,实现理论教学与项目化教学的良性互动机制。

三、课程改革取得的几点成效

(一)确立教师新的职责

课改要求教师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引导者,教师的职责是把传递知识的过程变成越来越多地激励鼓舞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

经过课程改革,通过试点班级项目化教学学生开题、行动计划书展示和项目答辩,项目组导师们更加明确了开展项目的选题、筹备、过程材料收集、指导、任务进行规则制定和项目答辩评分办法与细则这些系统化的内容,实施项目化教学任务导师一致形成这样的共识:作为学习的促进者有三个要求,一是积极旁观。学生在自主观察、实验或讨论时,教师不能是清闲的,而是要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该怎样指导学生学习;二是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教师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励,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的热情更加高涨;三是培养学生的自律、自信与合作,注意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与同学友好相处。

(二)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开展项目化教学导师首先在转变教学观念、明确教学职责的基础上,才能树立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理念。虽然项目化教学是将教师从课堂当中解放了出来,但是教师在课余时间付出的汗水和心血是非常多的。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和学生的交往、沟通。但是通过教改,我深切的体会到,课余时间与学生的沟通会使师生之间的关系发生质的变化,这种坚固的互相了解、互相信任超越了师生,教师和学生之间亦师亦友,这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帮助以及影响是空前的,这才是正真的过程性教育,正真的软文化的教育,也是师德的灵魂所在—关爱学生,更是大思政要达到的最高育人目标!

(三)呈现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育,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授—受”式的教学方式单一、僵化,直接导致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机械、刻板和单一。

与普通班级学生相比,项目化教学带来的学生对教学效果评析的反馈,质量远远超出了导师们的评估。项目开展从角色分工、选题、任务分配、团队公约、会议记录、项目答辩环节紧凑,学生参与热情高、完成项目质量高、PPT制作规格高、对任务综合评价高,新老教学模式成果对比效果反差很大。

总结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与成效,我们深知“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教育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它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必须抓住思政课程改革的核心本质,坚持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己任,抓住重点,协调全面,为社会输送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晓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项目化管理探讨[J].学理论,2014:210.

[2]祝利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微[J].前沿,2013(15) .

[3]朱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探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34(2):22.

[4]肖乐群.项目化教学在思政课教学中实施初探[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2):30.

[5]林自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研讨会综述思想[J].理论教育导刊,2011(5):123.

[6]高健海、吴元佳.新课程下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13(14).

猜你喜欢

项目化课程改革问题
家居空间设计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的国际比较研究
浅谈项目化教学对中职学生技能水平提升的影响
基于市场营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项目化教学模式研究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基于生产过程在电动汽车专业的项目化教学研究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