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背景下明清文学的生态
2016-12-29由帅
◎由帅
科举制背景下明清文学的生态
◎由帅
科举制背景下明清文学的整体面貌受到了遮蔽和隐藏,要想完全了解明清文学的生态样貌就必须通过科举制的视角进行全面的审视,本文对明清科举制的特征及其对社会士风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了科举八股文与传统文学价值的背离,继而探讨了科举制对明清文学创作的影响和明清文人在八股时文与文学之间的挣扎与努力。
中国文学史研究中一个重要的课题就是科举制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关系,但自唐代以来对科举与文学之间关系的研究就相对较少,特别是明清时期文学界对科举制下的八股文进行了广泛的抨击和鄙弃,使得八股文文体及其创作很难进入当代的文学史记述中,因此明清时代的文学史话语遮蔽了八股文写作的事实,也使得科举制背景下明清整个文学的生态样貌部分地被遮蔽隐藏了。然而处于科举制背景下的明清文学不可避免地受到科举制的影响十分巨大,因而这种被遮蔽隐藏的明清文学生态会造成我们对明清文学整体的认识。本文从科举制这种文化体系和环境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其对明清文学生态和文学创作的影响。
明清科举制的特征及其对社会士风的影响
明清科举制的特征。明清科举的考试文体在唐宋基础上进行了变化,其实这种文体的变化只是形式的表面的变化,其与唐宋科举制本质不同的在于官员的选拔任用制度,明清严格执行非科举不授予官职的规定,科举考试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在于首场的八股文,首场的重要性具有一票否决的地位,而八股文的文体格式严格,考试难度非常大,写作过程个人的乐趣和发挥空间受到很大的限制和束缚。
明清科举制对社会士风的影响。明清科举制的特点使得学习八股文成为了士人进入仕途官场的不二选择,对于明清的士人来说学习八股文成为了人生的一大苦痛。要参加乡试,就必须通过县、府、院的层层考试选拔,再参加岁考、科考才能获得生员资格方能参加乡试,使得整个科举考试成为了“赚的英雄尽白头”的漫漫长路,使得士人的青春和最富有创作的时间浪费在了八股文的学习中,从而造成了明清时代文学创造力的损失和士人写作能力的巨大伤害,八股文的研习与士人政治才能、道德修养、性情养成、文学创造等能力的获得及相关性被彻底否定。
科举八股文与传统文学的价值相背离
明清科举实质上是八股取士,八股取士这种做法的流弊在明清时代已经为人所深刻认识并给予了无情的批判,八股文无论其作为一种知识形态还是作为一种文学形态而言,其对知识和文学的作用不但没有起到弘扬和光耀之外,相反其整体上扮演了一种反知识、反文学的备受批判的不光彩的角色,对此明清时代的学人对八股文的深刻批判可以佐证。
王阳明、黄宗羲等载气著作著述中都表达了科举制对“圣人之学”的危害,顾炎武揭示了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对文人士人知识和器量的消磨和侵蚀,指出科举制对真正的圣人之学的排斥。从明代文人士大夫对八股取士科举制度的抨击和批判来看,科举八股文与传统文学的价值相背离,八股取士的选题虽然出自经书,但八股文自身却排斥经学和其他学问,八股取士的危害导致了明代文学与唐宋元相比难以望其项背,甚至明朝灭亡而难以复兴的历史宿命也与八股取士具有一定的联系,整个社会的教育在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下完整地走向失败。
科举制对明清文学创作的影响
明清两代对于科举八股取士流弊的认识和批判显然已经非常深刻,并且已经出现了与八股文为代表的时文创作与传统文学创作的分流现象,由此来看在明清严格的科举制下,对于古文辞的写作和创作依然受到了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认可。明清时代的科举制与唐宋时期科举制的作用大相径庭,其对文学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与伤害。
清代文人在谈论科举制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时,强调是以科举制的闲暇和余力而为之,不像唐宋元时期的文人那样全力以赴,科举对于文学创作的压抑早在宋代时期就已经体现出来,只不过在明清时代这种压抑作用和力量表现的更为强大,明清士人深刻地感受到了科举制对文学的压抑作用和负面影响,他们通过各种文体表达了这种现实,在各种文集序言中明清文人较多地表达了科举对古文、文学创作的影响,在科举时代的明清,文人大多数情况下既写八股时文,又写古文诗词,只是两种不同题材文章的创作占据了不同的生命阶段,这也是科举制时代下文人的不可避免的时代无奈,这种境况反映了当时文人普遍的进退失据的心态。
明清科举制下一切的文章、词曲、学术遭到了冷遇和排斥,使得这个时代的作家在其他文体的创作中也会明显的感受和体会到科举制带来的压力和冲击。实际上对于文学创作的排斥只是明清科举制对文学影响的一个层面,在另外一个更为深入的层次即文学表现层面中科举制的影响依然十分深远。
明清文人试图追求八股时文与文学的内在沟通与协调
既然明清时代科举八股取士是士人入仕的必由之路,既然八股时文写作不可避免,在这种不可更改的强大力量面前,明清文人并不是一味地消极接受或躲避,事实上,明清文人曾经尝试努力过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和方式去消解八股时文与文学之间的对立,或者说力图在这两者之间寻求一种平衡、沟通或协调。
明代文人已经开始变换角度来审视八股时文与文学之间的关系,并且已经发现了两者之间内在沟通的可能性,认为时艺即八股时文与古文实际上是殊途同归,甚至是合二为一,认为八股文的学习有助于古文诗辞的创作。
(作者单位:青岛广播电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