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福利经济学与经济法宗旨的耦合关系
2016-12-29陈曦
陈 曦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吉林 长春 130000)
浅析福利经济学与经济法宗旨的耦合关系
陈 曦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吉林 长春 130000)
自由经济主义的兴起给人们带来了高速的社会福利增加,然而由于自由经济主义的特性,在发展中也出现了分配不均的问题。福利经济学和经济法两者在自由经济主义下如何建立一个最优化整体社会福利方面均有一些独到的理论见解,同时这些见解也存在着一定的耦合关系。文章首先介绍了经济法传统功能的失灵,进而分析了经济法在福利经济学中微观、宏观的体现,最后通过两者的耦合关系,探究了在福利经济学角度中经济法的宗旨所在。
福利经济学;经济法宗旨;耦合关系
福利经济学中主要介绍了以公平为目标、以效用为基础的着眼于这个国家所有居民经济福利的福利主义,而经济法想要实现的主要宗旨是如何采用有效的措施实现国民所得的公平分配,进而实现社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两者在一定角度上存在着一定的耦合关系。文章围绕福利经济学与经济法宗旨的耦合关系,分四个部分进行细致的分析探讨,以下是具体的内容。
一、经济法的传统功能的失灵
随着自由资本主义的兴起,市场作为一只无形的手,在不断地推动着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促进着社会的发展,进而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社会成员的经济福利。然而事物总是有两面性的,这双无形的手在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其存在的弊端也随着自由放任主义的盛行逐渐显露,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其带来的资源分配不均以及资源浪费造成了社会成员的福利水平的非递增式推进。面对市场经济自我调节的失灵,如何继续实现社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公平化,需要人们采取相应的措施,即进行社会协调。
在西方的经济学中,帕累托所提出的最优状态是最为完美的社会福利均衡状态,同时福利经济学也证明,帕累托最优状态的实现也是社会成员福利最优化的实现。因此,政府的协调作用以及市场的作用如何进行有效的权衡利弊,成为了社会成员福利提高的关键点,在西方的相关文献中认为最为有效的达成这一目标的政府体系便是经济性的政府系统。
二、福利经济学领域中经济法宗旨的微观体现
1、 增进消费者福利
福利经济学之父庇古在其传世名作《财富与福利》中明确指出,狭义的福利主要是指能够以数据形式计算出来的经济福利,然而广义的福利还包括那些不能间接或者直接采用度量方式体现的主观感受,例如公平、平等、信用以及诚实等。消费者的福利总和包括消费者剩余,还包括消费者在购买物美价廉的商品之后心理上的美好感受等。政府可以通过实施积极干预的措施,制定一系列合理的法律法规,进而对商品生产者以及经营者进行规制和约束,对产品的价格和质量等诸多方面进行监控,进而实现对消费者权利的补救。在这个过程中,产品进行了流通,进而实现了商品的价值,增加了国民的经济总量,与此同时政府所采用的积极保护、干预也实现了消费者的福利化,即实现了消费者主观效用以及剩余的增加,进而达到了社会福利的最优化以及消费者福利的增加,这也是福利经济学领域中经济法宗旨的微观体现,即耦合关系。
2、增进生产者福利
在福利经济学中对实现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效益最优化,也有很大的描述和强调。在市场经济中如果只是单一的强调的消费者福利,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生产者以及经营者的经济活动积极性,进而会对社会整体的福利增加造成消极方面的影响。将生产者和经营者与消费者有机的融合为一个整体,对这个整体的经济效益性进行关注,才能真正的达到整体社会利益的最优化。例如,政府需要积极的进行创新鼓励工作,帮助中小企业以及高新技术企业取得发展,对中小企业的市场准入标准进行放宽,给予创新产业资金上的补贴。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实现生产成本降低以及社会整体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与此同时,在经济外部性的基础上,由于商品生产成本的降低会导致商品价格的降低,从而实现了消费者对消费者剩余进行享受,进而实现了通过增进生产经营着福利增加社会整体的福利。
三、福利经济学领域中经济法宗旨的宏观体现
1、 增进社会整体福利
经济法宗旨所具备的基本层次位的功能即利益分配功能,同时社会资源的整合能力也是经济法所具备的基本功能之一,而其实现市场和社会在福利供给领域的主要博弈是在充分借助契约机制的基础上。将理论学和阿玛蒂亚•森的经济学两者相结合观察,可以得知两者均认为个人福利的角度需要从获取效用以及个人主观的效用的能力两方面进行合理的考核观察。根据罗斯福的正义论中对于“福利”的阐述,其认为“福利”可以转变成被纳入到正义原则下的调整性的“基本善”而其所具备的主要内容有自由和权利以及在各种可能性之下的职业选择的自由和移居的自由。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之中,政府需要在其中担负起寻找出最佳生产方式,并长久维持的义务和责任,这种义务和责任详细而言即需要政府采用相关措施,在现有的有限资源之下,实现产品产量的最大化。而要实现这个最大化就需要在每种资源的使用配置上,实现每种资源的相异用途的边际社会净产值完全相等,同时这也是最佳生产资源的分配条件。
只要企业在运作之中存在着私立引诱的问题就会出现最大国民净产品的要求和投资配置之间出现差异的问题,这时政府进行税收和补助消除差异干预措施就会有合理的条件。然而,政府利用这种税收调节的方式来减少差异,需要十分注意是否存在不合理的税收,避免不合理税收给人们带来的工作积极性压制,如果在进行相关税收调解时,其产生的工作积极性方面的压制作用,影响的整体经济量大过了不进行征税时的社会成员能够得到的社会福利总和,那么这种政府的税收调节方式就是不合理的。进而可以看出,如果政府在进行税收调节时,如果税收是不合理的,那么不能够有效的对社会整体福利进行增加,反而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一定的反作用。但是,从经济学的整体性质上观察以及其和福利经济学的耦合处观察可知,即使国民经济总量的增加并不能直接用于衡量社会的总福利增加量,但是要实现更为有效和公平的整体社会福利政策,其基础还是建立在社会的整体经济发展之上。
2、 帮助公平正义的实现
从上个世纪的上半叶开始,西方的很多经济学家都对经济体系运行效果提出了自身的评判标准并进行了相关的评价,然而整体观察其都是在一定程度上对资本主义的发展方式进行了不同程度上的辩护,但是从整体的社会发展而言这些评价是具备一定社会进步价值的,其中影响力最为广泛的即福利经济学。其中以庇古等人为代表的众多旧福利经济学家把功利主义的理论应用在经济学之中,同时其理论基础为基数效用,采用综合局部均衡的事件分析方式,采用效用以及社会经济福利定义了社会大众的“最大幸福”,而对社会经济体系的经济运行效果也提出了相应的评价标准,即:最高的经济效率、最大的选择自由以及公平收入分配。科学、合理、有效的调协劳方与资方的关系,实现资源再分配,达到社会整体福利的公平化,是社会中有效提高劳动力效率、减少贫困的有效措施,也是政府可以采用的最有效政府协调机制。将富人的财富合理的转移到贫困人群,在保障效率的前提下,有效的实现再分配,进而保障真正的社会福利公平有效,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对受救助人群的经济增长贡献能力进行观察,采用合理的资源再分配措施。这种政府对受救济者的激励、培养以及通过转移财富来实现社会整体福利增加,进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的措施,在其理论上也充分体现了经济法宗旨以及社福利经济的重叠处,即所谓的耦合处。
四、经济法宗旨在福利经济学角度的意义探究
根据对相关研究的探析可知在实现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以及社会整体福利提升的过程中,始终贯穿其中的是效率和公平两个主题。实现效率的最有效途径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绝对性作用,而福利经济学在对生产者、经营者以及消费者的权衡中的效用最大化方面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与这些相对应的政府在对市场有着决定性作用的基础上,通过社会保障、移动支付、经济政策以及公共支出等方法来对由于市场经济所带来的经济结果分配不公以及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观察和出发,综合经济法的实现路径以及宗旨,主要是追求政府、市场以及社会成员的三方面动态均衡,进而突显效率和正义的有效结合,增强社会资源整合功能以及利益配置的功能。而经济法其基本目的,主要致力于建构市场、政府以及国家三者之间的均衡互动关系。从而使经济法包含联合市场、校正市场以及培育市场等存在的多重因素,进而有助于发挥经济法在社会整体利益最优化目标实现过程中的积极性影响。从这个角度观察福利经济学和经济法两者其主要作用方面存在着有机的耦合。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文章从四个方面的细致分析探讨可知,经济法宗旨以及福利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在多个方面上均有一定的耦合部分。文章首先介绍了传统经济学在市场上管理社会福利分配方面的失灵,进而通过分析得出在福利经济学领域中经济法宗旨的宏观体现主要在增进消费者福利、增进生产者福利两方面,而在微观方面主要体现在增进社会整体福利、帮助公平正义的实现两方面。最后,在福利经济学的角度进行经济学法旨的观察,可知两者在其社会福利分配的实现效率上均为效率和公平,这是两者最明显的耦合之处。
[1] 李昌麒.发展与创新:经济法的方法、路径与视域(上)——简评我国中青年学者对经济法理论的贡献[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3(21):27-40.
[2] Hilmer, C. E.,Holt, M. T.,Bishop, R. C. et al.Bootstrapping your fish or fishing for bootstraps? Precision of welfare loss estimates from a globally concave inverse demand model of commercial fish landings in the U.S. Great Lakes.[J].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2014,93(1):98-112.
(责任编辑:刘偲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