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休闲体育产业研究现状综述
2016-12-29孙晓宇
孙晓宇
(天津体育学院,天津 300381)
国内休闲体育产业研究现状综述
孙晓宇
(天津体育学院,天津 300381)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已有的有关休闲体育产业文献研究进行梳理,通过对研究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内容的分析,从休闲体育产业构成、产业特征与功能、产业发展现状趋势和存在问题、产业成长和发展路径三个角度,进行概括总结,并提出现有研究之外的空白领域,旨在为其它研究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休闲体育产业;综述;产业成长
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及休闲体育消费和需求的旺盛的增长,对于休闲体育产业的研究也在不断地增多,视角也越来越宽泛,从早期的休闲体育产业范畴的界定、产业功能、产业特点等基础理论的研究逐步向实践领域中休闲体育产业的现状和趋势产业发展模式和路径等领域拓展。
一、研究
在这一领域中,研究主要集中在关于休闲体育产业范畴、产业特征分析、产业功能、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和基础等问题上。
1、休闲体育产业范畴相关研究
关于休闲体育产业范畴的界定的研究中,显存两种观点。其一是曹琛(2005)参照国外发达国家对休闲体育产业的定义以及我国2003年提出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标准,对休闲体育产业界定如下:是指社会各部门提供的与休闲体育活动有关的一切产品和服务,以及与这些产品和服务相关的所有的经营活动的总和。即休闲体育产业不仅包括向社会提供休闲体育服务的各部门,而且还包括提供有形休闲体育物质产品生产部门。另外一种观点是张毅和刘向东(2007)提出的,他们认为休闲体育产业是指为满足人们在闲暇时间以增进身心健康、丰富生活、完善自我为目的所提供的体育服务性行业。两种观点的界定范畴一大一小,前者认为休闲体育产业应该包含休闲体育服务部门、休闲体育有形产品生产销售部门、休闲体育服务和产品提供相关的部门。而后者认为休闲体育产业只包括满足人休闲需求的体育服务性行业。目前,研究领域中比较趋向认同前中概念。
2、休闲体育产业特征、功能及发展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关于休闲体育产业的特征、功能等问题的研究也是国内休闲体育产业研究的一个集中领域。周文(2007)分析了休闲体育产业在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培育健康消费、改善我国的产业结构、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五个方面的效应。金宗强(2006)从产业素质、基本条件、休闲需求特征、消费者特征、产品经济特征5个方面对休闲体育产业的产业特性进行了分析。任丽娟、赵乃虹等人(2008)分析了国外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状况和我国发展休闲体育产业的机遇因素,包括发展休闲体育产业的驱力因素和发展休闲体育产业的动力因素。发展休闲体育产业的驱力因素是人们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必然要求和我国体育事业领域拓展的要求。发展休闲体育产业的动力因素包括余暇时间的增加、消费水平的增长、奥运会带来的休闲体育高潮。
在休闲体育产业基础理论研究的分析中,虽涉及的研究内容很多,但关于休闲体育产业概念、构成及理论体系尚不统一,特别是休闲体育产业的构成研究结果的多样化,对休闲体育产业的其他领域的研究和我国的休闲体育实践的指导极为不利。
二、休闲体育产业现状、趋势、存在问题及对策的研究
在现有的关于休闲体育产业的研究中除了产业范畴界定的研究,就要数这个领域的研究数量最多和最为集中了,而且多数研究出现在2004年后,研究成果大量涌现是在2007年后。这些研究大多从休闲体育产业的现状、趋势、存在问题及对策三个方面展开。
陈冀杭和蔡伟民(2006)以杭州市现有休闲体育产业的资源存量结构、规模、产权构成等调查分析为基础,全方位地分析杭州市体育休闲产业发展水平和特征,并提出杭州市休闲体育产业的若干发展策略。高慧妮(2009)在其硕士论文中在对武汉城市圈休闲体育产业进行SWOT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品牌发展、资源整合、差异化发展、人才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五大战略。陈建国和袁继芳(2010)对从城市休闲旅游业、体育健身娱乐业、休闲体育服务业、休闲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四个方面对安徽省城市休闲体育产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体育健身娱乐业发展迅速、城市休闲旅游业发展较快、城市休闲活动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休闲体育服务业逐渐完善;存在的问题:产业发展秩序混乱、行业系统发展不协调、法制建设不完善、理论研究不足。曹士云和白莉(2010)在分析长三角城市群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提出其存在产业规模小、产业基础差、产业链没有形成、产业格局尚未形成、商业运作水平低的、产业相关立法滞后等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建议。路晓东(2010)提出了促进我国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的对策:政府要为体闲体育产业创造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更好的经营环境,充当好宏观调控的角色;全面提升休闲体育文化,打造民族品牌;休闲体育产业发展要重视休闲体育消费的大众化、普及化。凌平和童杰(2010)根据杭州市休闲体育的资源禀赋,围绕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的基本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从休闲体育市场集中度、市场结构、产品差别、资源配置效率、价格竞争、企业规模、政府税收政策等方面进行探讨,而后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对杭州市发展休闲体育产业提出了若干建议。
在上述这些关于休闲体育产业实践的研究中,从研究的对象上看,从某个城市到某个地理区域再到全国都有涉及,还有通过比较研究的方式进行中外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比较研究的案例。从对于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现状的描述上看,多数研究都选择定性的分析,少数研究应用了宏观经济统计数据和行业统计数据,还有的研究用少数几个休闲体育产业中的构成产业的发展情况来进行描述。从提出的问题和对策的分析中也不难看出,所提出的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的问题和对策分布在产业内外多个领域的层次。而且很多研究都选择了SWOT作为研究基本模型。
三、休闲体育产业成长研究
1、休闲体育产业成长历程相关研究
国内的休闲体育产业成长的研究起步较晚,就现有的研究成果看,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家或地区的休闲体育产业的成长历程和发展趋势、成长的背景和条件、影响因素和支撑体系、现状、存在问题和对策等问题的研究上。任丽娟、赵乃虹等人(2008)分析了国外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状况和我国发展休闲体育产业的驱力因素和发展休闲体育产业的动力因素。朱寒笑(2006)以我国城市体育休闲服务组织的发展及组织间关系为逻辑主线,分析了我国当前休闲服务组织体系创新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政府职能转变和社会休闲政策导向,并通过对“世界休闲之都”杭州市体育休闲服务组织体系的调查,提出我国城市体育休闲服务组织体系重构建议。路晓东(2010)在提出了休闲体育产业发展要重视休闲体育消费的大众化、普及化;全面提升休闲体育文化,打造民族品牌的发展对策。
2、休闲体育产业发展模式和路径相关研究
在现有研究中也有少数学者的研究中涉及到了休闲体育产业发展模式和路径的研究。如吴静祎等人(2010)试图构建符合河北省现状的休闲体育产业模式,提出了主体联动,发挥城市优势,建立具有城市特色的休闲体育产业规划格局;区域联动,形成“区域链”模式,发展休闲体育产业战略联盟的构想。蔡宝家(2007)提出休闲体育产业发展模式有三种选择:均衡发展模式、非均衡发展模式、非均衡协调发展模式,并通过对三种模式的利弊分析提出目前最适合我国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模式—非均衡协调发展模式。赵道静,潘磊(2009)从区位、市场、政策三个方面出发,提出了一系列促进武汉市休闲体育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路径选择和对策。胡笑寒和王静(2009)从产业发展的推动力和阻力的角度,探讨产业的生命周期和成长阶段和动力因素及机制作用,进而从产业发展的模式来深入研究休闲体育产业的成长,并得出了进入后奥运时代的我国休闲体育产业能够在人才、资金及市场规模等方面成长的结论。
从上述的分析中可以看到,我国关于休闲体育产业的研究虽已开展了一段时间,但现有研究的成果存在明显的不足:第一,关于休闲体育产业基础理论的研究虽最为集中,但仍显薄弱,特别是关于休闲体育产业构成仍没有统一的划分标准和结果,其现状制约了休闲体育产业其他领域的研究发展;第二,现有关于休闲体育产业的研究严重偏重于其不同区域的发展现状、趋势、问题和对策的研究,很多研究重复雷同,而且对产业实际发展的状况分析缺乏实证分析和数据的统计,使得研究成果的说服力和实际应用价值不高;第三,多数研究都集中于休闲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现象的表层描述,缺少对于产业发展本质问题的探讨,使得对休闲体育产业成长的机理、成长的特性、成长的阶段、成长的动力机制、成长阻力、成长模式、发展规律等对于其未来发展更具指导意义的问题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第四,从时间序列的角度看,现有研究除了趋势分析外,几乎是基于一个时点的静态的分析,对于休闲体育产业成长历程和发展阶段的动态的分析明显不足;第五,还没有通过科学分析、评价和规划,规范建立一个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又符合休闲体育产业自身规律的科学的可行的统计指标体系。
[1]曹琛.中外休闲体育产业比较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
[2]张毅,刘向东.发展我国农村休闲体育产业的对策思考[J].经济纵横,2007,(10): 34-37.
[3]张利,丁亚兰.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休闲体育产业[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1): 32-34.
[4]叶清.福州市发展休闲体育产业的SWOT分析与对策[J].广西轻工业,2008,(2): 83-84,102.
[5]陈新生.广东省休闲体育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10,(5): 102-107.
[6] 周文,曾志坚.论小康社会我国休闲体育产业的效应与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7,(17): 258-259.
(责任编辑:梁蒙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