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公允价值几个问题的思考

2016-12-29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许珊珊

财会通讯 2016年25期
关键词:公允估值会计人员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许珊珊

关于公允价值几个问题的思考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许珊珊

2014年7月起实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财政部令第33号)第四十二条第五项,提出了新的公允价值定义。新公允价值的定义是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公允价值的重新定义规范了公允价值的计量方法,完善了公允价值的理论体系。然而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程度不高,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定义、发展和应用存在许多问题。

一、公允价值的定义问题

新公允价值作为一个独立的计量属性,它所反映的是一种模拟市场的价值。即新公允价值定义的是假定交易发生情况下的脱手价值,而非原公允价值的购入价格。但是并非所有资产(如无形资产和专用设备)都存在变现价值,它们的现行脱手价值难以确定,而且“脱手价格”这一概念违背了持续经营假设,也没有考虑到一般购买力的变动,脱手价格更适用于有价证券的计量。因此,对所有的资产采用脱手价格计量存在问题。其次,公允价值中也规定采用估值技术对公允价值进行计量。企业无论使用何种估值技术和估值模型,最后都需要进行风险调整,以确保所使用的模型和技术能反映当前的市场状态。但如何选取估值技术、估值模型,如何在调整中有根据的运用主观判断没有一个完善的定义。

为了使公允价值更真实准确的反映资产的价值,公允价值体系应该进一步完善,在不能使用脱手价格时定义其它可调整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方法,并限定调整公允价值的因素影响程度。其次,完善使用估值技术时的具体实施方法,建立统一标准的估值体系,增强估值技术的可操作性和可控制性,保证使用估值技术时的横向可比性。如采用预期现金流量应基于哪些风险方面的考虑,使用市场法时划分影响因素重要性,会导致公允价值有主观空间的因素都应该加以规范,让企业使用时能共同的理论依据标准,减少公允价值计量人为因素带来的偏差,增强公允价值计量的可行性与准确性。

二、公允价值的确认计量问题

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资产或负债时,应当使用适合当前情况并且有足够信息支撑的估值技术,公允价值的计量强调的是公允、合理的价值。估值技术的选择依赖于可得到的输入值的层次。第一层输入值为公允价值提供了最为可靠的输入值。对于股票等这些可直接观察到第一层次输入值的资产,需要得到的是公平公允的第一层输入值。由于我国的市场环境并不完善,新公允价值是一种模拟市场的价值,某些资产难以找到相同资产未经调整就可以使用的输入值。以投资性房地产为例,第一层输入值需要在房龄、位置、结构等一系列因素上都与被计量的房地产相同,很难在模拟市场上找到相同资产的输入值。此时就需要根据可估计的最佳信息进行价格估计。如果企业获取的信息不充分,不同企业对同一资产获取的信息不完全,那么不同企业估值后所得到的公允价值就会相差较大,这样就会降低公允价值的可靠性。当市场上难以得到第一二层次的输入值时才会选用第三层次的输入值。而第三层次的输入值是不可观察的输入值,估值技术会因为融入了主观性大大降低公允价值的信息质量和可靠性。

信息获取的可靠性与完善性决定了公允价值结果的层次。如果要建立完善可靠的公允价值计量体系,企业最先从市场上得到的输入值信息就必须是有效、可靠、公允的。因为公允价值是基于市场的计量,不是特定主体的计量,这需要获取大量充分的信息考虑相关资产或负债的特征。当获取的输入值层次决定公允价值层次时,直接得到未经调整的输入值是能得到最为可靠公允价值计量的前提。可靠、公允的输入值来源于一个良好的市场运行体制,这就要求建立公开公允的市场环境,建立一个能获得资产或负债公开信息的统一平台,弱化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计量不正确,提供准确反映资产公允价值的信息。尽管某些资产不能得到第一层输入值,第二层输入值也是可以带来公允价值的准确计量。信息完全所带来的输入值就会具有可靠性和可比性,由此得出的公允价值能正确、可靠的反映当前企业的资产或负债价值。

三、公允价值的职业判断问题

公允价值的重新定义很大一部分依赖于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判断,如会计人员需要根据可获取的信息,筛选出与决策相关的准确有用信息,运用专业的判断识别主要市场的有序交易。当企业使用估值技术进行公允价值计量时,应考虑当前市场的状况并作风险调整,这些调整需要会计人员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要求会计人员能利用数据和当前情形准确确认公允价值的计量。但是,由于会计知识体系和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大部分会计人员仅仅限定于狭义的会计:只专注于手工记账和报表中,不具有风险判断能力和经济学意识,这就使得公允价值的确认和计量存在偏差,公允价值在报表中的显示不能体现资产的真正价值。

公允价值的提出对会计人员有了更高的要求,会计人员需要利用专业的职业判断能力,准确把握公允价值计量的流程。首先,当今时代是一个大数据的时代,复杂的环境让信息的真伪共存。这就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能及时获取信息,也要能在复杂的环境中正确识别并选取与决策相关的有用信息,从而保证选取信息的真实性、相关性和准确性。其次,在信息组合的大会计下,会计人员最重要的是培养“大会计”的思想,即不限制于实务账面,不断认识社会上的经济动态的发展。企业需要的是基于复杂市场环境中的公允价值而非单一主体下的计量,所以会计人员要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能形成对市场所处环境的分析和预测。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能力贯穿于公允价值计量的全过程,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能力的提高也会给公允价值计量的结果增加可靠性,为企业的决策者提供更加准确有用的信息。这就要求会计人员逐渐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具有微观经济的思想和对宏观经济的整体把握,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四、公允价值的实际应用问题

判断对相关资产进行公允价值的调整。第三层输入值运用现金流量和期望报酬率时,不同企业对同种资产的期望报酬率不同,未来现金流量又是难以估计的,审计人员不能准确审计现金流量和输入值的判断,这就会相应产生可以操纵的空间,依赖于会计人员专业判断能力的公允价值就会具有主观性,从而会使会计人员高估价值操控利润。

解决公允价值的实际应用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双方的共同努力。首先,政府要颁布法律法规加强市场监管机制,加强政府监管力度,对利用公允价值造假的企业毫不姑息。如果虚假的财务舞弊带来的造假成本低,仅仅让一个企业罚款几十万,又或者停止该企业几年的业务活动,这样“低成本、高收益”会让企业铤而走险利用公允价值造假。因此,法律要加强财务造假的惩罚力度,防止企业利用这些手段获取超额利润。其次,企业应加强信息披露,不能对决策相关者提供虚假的信息。公允价值必须要在限定的范围内使用,企业对资产使用相应的估值技术计量公允价值时,要加强该资产的信息披露,在附注中充分披露公允价值的估值技术,以及企业所得到的输入值获得渠道、输入层层次以及调整因素影响程度,使会计信息更加真实可靠透明,让报表使用者能清楚的知道公允价值形成时的约束条件,对会计的公允价值信息能更加准确的横向比较。

(实习编辑 张 芬)

公允价值一直都是企业操纵利润的良好途径,公允价值的使用给企业公允价值带来了更多主观确认的空间,一些企业利用公允价值的不确定性来操纵企业利润。对于投资性房地产的第二层输入值,会计人员需要考虑该资产的地理位置、使用功能、结构、新旧程度等,企业在评价这些输入值对公允价值计量整体的重要性时,就需要依靠职业

猜你喜欢

公允估值会计人员
公允价值计量在投资性房地产中运用分析
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需要转出吗?
新形势下会计人员素养提升策略思考
我国公允价值问题的应用研究
СТО ЛЕТ КИТАЙСКОГО ВУЗА
财政部:严重失信会计人员将被列入“黑名单”
会计人员信用档案建设酝酿启动
我国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中外企业并购定价比较研究
热门智能手机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