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志愿服务作为提升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新路径研究
2016-12-29曹春艳郭丛祺温题蔚
曹春艳,郭丛祺,温题蔚
以志愿服务作为提升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新路径研究
曹春艳,郭丛祺,温题蔚
志愿服务作为我国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在第二课堂中的重要载体,对于大学生党员在党性修养的提高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实地参与校内外各类型志愿服务的学生党员进行实证调研,进而得出目前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形式简单、专业性不够强、组织管理过于粗放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三维体系,并在实践调研基础上论证党员志愿服务三维体系对党员党性修养提升的作用。
志愿服务;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对策;调研
由于处在社会急剧变革、科技迅猛发展、竞争日益激烈的特殊时代,面对机遇与挑战,党要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就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党性修养。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始终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要解决好的问题。目前我国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主要以“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结合为主。“第一课堂”主张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第二课堂”以校内外的实践活动为主。无论是“第一课堂”还是“第二课堂”,都不是单独运作,而是相辅相成的。虽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思想政治理论始终是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课堂。但作为党员——在高校学生中起模范带头作用的有生力量,单在思想觉悟方面的提高并不能满足新时期对一名优秀党员的要求。对于一名优秀的大学生党员来说,“第二课堂”的实践尤为重要,不仅能在实践中充分地验证党理论知识的正确性,更能在实践过程中让学生党员不断提高党性的修养,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实践之中,使之相互贯通,是我们认为的加强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全国各高校逐渐认识到第二课堂对于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提升的重要意义,开始在校内外开展以实践为主的第二课堂教育,其中以志愿服务活动最受欢迎。志愿服务活动作为“第二课堂”的重要形式,其对大学生党员提高党性修养的提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首先基于志愿服务潜移默化的作用,它能在实践中传播文明理念,帮扶弱势群体,解决社会矛盾,引导大学生党员的思想道德向善发展,从而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其次,从某种意义上说,志愿者活动有助于大学生党员提升对我党的认同感。大学生党员积极参与到学校和社会各个志愿服务项目的过程中,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切实为人民服务、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努力的政党。再且,大学生党员志愿者活动自身具有独特优势。它搭建了“个体转向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提供了“客体主体化”的工作模式,提供了“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的实现方式,取得了“发展自我和服务社会相统一”的效果。
尽管我国高校党员志愿服务事业在这些年取得很大发展,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根据我们面对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学生党员志愿者抽样调研中发现,大学生党员中参与志愿服务时间在一年以下的人数占总人数的71.43%,参与志愿服务时间在一年至两年的人数占总人数的21.9%,参与志愿服务时间在两年至三年的人数占总人数的4.76%,参与志愿服务时间在三年以上的人数占总人数的1.9%。由此可以看出,志愿服务参与人数随着参与年限的增加在不断地缩减。以我们调研的数据为基础,我认为究其原因大概有以下三个方面:
1.志愿服务形式单一。据调查显示,由于缺乏有力的组织机构来与社会沟通接洽,大多数大学生党员志愿者参与的志愿服务形式过于单一。基本上都是一些困难扶助类型的志愿服务,很多高校的志愿服务形式均以敬老院探访、驿站指路为主。这种情况下,志愿者对志愿服务的热情容易被削弱,造成志愿团队中人员的流失,难以建立成一支高效、专业、默契的志愿服务团队。
2.专业化程度过低。专业化是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在调查中,有68.57%的被调查者期望通过培训提升自身的服务技能,以便能够更好地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专业的帮助。尽管学校等机构组织对于志愿服务采取了支持的态度,但却极少对参与志愿服务的志愿者进行系统性的培训。除此以外,有54.29%的被调查者认为其参与的志愿活动与其所学专业毫无关系。在志愿活动服务的过程中,极少有组织能将志愿者进行专业上的分工,使得志愿者无法将所学专业与所服务的领域相对应,这样便造成了志愿者们对志愿活动的参与大多凭借一腔热血,却难以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技能来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专业援助的局面。正因为他们在志愿服务层面缺少个人能力提升,使志愿服务对他们丧失了长久持续的吸引力。
3.组织管理过于粗放。没有一套高效的组织管理机制难以形成一个高效的志愿服务团队。高校中的志愿服务团队大多依赖于其他社团组织机构,极少存在特有的组织和机构,这就容易造成组织管理上的混乱和不到位。有的志愿服务缺少管理上的约束,流于形式,为了名利、宣传等而参加活动,严重影响了志愿者的形象,使本应有益于受助者的志愿服务最后却成为受助者的负担。实际上,高校党员志愿服务组织的规章制度、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等应区别于一般的学生组织,着眼于提升管理水平,应大力加强高校志愿服务组织的骨干队伍建设,以管理型党员志愿者队伍促进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的科学决策、持续发展。
针对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本文拟建立一套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三维体系,按照大学生党员在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开展有针对性的党员志愿活动项目,从而使大学生党员的志愿服务更具针对性,更具实效性,更能有效提升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以下为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三维体系构建设想。
第一维度:校内校外层面——指将志愿服务按其主办机构属于校内还是校外进行分类,将校内党员志愿服务分为党建活动类志愿服务和学校管理类志愿服务,将校外党员志愿服务分为大型活动志愿服务、社区社会志愿服务等,通过明确分类将志愿服务归属于学院党建办、院学生会、社区等单位部门,从而对志愿服务活动进行更好地组织管理,避免组织管理上的缺失而造成组织管理上的混乱,从而使党员志愿服务活动成为有组织有管理的制度化建设。
第二维度:纵向层面——指将志愿服务按大学生党员所属不同年级进行划分:一年级学生党员主要参与并熟悉各类志愿活动;二年级学生党员主要参与志愿活动的策划和人员安排;三年级学生党员主要负责志愿服务项目的统筹;四年级则以择业、到就业单位实习为主。通过分配不同的工作职能,各个职能相互配合,增加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使大学生党员志愿者能够通过参与不同年级的活动进而学习到不同的知识,保证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项目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第三维度:横向层面——指将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按照大学生所在不同专业进行划分,例如法学专业的学生党员主要进行法律咨询的志愿服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党员主要进行理财咨询的志愿服务、医学专业的学生党员主要进行健康咨询的志愿服务、艺术专业的学生党员主要进行房屋设计咨询的志愿服务等。通过专业分类,以学术有专攻的形式最大程度增加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的专业性,提高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的整体质量。
本套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活动三维体系旨在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效性,增强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能力,完善大学生党员志愿者管理机制,实现对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的资源整合、系统管理,尽量避免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活动产生的质量低、专业水平弱、组织管理过于松散和粗放的弊端。
为了进一步检验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三维体系对于提升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效果及其功能性和实用性,本课题研究小组也以三维体系为基础制作了调查问卷在各高校党员中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96.19%的被调查者会选择跟自己专业和年级相关的志愿活动,让自己能更好地在志愿服务活动中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技能;54.29%的被调查者认为建立一个按照校内外,按个人的专业素养,按年级开展活动的志愿服务三维体系有利于志愿服务活动的长期发展。这充分验证了大学生党员对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三维体系的认可,证明了三维体系对于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和激励作用,有利于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和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提升,为今后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活动提供了新模式。
在新时期的大背景下,志愿服务是最具时代特色的高校党员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完善,不断提高自身党性修养的新途径。当代大学生党员志愿者通过进行一系列帮扶弱势群体的志愿活动,不断将党的先进理论和思想联系实际,在社会实践中贯彻党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通过上述的调查研究可以看到,高校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活动还有漫长的发展道路要走,大学生党员志愿者们应该从每一次志愿服务活动中总结和吸取经验教训,并通过完善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体系来促进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的不断发展,并借由志愿服务活动这个载体提升自身的党性修养,进而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
[1]刘玉白.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创新研究[D].安徽大学,2014.
[2]苏玉刚,张洪峰.浅谈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J].湖南社会科学,2014:191-194.
[3]刘珊,风笑天.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类型及问题[J].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02):15-17.
[4]佚名http://wenku.baidu.com/link?url=iyEWhbJuQQptAetLVh P886Pe2ilXLSI9RsYAjM7Yd6anmBzVHQtSA3ZwWGnDZH6FW 9FU4TWfj1N390grw4989eZY9L2vd0cXzrnGniLz45S,2010-09-23/2015-11-03.
曹春艳,女,湖南长沙人,广东工业大学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郭丛祺,女,广东汕头人,广东工业大学学生,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温题蔚,女,广东惠阳人,广东工业大学学生,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G641
B
1008-4428(2016)01-107-02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厅2014年思想政治教育科研重点课题“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的培育和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14ZK018)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