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胸部肿瘤放射治疗两种体位固定技术摆位误差比较研究

2016-12-28王媛媛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30期
关键词:放射治疗

王媛媛

【摘要】 目的 对胸部肿瘤患者进行放射治疗(放疗)时, 测量两种体位固定技术的摆位误差。方法 72例胸部肿瘤患者, 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 各36例。研究组采用翼形板+真空垫固定体位, 参照组采用真空垫固定体位。在治疗的过程中, 采用电路板插件测试器(CBCT)对患者进行5次摆位误差的测量。结果 研究组Z轴方向摆位偏差(2.32±1.31)mm小于参照组的(2.95±1.25)mm,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与研究组左右方向、上下方向摆位偏差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翼形板+真空垫固定体位技术可以减小胸部肿瘤放疗的摆位误差, 提升了摆位的精准度, 值得推广。

【关键词】 胸部肿瘤;放射治疗;体位固定技术;摆位误差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30.192

在肿瘤的治疗过程中, 放射治疗是比较关键的手段, 患者的体位固定是放疗计划中比较中比较重要的环节, 对治疗的结果起着直接的影响[1]。伴随医疗技术的先进, 采用面罩体位固定技术对头颈部肿瘤进行外照射临床效果良好, 在医疗界已经获得了共识。但是针对胸部肿瘤外照射体位固定装置的临床应用上还是存在一定的偏差的[2]。本次研究主要是比较胸部肿瘤放射治疗中两种体位固定技术的摆位误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6月~2015年9月放疗科收治胸部肿瘤患者72例, 其中食管癌30例、肺癌22例、纵隔转移淋巴结2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 各36例。参照组男24例, 女12例。年龄28~79岁, 平均年龄(57.25±9.72)岁。研究组男25例, 女11例。年龄28~77岁, 平均年龄(57.65±9.81)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参照组 患者采用真空垫固定体位, 以平卧的姿势负压在真空袋上, 患者用双手抱住头部或者将双上肢合抱起来放在前额, 将下肢伸直并拢, 然后抽负压袋上的真空, 根据患者的体型来对模型进行有效的固定[3]。

1. 2. 2 研究组 采用翼形板+真空垫固定体位, 患者选择仰卧的方式, 将双手举到头顶的位置并且握住手柄, 伸直下肢并拢, 然后将负压袋内的真空抽去, 模型的固定同样也要根据患者的身形来进行确定。利用记号笔在患者身上标记出3组激光线。也就是3个“ + ”标记点, 同时还要核对患者的皮肤划痕是否与真空垫的划痕完全吻合。如果两者的划痕吻合才可以采用CT模拟机进行定位。再通过网络传输, 上传CT图像到计划系统中, 之后再对其进行相应的计划设计。在计划设计的时候, 特别需要注意的就是对所有的计划都要采用适形的放射性治疗。等确定计划之后, 还需要利用CT模拟机对位置进行相应的校对, 要保证定位中心在始终处于定位中心的位置之上。也需要用记号笔标出相应的激光线标志[4]。

1. 3 验证方法 在加速器治疗床上将激光线对准计划中心, 利用CT进行扫描, 对获取的两组CT图像进行系统有效的配对校准。系统就会对三维方向上的误差值进行自动的显示。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72例患者每例进行5次的摆位测量, 共计形锥形束扫描360次。参照组与研究组Z轴方向摆位偏差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与研究组左右方向、上下方向摆位偏差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肿瘤放射性治疗是一个长期性的治疗过程, 在治疗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次的摆位治疗。相关的研究表明, 患者在接受放疗的过程中, 其体位存在移动的现象。因而, 对患者的体位进行重复性的摆位是实现精准治疗的关键。另外, 在放疗的过程中, 保证患者体位的准确性以及重复性, 能够有效的控制胸部肿瘤放射治疗的质量[2]。然而, 体位固定技术对摆位的重复性存在很大的影响力。良好的体位固定技术能够帮助肿瘤放射性治疗实现“三精”。有研究表明, 极少部分的固定技术能够实现对患者的真正固定, 在胸部肿瘤放疗的过程中即使使用了固定技术, 同样也会存在对患者体位的不确定性因素。也有学者表明在胸部肿瘤放射治疗的过程中, 应用翼形板+真空垫固定体位技术能够有效的提高摆位的精准度。

想要确保“三精”治疗的有效实施, 必须保证从肿瘤的定位到治疗以及模拟确认等过程中, 要保证患者的体位不变。在对患者进行放疗之前, 要严格的按照治疗的部位以及相关的技术要求来进行操作。同时还要借助一定的体位辅助器来帮助患者找到合适的体位, 尽量给患者提供舒适的治疗环境。在经过相应的调整之后, 才能保证患者需要治疗的部位是与体位辅助装置能够形成一个相对类似的刚性结构的[3]。通过对机位的模拟以及CT等相关的影像设备的应用, 可以对患者的治疗部位的坐标系以及靶区中心坐标系进行有效的确定。通过对坐标系的确定, 能够进一步的确定靶区的相对范围以及靶区与体位辅助装置的关系等。胸部肿瘤患者, 往往会因为呼吸以及器官的运动, 导致靶区、器官以及组织的相对位移扩大, 再加上皮肤的张力以及肌肉的紧张程度存在差异性, 就会使得患者的治疗部位与体位辅助器出现一定的位移。

对胸部肿瘤的患者进行放射性治疗时, 出现摆位误差是比较常见的现象, 包括系统误差也有随机误差。系统误差是指每个患者在整个治疗的过程中出现误差的平均值, 随机误差是指每个患者的每次总误差减去该患者的系统误差。通过本次的研究得知, 系统误差具有收敛性, 随机误差具有发散性[4]。在放疗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增加固定器材的形式, 来对体位固定技术进行有效的改进, 进而减小头脚方向上的随机误差, 但是对于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上的随机误差是无法缩小的。

通过本次的研究得知, 使用翼形板+真空垫体位固定技术能够有效的减少摆位的误差, 提高了摆位的精准度, 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取得良好的疗效,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颜桂明, 方临明, 毛佳伟, 等. 非小细胞肺癌立体定向放疗的两种体位固定方式比较. 中国现代医生, 2014, 52(34):148-150.

[2] 李拥军, 蔡正斌, 欧宝权, 等. 热塑体膜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5(4):407-409.

[3] 曹舜翔, 应惟良, 袁星星. 发泡剂泡沫垫在上胸部肿瘤放疗中的应用. 实用癌症杂志, 2015, 30(11):1753-1754.

[4] 李燕红, 王希成, 赖德星, 等. 腹部肿瘤放疗真空袋体位固定的应用. 现代医院, 2012, 12(10):38-40.

[收稿日期:2016-08-22]

猜你喜欢

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已进入精确定位、精确计划和精确治疗的三精时代
放射治疗已进入精确定位、精确计划和精确治疗的三精时代
说说肿瘤的放射治疗
系列性科普
放疗
放射治疗对心脏影响的临床观察
晚期直肠癌口服希罗达同步放化疗治疗效果观察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监测晚期宫颈癌放射疗效分析
全方位护理在鼻咽癌放疗所致口腔黏膜炎中的应用
全方位护理在鼻咽癌放疗所致口腔黏膜炎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