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举栗说明:为什么人们爱吃栗子?

2016-12-28菜馍君

祝你幸福·午后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使臣炒栗子汴京

菜馍君

古人爱栗,尤其文人,爱得死去活来的,不在少数。

有人把栗子当成治病良药,有人把栗子当成消磨时光的法宝,有人从栗子中获得灵感和趣味……有人从栗子里体悟家国情怀,宣泄思乡之苦。

单说这栗,于世间诸种食材之中,也并不算新奇出众。

看它外形,貌不惊人,圆不溜秋,品它内容,倒也绵沙可喜,香中微甜,不过,口感与山药、地瓜等食材亦并无太大区别。

即然如此,古人为何还这般“死皮赖脸”地爱栗?

关于栗子最为著名的故事,记录在陆游的《老学庵笔记》里。

北宋都城汴京有一个叫李和儿的,是城中炒栗高手,李和儿之炒栗,因为好吃,广为传诵,众多商户皆欲学之,终不得要领。后来汴京失陷于金人之手,李和儿被掳到北京,日夜思念故国,以泪洗面,却是求归无门。

后有南宋使臣到北京,李和儿带着好多炒栗献于使臣,言明自己便是昔时东京李和儿,说罢洒泪当场。

在此境况之下,使臣又怎能不动容?含着泪花剥一颗糖炒栗子,心里却是无法言说的酸楚。此时此刻,嘴里吃的哪还是栗子,分明是故国情怀,分明是思乡之心,分明是有家不能回的苦痛……怔怔地望向汴京的方向,眼睛早已模糊。

这栗子怕是吃不下了。因为使臣看到的,还有千千万万的李和儿。

最近查资料,发现古代文人最爱的食材,竹笋是其一,竹在传统文化里,品质高洁,挺拔苍脆;莲子与藕亦算其一,莲是花中之君子,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要说这栗子,还真想不出与品行高洁有半毛钱关系。

又或者,古人爱的就是它这分憨厚可爱,敦朴踏实,更重要的是,味道亦不差。

爱食栗的名人,首推东坡的弟弟苏辙,苏子由先生,时不时提起栗子,叫人感觉栗子在他生命里占了很大的分量。

他也懂享受。

炉子上煎着茶,一边吃梨和栗子,一边看朋友读史书。糖炒栗子大约是北宋末年的产物,苏先生大约还没有机会吃。他可能煮着吃过,但最经常食用的方式却是生吃。在苏先生这儿,栗子不只是可口的食物,更是治病的药物。

著名医药学家孙思邈称板栗为“肾之果”,《千金方》中有载:栗子,味咸温,无毒。主益气,厚肠胃,补肾气,令人耐饥,生食之,甚治之腰脚不随遂。腰脚者,腰与脚也,代指体力,腰脚病,也就是指体力弱。

苏先生坚信栗子可以治他的病。所以,低头咀嚼不容忙,三咽徐收白玉浆,细嚼慢咽,嚼出浆汁,充分吸收之。

我没生吃过栗子,不懂此中趣味。度娘了一下,有人说“甘甜微涩”,弄得我也想试试了。

苏辙这般爱栗子,不知道与东坡先生交流过没有,身为史上最著名的美食家,似乎没看到过东坡先生有关子栗子的描述。

又或者栗子是他的死穴?

以陆游描述的“故都李和炒栗,名闻四方”来看,食栗已是当时普遍的民间活动,自李和以降,北京的糖炒栗子也盛行起来,以至于今日。据陈平原先生考证,有清一代,学者赵翼和郝懿行都有关于糖炒栗子的记载。

郝文中有“余幼时自塾晚归,闻街头唤炒栗声,舌本流津,买之盈袖,恣意咀嚼”,由此知清朝糖炒栗子已为流行的大众食物,街头遍布。

栗子以糖炒最佳,但又不唯糖炒。

栗子可以入菜,比如栗子炒鸡,又或者栗子炖鸡……还可以做成点心,谓之“栗粉糕”。

邓云乡先生讲过另一种吃法,那就是“卤煮五香栗子”:把每个栗子用刀切个十字,然后加盐,花椒,大料等煮熟,“剥来下酒,可谓滋味无穷”,哎呀呀,真真叫人想要尝试一下。

北京最好的是“良乡栗子”,而事实上,这栗子却来自京南的河北固安,因人们习惯认为干鲜果品由良乡产者居多,统称为良乡栗子了。

猜你喜欢

使臣炒栗子汴京
那袋糖炒栗子
浅析日本遣唐使的人员构成
《水浒传》中的汴京
乌角之诗
东坡梅
《庄家不识勾栏》创作年代与地点新考
浅论越南使臣与花山岩画
炒栗子时为什么要放沙子
唯一的要求……
一颗小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