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能源互联网实施的可行性及发展前景研究——基于德国E-Energy计划

2016-12-28王平玉付子怡刘梦贤金道虹

市场周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分布式电网计划

王平玉,付子怡,刘梦贤,金道虹

我国能源互联网实施的可行性及发展前景研究——基于德国E-Energy计划

王平玉,付子怡,刘梦贤,金道虹

在大数据时代,“互联网+”计划的提出,似乎给能源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路径,能源互联网的提出也就应运而生。结合国内外专家学者对能源互联网概念的看法,文章基于德国E-Energy计划,总结其相关经验和我国目前推行的关于能源互联网的相关计划,探讨能源互联网实施的可行性及其重要意义。

能源互联网;德国E-Energy计划;电力体制改革;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建议

资源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我国目前的能源资源品种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能源建设正不断加强,但是能源效率依旧较低,能源在生产和使用领域仍然粗放;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需要优化;能源需求在不断增加,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以上这些情况要求我们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指出,要发展智能电网和分布式能源,鼓励发展风能、太阳能、核能等可再生能源。能源互联网的搭建符合我国推行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变革的要求。能源互联网的建设无疑将极大地推动能源生产、消费、技术和体制革命进程,对我国的能源可持续利用具有极大的意义。但是其可行性及发展前景仍需要进一步探讨与研究。

一、德国E-Energy计划的实施背景、内容、局限性及成果

(一)E-Energy计划的实施背景

受日本核泄漏事故影响,德国总理默克尔领导的执政联盟艰难地做出2022年前关闭德国全部核反应堆的决定。这项决定使得能源利用的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德国启动包括智能发电、智能电网、智能消费和智能储能四个方面的绿色IT先锋行动计划。

(二)E-Energy计划的内容

E-Energy计划作为绿色IT先锋行动计划组成部分之一,旨在把信息通信技术和能源这两个领域综合起来。从配电到循环电网打造一个全新的能源互联网。为此,联邦经济和技术部为此举行了一场技术竞赛,六个试点地区的团体在竞赛中胜出,六个示范区的项目(RegModHarz:哈茨可再生能源示范区、E-DeMa项目:莱茵-鲁尔、SmartW@TTS项目:亚琛、MOMA项目:莱茵-内卡(曼海姆)、MEREGIO项目:斯图加特)由此拉开序幕。

(三)E-Energy计划的局限性

从资金投入和试验范围来看,E-Energy只是一个技术研发和综合验证项目,参加试验的范围并不大,多的不过就1000名用户,有的示范模型中分散的小型发电厂也只是20个微型热电联产机组,无法与投资巨大的电网改建项目相提并论。①

(四)E-Energy计划的成果

2008年12月以来,这些团体一直致力于开发和测试能源互联网的核心技术。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智能电网”概念已从最初的输配电过程中的自动化技术,扩展到电力产业全流程实现智能化、信息化、分级化互动管理。而现在来看,电网正充分利用现代通信和信息技术成果,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二、我国能源互联网时代的开启

(一)电力体制改革

2015年3月15日,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文》。《意见》明确指出改革的重点和路径:有序推进电价改革,理顺电价形成机制;推进电力交易体制改革,完善市场化交易机制;有序放开输配以外的竞争性环节电价,有序向社会资本放开配售电业务,有序放开公益性和调节性以外的发用电计划;推进交易机构相对独立,规范运行;开放电网公平接入,建立分布式电源发展新机制;进一步强化政府监管,进一步强化电力统筹规划,进一步强化电力安全高效运行和可靠供应。

从电改方案可以看出,搁置已久的能源改革全面破局,石油、天然气等领域竞争性环节价格放开,电网体制也纳入改革范围。电改为能源互联网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方向引导,为其建设创造了好的环境和平台。

(二)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

2015年3月15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国能新能【2015】73号文件《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15年光伏发电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能源局不再对地面光伏电站、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具体规模做出限定,交由地方自行申报;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及全部自发自用地面分布式光伏项目不限制建设规模。

能源互联网系统中发电端主要依赖可再生能源,而光伏发电具有分布广,获取方便的特点,因此它是能源互联网发电端中最重要的部分。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能够解决能源互联网发电端的问题。

(三)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

《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正式发布,体现了政府对能源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期待和信心,同时又为产业发展路径提供了顶层设计和指导路径。《意见》恰当地为产业未来10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可谓是能源互联网的第一个十年计划。对能源互联网的概念和边界做了明确的界定:“‘互联网+’智慧能源是一种互联网与能源生产、传输、存储、消费以及能源市场深度融合的能源产业发展新形态,具有设备智能、多能协同、信息对称、供需分散、系统扁平、交易开放等主要特征。”

三部门发布的《指导意见》明确2016至2018年,将着力推进能源互联网试点示范工作:建成一批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试点示范项目;攻克一批重大关键技术与核心装备,能源互联网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初步建立能源互联网市场机制和市场体系;初步建成能源互联网技术标准体系,形成重点技术规范和标准;催生能源金融、第三方综合能源服务等新兴业态;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新兴市场主体;探索可持续、可推广的发展模式;积累重要的改革试点经验。

从以上三个文件的出台以及各省市的“互联网+”应用试点示范工程可以看出,我国正在不断为能源互联网建设良好的社会环境,逐步摸索能源互联网可行之路,为能源可持续发展探索可行之路。

三、我国能源互联网实施的难点

尽管有德国、美国实施计划可供学习,国家也在不断推出政策计划为能源互联网的建设创造平台。但是反观当下,能源互联网的推行还有许多需要攻克的困难。

(一)技术上的困难

从技术层面而言,储能是能源互联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但在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看来,通过电网加强智能调度、控制,同时不断克服可再生能源随机性、波动性的缺点,加强储能工作,形成小的微电网,从整体上发展“分布式”电网,这些技术上的难题“都可以突破”。①中国科学报:张龙采《能源互联网推行有多远?(2016-03-04)》中国科学报。

虽然技术层面的问题可以攻克,但是仍需要大量的时间、金钱投入,这无疑使得能源互联网运行时间推迟。

(二)能源互联网的商业模式仍需探索

能源互联网的推出会带来能源商业模式的变化。互联网进入能源领域,会改变消费者的话语权和选择能力,从而牵扯到传统电力企业的发展方向和能源管理体制的改革问题。

四、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建议

从2013年以来,工业4.0概念席卷全国,能源互联网也跟随火爆。随着国家提出“互联网+”战略,互联网与传统工业结合,以提升传统行业的效率,形成新经济新业态逐渐成为主流思路。能源互联网股票随之暴涨,几大知名科技公司也提出了能源互联网主题,掀起了“全民互联网时代”。但同时我们要保持冷静与克制,看到能源互联网发展的可行性与局限性,搭建好能源互联网的平台。

(一)完善政策法规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才能保障能源互联网健康有序地发展。正在修订过程中的能源法、电力法等法律法规应适应能源互联网新模式、新业态发展需求。同时要加强互联网安全管理和能源安全管理,当二者结合到一起时,能源互联网同时具备了互联网风险和能源安全风险,所以管理要更加行之有效。

(二)加强宣传引导

媒体要加强对能源互联网的宣传和引导,使社会各界全面客观地了解能源互联网,形成全民参与、持续发展的能源互联网发展氛围,为搭建能源互联网平台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和舆论环境。

王平玉,女,黑龙江密山人,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学生;

付子怡,女,江西樟树人,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学生;

刘梦贤,女,江西九江人,江西财经大学统计学院学生;

金道虹,男,江西樟树人,江西财经大学统计学院学生。

F407.2

B

1008-4428(2016)03-77-02

①每周能源信息专报,《德国、美国关于能源互联网的探索和实践(2015-06-20)》。

猜你喜欢

分布式电网计划
穿越电网
分布式光伏热钱汹涌
暑假计划
分布式光伏:爆发还是徘徊
学做假期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Learn to Make a Holiday Plan学做假期计划
电网也有春天
基于DDS的分布式三维协同仿真研究
一个电网人的环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