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放经济下中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定位解析

2016-12-28朱瑾宇

市场周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竞争优势国家

朱瑾宇

开放经济下中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定位解析

朱瑾宇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我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优势逐渐显现出来。经过世界贸易组织的反馈,发现我国的贸易总额不断增加,逐渐并发展到了发达国家的行列。但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在国际市场发展中面临的对手逐渐增多,包括先发国家和后发国家两个方面,为此有必要对我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优势进行解析。

开放经济;国际市场竞争;中国;优势定位

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以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和分工合作,对外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涉及到的货物交易总额达到了世界的领先地位,在国际上贸易大国的形象不断提升和巩固。但在世界经济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由于外部开放环境的限制以及内部资源环境的约束,我国对外开放经济贸易发展受到了影响,由此导致经济发展不平等以及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对外贸易的经济优势逐渐被弱化,贸易增长方式出现瓶颈。为此我国经济发展步入了新常态的发展阶段,在国际市场竞争中面临在中高档产品上和先发国家的争夺、在中低档产品上和后发国家争夺的竞争挑战,如何在激烈竞争环境中发挥出我国市场竞争的优势需要有关人员进行思考。文章在构建我国竞争优势模型的基础上,按照档次要素成本体现中确定的不同位置,为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定位进行分析。

一、开放经济下中国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分析

(一)在国际市场发展上和先发国家的竞争

从总体上,发达国家以及新兴工业化国家在国际市场上的整体竞争优势要高于中国,特别是对于技术密集型产品、资本密集型产品以及农产品。中国想要在国际市场发展上获得优势显得非常不容易,这些国家于中国而言是先发国家。但是,在如今的国际竞争环境中,中国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很多先发国家在市场的份额逐渐被中国取代。比如曾占据家用电器国际市场的欧洲和日本等国家在国际的地位逐渐被通过在外积极投资办厂的中国取代。我国现阶段生产的电视、电风扇、空调等家用电器在国际市场上具有重要份额比重。由此可以发现,如果按照现有的实力来比较,现阶段中国在高新技术领域的产品和先发国家相比仍处于劣势的地位。我国和这些先发国家在国际上竞争点主要是集中在中高端产品领域的交叉地带。比如以电视机生产为例,发达国家的技术位于世界领先地位,生产的产品也是一些高清晰度的彩电、数字电视等,而中国对于这种高科技的产品生产在短时间内不能与先发国家媲美。中国生产的电视科技含量低,但是依靠大量的劳动力产品在生产黑白电视以及小屏幕的彩色电视方面具有优势,而针对我国这种优势,先发国家就会放弃和我国的竞争,由此在国际上,我国在劳动密集生产发展方面会面临更多国家的竞争。虽然我国劳动力的竞争优势会在一定程度上让先发国家望而却步,但是他们不会放任自己的优势产业流向发展中国家,由此就会产生一些挽留的措施,表现为:第一,将中间地带的产品带向高端发展,并在政府支持下加强产品和企业的研发力度,提升发展中国家非优势产品的科技含量。第二,加大对中间地带产品的争夺。发达国家除了采用公开的手段争夺中间地带产品,还会采用隐蔽性的贸易手段加强对自身产品的保护,即加强贸易壁垒。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在国家市场扩展和发展的空间尽管很大,但是将潜力转化为实际竞争的优势仍具有很大的难度。

(二)在国际市场上和后发国家之间的竞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也需要面对发展中国家。总体上看,这些发展中国家(后发国家)和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表现在劳动力成本的高低方面。在理论上看,我国和先发国家的对比模式一样,中国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相比,其劳动力密集的程度可能较低一些,因为我国在国际市场发展上还是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但是这些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市场发展上较之于我国获得优势在于他们自身更加低廉的劳动力成本,甚至是利用童工获得的非道德竞争成本优势,他们一般是向国际市场上输出更多的低端产品。伴随我国沿海地区以民工缺乏为代表的劳动力成本显著提高、社会保障制度逐渐确立、拖欠民工工资问题得到政府关注,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在一定程度上要让位于后发地位的发展中国家,一些单纯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不再适合由中国提供。由此可见,中国和后发国家之间的竞争也存在一个相对密集的中间地带。

二、中国在拓展国际市场发展中对自身优势的挖掘

国际贸易发展中,大多数的贸易量是由发达国家和新兴起来的工业化国家出口决定,我国不断拓展国际市场的发展计划需要加快追赶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的发展步伐。但现阶段存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定成就,对我国的发展带来了威胁。因此,我国在拓展国际市场的发展方面一方面要赶超发达国家,一方面要重视后方发展中国家的追赶。为了清楚地定位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优势地位,在仿真的基础上构建了一种竞争优势模型,具体如图一所示。从图一要素成本曲线上看,尽管在国际市场发展中整个经济结构中的固定要素成本很高,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其竞争优势要高于劳动密集程度高的低端产品,可变要素成本的边际递增在中低档产品的发展中不明显。因此,先发国家的要素成本曲线档次位置较高,反之亦然。

相对来看,我国在国际市场上对外贸易发展情况处于两种情况之间,因此在低端产品上的竞争力优越性和后发国家相比不明显,同时在高端产品的竞争力方面不如先发国家,只是在产品档次的中间地带具有优势。

从图1上可以发现,在很多发展中国家进行产业升级的同时,这些国家的档次要素成本曲线逐渐向上偏移。同时,也是在产品挽留的进行下,原本我国具有竞争力的产业不得不面对发展国家的竞争。也正是在采用产业挽留的政策下,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要素成本曲线得到提升,不同的是发达国家的偏移程度是由小到大的发散状,发展中国家的偏移采用的是由大到小的收敛。由此可以总结出,正是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双重挤压下,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不断受到挑战。

三、如何在现阶段定位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我国作为世界上的贸易大国,在国际市场竞争发展中具有优势也具有劣势,主要体现在可比净出口指数(NTB)上,其中从理论上看,我国的可比净出口指数应该在-1和1之间,数值越小则说明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越弱。竞争优势的测量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我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相对发展中国家的优势,比如在纺织品、家用电器、船舶、轻工产品方面。但现阶段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以及竞争优势的强弱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对称。在对外开放经济政策下,我国想要获得竞争优势,成为世界贸易强国,首先需要加强对赶超先发国家的重视,比如在机电产品方面赶超这些国家。我国现阶段在七类机械及运输设备上和先发国家相比具有很明显的优势,这是由于我国以低端的方式发展这些产品,但这种低端方式,一些发展中国家仍和我国存在差距。

我国在国际市场发展上想要获得优势,不是盲目地进行产品的出口,而是要在出口产品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优势,拥有自己的竞争策略。从国际局势上看,我国在国际市场中具有的竞争策略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从中国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模型上可以看出,图上的H以上的纵坐标都是高端产品,比如客运飞机、优质钢材等。从动态发展形势上看,我国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生产的高端产品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发展空间。比如我国可以采取和发达国家合作的方式在分工明确的前提下实现发展的扬长避短,从而获得更多的竞争条件。

第二,从中国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模型上可以看出,图上纵坐标HH之间的一些亚高端产品,是现阶段我国和先发国家竞争的主要战场,一般包括医疗设备、环保设备等产品。对于这些产品的生产和出口,我国需要加强力度,可以在非价格竞争力形成、政府政策支持角度方面加大自己的支持力度。

第三,对于中国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模型坐标上的中端产品,包括一般的家用电器、自行车和家具等产品,我国在国际中端产品的竞争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这种中端产品的生产,先发国家处于劣势的发展地位,为此,我国应该发挥自身的优势,加强对国外反倾销的调查和处理,逐渐提升自己国际贸易的附加值。

四、总结

综上所述,我国在国际市场的竞争面临多方面国家的影响,虽然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对外贸易不断提升和发展,但应该注意的是其他国家也在利用自己的优势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因此,为了实现新经济形势下我国国家贸易的良好发展,提升我国在国际市场发展上的竞争地位,有关人员需要制定相应的对外贸易发展政策,树立忧患意识,科学地认识到自身贸易发展的优势和局限,取长补短,不断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

[1]白明.论开放经济下中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定位[J].世界经济研究,2005,(10):4-8.

[2]陈琦.跨国公司竞争优势最大化[D].江西财经大学,2011.

[3]曲慧敏.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

[4]刘薇娜.经济转轨国家服务贸易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

[5]李述晟.制度视角下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机制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

[6]梁霞.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分工理论对中国的意义[D].西南财经大学,2005.

[7]庄志彬.基于创新驱动的我国制造业转型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

F740

A

1008-4428(2016)04-85-02

朱瑾宇,江苏汇天国际贸易有限责任公司。

猜你喜欢

竞争优势国家
矮的优势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感谢竞争
画与话
把国家“租”出去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竞争
谈“五老”的五大特殊优势
竞争等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