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资本①的力量
——民宿的蓬勃发展对传统酒店的启示

2016-12-28

市场周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民宿情怀旅游

冷 云

文化资本①的力量
——民宿的蓬勃发展对传统酒店的启示

冷 云

在全球经济下行的当下,中国休闲旅游业却在蓬勃发展,作为休闲旅游的重要服务载体——酒店,却出现了不同的市场发展势头。传统酒店面临市场萎缩,而民宿发展却来势汹汹,文章主要通过对民宿文化属性的探究,提出文化资本的重要性,从而为传统酒店的创新进行探寻。

休闲旅游;民宿;文化属性;文化资本;传统酒店的创新

“十二五”期间,我国旅游业发展迅猛,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33%②数据来源2016年3月1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官网发表《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新亮点》一文。,逐渐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应该说,在全球经济下行的今天,中国休闲旅游市场却是一片火热,并得到国家的大力扶持,其休闲旅游市场以勃发之势进行发展。而作为休闲旅游的重要服务载体——酒店,却出现不同的市场发展势头。其中,传统酒店行业面临严峻的市场形势,消费市场萎缩,中高档酒店在市场上的产品虽也开始进行创新,但只是看上去的百花齐放,其背后更多的则是因产业发展迷茫而出现的盲目走势。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新时代环境之下,传统酒店面临的挑战非一方之势,其中,势头最猛的以民宿为代表。

很显然,在传统酒店“碰壁”不断的同时,民宿却以势如破竹之势进行发展,在继莫干山民宿群之后,多地出现民宿造“景”,民宿造“城”,民宿造“度假区”的新休闲旅游的发展模式。民宿的力量似乎已经超出作为旅游发展要素之一的“住宿”功能,而逐渐可以成为休闲旅游发展的引擎和核心元素。而与此同时,国家政策也在扶持并鼓励民宿的大发展:2015年国家先后公布了“85号”等文件,点名支持民宿等旅游业的发展,并在2016年3月召开的两会上称将给民宿颁发“许可证”。另外,资本市场也在关注民宿这片热土,以民宿为核心的产品总能获得资本市场的更多青睐。中国当下民宿的发展,何以异军突起?中国当下民宿的发展又有哪些值得传统酒店业去深思?中国当下民宿能够给传统酒店业的最大启示又是什么?

一、主题性体验的文化属性

民宿的起源在欧洲乡村,在日本及台湾地区发展也较为成熟,相比较,大陆民宿的起步较晚,近年来因以法国山居、西坡29等为代表的一批较为优秀的莫干山民宿群的集体爆发而受到市场的关注。人们对民宿的理解开始深入,民宿一般都会结合当地人文、自然景观、生态环境或其他特色旅游元素,进行主题化设计和经营的住宿场所。民宿的规模较小,客房数大多集中在5~30间。民宿一般也会存在许多劣势,因大多经营者非专业的服务业出身,民宿的服务质量大多欠缺,但此瑕疵并未影响到民宿的发展之势,究其原因,市场选择民宿的最大根源在于——民宿的主题性体验。

独具个性的民宿与千篇一律的酒店相比,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民宿都有自己的故事,几个名校的优秀毕业生放弃城市生活来到山清水秀的僻静之所,专注开辟新时代的田园生活,这本身就是一大社会话题,对于市场而言,将此情怀放大,所收获到的市场效益回馈巨大。人们开始为情怀买单,哪怕服务比起星级酒店差许多,可是,人们在其中消费,住的不是一种基本的需求,而已经升华为一种生活方式的体验。

生活方式的体验,是民宿主题化经营最为重要的一点,是民宿入侵市场至为关键的文化属性。许多知名酒店也已经关注此点,如何将自身的文化资源转化为独特的文化属性,从而顺理成章地形成文化资本至为重要。一些传统品牌酒店开始进行产品创新,如:喜达屋推出亚太区的首家源宿品牌酒店——苏州科技城源宿酒店,该酒店主打绿色环保,并在客房中设置私家厨房区域;香格里拉推出恬居·云南香格里拉,将人文风情和地域特色融入酒店的设计和服务当中;一些度假型酒店也开始推出体验产品,如南京汤山御庭精品酒店与汤山马术基地合作推出休闲旅游主题体验……

传统酒店需要面对新的消费需求,正面民宿新业态所带来的冲击,在为客户提供多元化服务的同时,需要找到自己的个性、底蕴、独特资源等,将诸多文化资源融汇,并形成自我定位的文化属性,从而进化为带有自我标签的文化资本。

二、民宿文化的启示

从民宿的文化属性到文化资本的转化中,我们可以获得一些经验和启示。

(一)文化资源的不可忽略

民宿在形成专属的文化资本之前,一般会关注两大类基础元素,自然的和人文的。民宿与传统酒店不同,民宿与旅游的结合更为密切,基本上不会脱离开独特的地理地貌等优质旅游资源。而传统酒店不管与旅游资源是否交往过密,亦脱不了社会人文(包含商业)的元素,传统酒店需要向民宿学习借鉴的是如何最大程度地挖掘自身的文化资源,寻找专属于自我的文化资本,从而形成核心竞争力。在此基础之上,根据自身的特性,养成属于自我的人文情怀和人文素养。从传统“吃住行游购娱”的模式,创新到“商养学闲情奇①2015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提出:如今,激发人们旅游的动机要素越来越多,需要拓展新的旅游要素。他认为,这种新的旅游要素也包括六个方面,即商、养、学、闲、情、奇。”新模式。进一步提升到“住宿+幸福体验②幸福体验包括了人文民俗、传统美食、历史掌故、美学修养、环保健康等。(或难忘体验)”为核心内容的发展轨迹。

(二)文化主张的不可或缺

民宿文化的核心在上文中已经提到,是无法替换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的体验,这是成功民宿其商业模式的关键。不管是去寻求生活的真谛,还是去寻求理想的田园生活,又或者是一种专注的专业精神,民宿的内涵所传达出来的具有文化主张的价值,是民宿文化的魅力所在。民宿逐渐给自身贴上了一个标签,这个标签就是——真善美。返璞归真的田园生活,上善若水般的自然精神,诗意的情怀,还有淳朴无添加的天然美景、美情、美性……民宿的迷人之处就是这些叠加了很多理想的情怀,这是民宿的文化主张。

如何学会讲述情怀,如何更自然的表达自我的文化主张,传统酒店虽然没有民宿小而精致可以随心所欲讲述情怀、表达主张的优势,但是需要在制度化、模块化、专业化的背景之下做一些更符合品牌个性的创新,将情怀和文化主张融入到酒店服务的体系中,从而提升酒店的品牌黏性。

(三)文化休闲的不可取代

民宿逐渐成为家、办公室、咖啡馆之外的“第四空间③人的日常生活主要分布于三个生活空间,即第一空间(居住空间),第二空间(工作空间),第三空间(购物休闲场所)。第四空间,是在此基础上的提出。”旅行目的地。“第四空间”提出的意义非凡,它意味着“住民宿”将不再是一种基础的商务(或其他必须的)需求,而是一种新的休闲方式。休闲方式的意思是,“我”就像去咖啡馆一样去“住民宿”。这是为什么民宿能够造“景”、造“城”、造“度假区”的根本原因。如位于无锡田园东方的花间堂,对于田园东方和阳山镇的带动就不可小觑。文化休闲功效是传统酒店需要去关注和提升的,特别是度假型酒店。

另外,民宿所带来的“家”的温暖和随性,也是民宿文化休闲的关键。当然,酒店与民宿不尽相同,传统酒店立意于“宾至如归”,围绕的还是“宾客”。如何打破惯性思维,转换模式,创新酒店服务,将“归”文化做足、做透、做深,从而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休闲“第四空间”。

[1]张鸿雁.城市文化资本论(第二版)[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04).

[2]左靖.碧山[M].北京:金城出版社,2013,7.

[3]吕宛青(等).旅游经济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5,9.

[4]宋慧林.酒店企业创新的影响因素及效应分析[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5,4.

[5]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12.

G123

A

1008-4428(2016)04-28-02

冷云,南京黄马实业有限公司紫金山庄。

文化资本(le capital culturel)是一种已被广为接受的社会学概念,由皮耶·布迪厄首先提出。布迪厄和让—克洛德·帕斯隆于《文化再制与社会再制》一书中首次使用到了此一名词。对于布迪厄来说,资本在一个交易系统中扮演着一种社会关系,而且这一词并延伸至指所有不论是物质性的或是象征性的商品,那些商品是稀有的且在特定的社会组成之下是值得去追寻的。而文化资本即是指包含了可以赋予权力和地位的累积文化知识的一种社会关系。

猜你喜欢

民宿情怀旅游
孪生院子民宿
东胡林民宿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你是民宿达人吗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五老”情怀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
黑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