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探讨

2016-12-27赵欣然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6年11期
关键词:创造性新课标美术

赵欣然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初中美术教学也开始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初中美术教师应当积极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大胆的创新,以适应新时代知识发展的需求。针对新课标背景下在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阐述,初中美术教学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也开始重视起来。为了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初中美术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结合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与状况,大胆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创新。

关键词:初中美术创造性思维教学观念

一、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

要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最好的方式是去开掘“兴趣”这块儿领域,因为兴趣是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事物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类认识某种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主要动力,是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学生个性的最直接外显,也是调动学生形象思维和探求知识的基本动力,只有激发学生兴趣的内在动力,才能从主观上改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地探究欲望,以积极主动,愉快的心情去接受教育。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少年初期,已经具有一定的认知和判断能力,审美意识也开始逐渐形成,教师应该抓住这一黄金时期,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美术教育的本质就是审美教育,而审美教育则是以审美需要和审美动机为动力,以情感积累和知识积累为基础的。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美术教学更注重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培养,在这种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学生很难形成良好的美术素养及审美能力。因此,新课标要求教师应当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在审美认识中学会创造,在创造的过程中学会审美。教师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塑造新一代的灵魂工程师,教师随时随地都以自身的“身教”和“言传”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现代美术教师必需努力学习、钻研,不断探索和积累,构建先进的教学理念。首先,作为美术教师要有总的整体的艺术观念,掌握正确的绘画技法,形成正确的艺术观念,尽可能多地了解各种风格的作品。其次,要有良好的视觉感官,美术教学是通过视觉来进行的,教师评判学生的作业也是靠视觉感官去把关的,美术教师借助敏锐和有经验的视觉去准确指导学生创作中的构思构图、色感色调、表达方式、材料表现及技能技巧等,及时对学生的作品创作作出调整指导。

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美术是一门充满人性美和富有浓厚趣味的学科,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必要性出发,提出目前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而提出具体对策,以解决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兴趣是学生学习美术课程的基本动力之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新课程教学目标的宗旨。新的美术课程标准中提出,初中美术教育的目的不是单纯的追求技能强化训练,不是把学生都培养成美术家,而是将美术作为一种语言,运用技能把学生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使美术作品体现出时代性、人文性、情趣性、品味性。同时要培养学生学会关注生活,关爱社会。这就要求更新传统的教育观念,屏弃陈旧的教育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把学生的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到美术的独特作用。在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认识兴趣?我觉得教师首先必须酷爱自己所教的学科,要真正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职责,在备课和讲课时,不但要熟练地掌握教材,更重要的是要精心安排教学程序,从激发兴趣着手,使学生的被动情绪转化为愉快、积极、自觉的学习情绪。教育应该以育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为目标。

三、不同课型相互联系,诱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美术课基本上分为欣赏课、绘画课及工艺课三种课型,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联结的。欣赏课侧重于欣赏美、评价美的教育;绘画课偏重于对绘画基础知识及技法的把握;工艺课则要求学生对各种不同的制作材料的认识,采取不同的制作方法进行不同程度的创作。在实际教学中,这三种不同课型是交替进行,相互联系的,教师应以此来诱发学生的创作思维。美术教育是整个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美术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激发和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以积极的态度去参与自身的发展过程,促进创造能力的培养。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必须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需要去进行创造性的教学,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性思维具有一定的主动性与创新性,它属于探索未知事物的一种高级思维,是将现实定向与创造想象进行有机结合,也是灵感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统一。创造性思维可以对客观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进行揭示,同时能在此基础上产生具有创新性的思维成果。在美术教学中,教师想要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培养,就要明确的认识到美术教学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重要性,这对学生以后的全面发展也是具有重要作用的。教学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知识水平的提升,还要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而美术教学作为一门文化艺术类课程,其更应该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美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性思维是思维活动的高级水平,即是指人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从问题中找出新关系,寻求新答案的过程,这种思维具有新疑性、独创性、发散性。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是初中美术教学中需要加以重视的理由,美术离不开灵感与创意,要想创作出独特的作品,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势在必行的。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不断前进,所以美术教师应该严格要求自己,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令学生对美术作品有独特的感受,从而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结合情境不断涌现出灵感。同时教师也应该大胆对教学策略进行创新,这对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形成也有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红云.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初中生汉语文的学习兴趣.2011,(03).

[2]刘曼.浅谈在美术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2008(04).

[3]杨卓超.浅谈新课标下初中美术教学中的趣味性.2012,(05).

猜你喜欢

创造性新课标美术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美术篇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
对一道新课标高考题的探究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