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常态化机制构建探索
2016-12-27黄郁健
摘要:本论文立足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工作实际,紧扣“两学一做”精神,重视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引领,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设计与自主相结合”“体验与调查相结合”“寻访与总结相结合”等方式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运用,结合辅导员带队实践的实际效果,总结社会实践与校园文化“多点结合、多线联动、多面嫁接、多维续力”的工作经验,对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常态化机制的构建给出可行性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 社会实践 常态化机制构建
国内各类高校越来越重视社会实践,尤其是寒暑假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培养的作用,开展了形式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并借鉴了国外大学生实践社会支持体系的有效经验,就社会实践立法机制的构建和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建立,在社会实践课程教学方式的改革、社会实践激励政策的制定、社会实践志愿者工作能力的提升、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等方面展开了研究与讨论。
然而,在充分发挥社会实践育人功能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缺乏组织、保障、激励制度,难以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且多数高校社会实践多集中在暑期、军训及毕业实习等短时间内,没有形成常态化,且不太讲求活动的延伸和巩固。
面对日益多元化的社会、互联网+时代的高速发展,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方式、手段、途径都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高校负责社会实践工作的团队应当坚持“理论结合实践、设计结合自主、体验结合调查、寻访结合总结”的工作思路,将高校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与校园文化建设联合起来,多点结合、多线联动、多面嫁接、多维续力,方能获得更多青年地信赖与参与,才能真正做到让青年在实践中长才干。
一、确立规章制度,提前细化安排
1.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一种活动、任何一个组织都需要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只有明确了责任、细化了任务,才能有效地开展活动,付之行动。高校作为大学生实践活动的主要组织方,应当有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与奖惩措施。制度的制定既要符合大学生发展的规律,又要契合学校特色与发展的需要,与高校的育人理念、课程改革形成多维合力,才能相辅相成、互相支撑,让大学生社会实践发挥最大功效,真正成为高校青年成长成才的有效平台,确保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学有所用。
2.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高校与大学生想要获得社会实践的良好效果,就必须坚持“未雨绸缪、细化安排”。如今,高校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以暑期社会实践为主要阵地,但如果仅仅抓住暑期的两个月,将无法充分发挥暑期实践的强大作用。笔者每年组织暑期社会实践的战线从4月持续到11月,历时8个月。从创意征集、团队申报、队伍整合、实践开展、汇报总结、媒体宣讲,每个环节都提前设计、事先筹备,留出足够时间打磨实践主题、精化实践队伍、做好实践宣传,力求明确到位、细化到点、分工到人,将暑期实践转变成结合大学生日常校园活动的社会实践,将社会实践的理念植入平时的学习生活,让其真正从思想上成为高校大学生的必修课。
二、学会因势利导,贴合学生特点
互联网+时代的青年大学生思维活跃、信息量大而多、喜欢挑战与创新,我们应因势利导,创新实践途径、方式、手段,做到三“坚持”:
1.坚持正确导向,把握主题命脉。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大学生需求如何变化,社会实践的组织者必须牢牢把握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熟悉国家的法令制度,了解民族的传统文化,才能明确社会实践的正确走向,给高校大学生做好正确的导向与标杆,发挥社会实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2.坚持服务育人,做好方案设计。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摇篮,需要以人为本做教育,必须坚持服务育人的理念,围绕学生成长成才所需的方方面面开展工作。高校社会实践活动的方案需要充分考虑高校大学生的需求和成长特点,要做到想青年所想、知青年所需、解青年所求,方能让发挥实践育人的最大功效,让他们在实践中受益。
3.坚持因材施教,执行分类指导。入对门、找对人,才能有所收获。现代高校多为综合性大学,院系分布多、科系门类杂,招募人才各有不同,需要因材施教、分类指导。简单来说,学文的学生情感细腻、思维敏锐,见解独到,更适合开展调研类实践;学理的学生逻辑性好、操作能力突出、执行力强,更适合开展与专业相关的体验类实践。此外,高校大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应当配齐经验丰富的专业或兼职指导老师,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三、孵化校园活动,蓄积实践能量
当下高校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多数集中在暑期、军训及毕业实习等短时间内,无法形成常态化,实践缺少延伸和巩固。要打破这个僵局,需要把社会实践与各类校园文化活动进行多点结合、多线联动、多面嫁接、多维续力。
1.分解实践项目,将实践节点有效融入重要主题党团日等思想教育活动,宣传实践思想,扎实活动的群众基础,提升实践活动在高校大学生中的影响力;借助校园文化活动平台,累积优秀项目、提炼精髓、按需组合,给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现实支持。
2.依靠各级各类学生组织(如学生会、社团联合会、科技协会等)、社会公益组织,形成多线联动,开展定期的实践活动,积累项目人气,形成口口相传的良好口碑,用青年的声音传递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真谛,从而激励更多高校学子参与实践、服务社会。
3.做好实践成果的再包装、再推广、再转化,将其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大学生课外学术科研基金项目、毕业实习等大学生学习、就业、创业息息相关的项目进行嫁接,注重实践活动的适用性、实用性,提升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满意度,帮助他们形成自觉自发自主的实践动力。
四、注重顶层设计,鼓励自主创新
1.注重顶层设计,搭建实践框架。大学生具有活跃的思维、充足的热情,但他们缺少社会经验、对困难预估不足,很容易在实践中遇到问题,无法妥善解决。高校作为实践组织方,首先应做好顶层设计,搭建合适的实践框架,在实践开展的每个环节做好预判预设,将实践过程的风险降到最低;其次,应把关实践方向,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明晰实践主旨,将自己的青春才华贡献在祖国建设最需要的地方。
2.鼓励自主创新,发挥青春能量。90后大学生充满朝气、想法独特,在社会实践的主题选择、表现形式、实施方法上有着独特的理解与选择。高校组织方应充分借助这一优势,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充分认识社会的发展规律、熟知国家的方针政策、发挥自身的个人特长,鼓励他们把握实践主题、创新实践方案、投身社会实践,在实践中修身养性、成长成才。
五、精心构建项目,打造特色品牌
社会实践项目的培育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形成特色品牌的实践项目也能吸引更多的高校大学生参与,从而为实践活动注入新的血液,形成良性循环,让实践长期有效地开展,推进社会实践的常态化。
1.一个优秀的实践项目,既要有思想性、教育性,又要符合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特点。可以采取“广撒网、精挑选”的方式,即在学生中征集指定主题的实践创意,进行创意展示、意见征询,选出大多数师生能够响应的创意,再联合集体智慧对实践项目查漏补缺,从而构建出可以长期进行、不断进化、常态发展的社会实践项目。
2.一个品牌的实践项目,既要有独特性、可行性,又要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符合广大高校大学生的需求。品牌的形成需要做好“传承与创新”,即在项目的准备、实施、总结的各阶段,采用“以老带新、全程参与”的方式,做好实践环节的无缝链接;在每年社会实践的筹备期,回顾实践过往,结合当年社会热点、国家方针、重要纪念日等契机,创新实践项目的主题和手段,方能让一个社会实践的项目逐步形成特色品牌,做到常态化运营。
六、善用媒体互动,网罗热血青年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对社会的发展带来不小的挑战与机遇。在资讯发达、传播迅猛的浪潮里,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开展也需要与时俱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合理利用媒体进行互动宣传,运用互联网吸引更多的高校大学生走基层、进企业,参与实践、锤炼意志、锻炼品质。
1.宣传及时,明确“网媒”的重要性。时效性是新闻报道的第一要素,也是推广实践项目尤为重要的环节。及时地做好宣传,让青年学子第一时间了解社会实践项目,才能第一时间吸引他们投身其中。
2.互动及时,明确“吸粉”的必要性。在各类网络社交平台上,要及时肯定、及时沟通、及时回应青年对实践信息的转发、点赞、评论、疑问,才能抓住青年的心,牢牢巩固项目的“粉丝量”。
七、巧借多方力量,重视评选宣讲
1.借力朋辈教育,延伸实践效果。朋辈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班级管理、创就业指导中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3]同样地,在高校社会实践中,朋辈教育的“亲民性”有利于拉近距离,借助高低年级学生间的直接交流,更加形象地阐述社会实践的意义;朋辈教育的“便利性”有利于开展贴近实际的指导,帮助新加入的学生快速融入实践;朋辈教育的“个性化”可提供针对性的辅导,利于品牌实践项目的传承;朋辈教育的“科学化”传承模式有利于借助“榜样力量”,挖掘实践人的潜能,提升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效果。
2.用评比促进步,借评选引资源。
(1)在实践开展、实施、总结等各个环节,开展不同类型的评比,如实践创意比赛、摄影比赛、视频比赛等,不断推动实践水平的提升与优秀品牌地打造。
(2)主动将高校的优秀实践项目向外推广,参与各类评比,借助评选的成绩和口碑助力实践项目的长期发展,吸引更丰富的社会资源加入,为高校大学生的实践提供更高更广的平台。
参考文献:
[1]鲍红玉,邱化民.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功能实现的研究[J].北京教育,2015,(02):52-54.
[2]张绪忠.美国大学生社会实践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及启示[J].现代教育管理,2015,(12):118-123.
[3]黄郁健.浅谈朋辈教育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2,(0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