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屋·揽清
2016-12-27
位于大理洱海环海西路葭蓬村的“慢屋·揽清”是基于原有农宅的改扩建项目,为IDO元象建筑近两年在云南大理设计的两个设计型酒店之一。在这个项目中,身兼甲方和乙方双重角色的建筑师参与了从前期策划到后期施工的全过程,最终达到了在地性、传统性、当代性和社会性之间的平衡。
双重角色
一个好的建筑必定是多方合力的结果,特别需要一个“好”的甲方。为了能盖一栋让建筑师自己满意的房子,2013年初,元象建筑决定“自己做一次甲方”。这样的想法,得到了重庆合信建筑设计院的建筑师以及鼓浪屿慢屋的橙子的支持,慢屋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应运而生。
两年多的时间里,元象建筑的角色既是甲方又是乙方,参与到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在前期的策划中,设计团队分析酒店客人的使用行为模式,注重使用者的体验,希望做到“设计创造价值”。在设计过程中,强调“适宜的建造策略”,在相对较低的建造成本和大理相对落后的施工技术条件下,用建筑师可以控制的施工方式做出更讲究的空间品质。在项目的运营过程中,将客人的使用反馈作为真实存在的建筑评价,以成为设计团队在今后的酒店设计中进行改良的依据及动力。
场地性与传统性
设计团队不希望做出标新立异的建筑,而是致力于对“当代乡土”的尝试,让建筑真正属于这个场地。新旧房子之间交接得比较自然,在形态上有延续,在结构处理和空间功能处理上也很直接。为了控制尺度,设计团队将建筑体量化整为零,使得多个坡屋顶与周围农宅有所呼应。作为边界的石头围墙让酒店与周围邻居之间的关系既有所区别,又有所联系。酒店创造了多层次的公共空间体验,13间客房,10个不同的房型,让每间客房都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
设计的难点在于从多维度建立建筑与洱海的关系以及跨过面前的马路欣赏前面的洱海水景。由此,设计团队设计了一个半下沉的公共空间,空间下方通过隔墙低下来的地方可以建立与水景的心理联系,空间上方则塑造起一个平台,与洱海水景建立起更为直接的关系。平台采用了同建筑主体不同的结构方式——钢结构,其标高也有所降低,在同一楼地面建立起更亲近的关系。平台右边的建筑是开敞的,这样一来,从底下上来的流线始终处在宽敞的室外感之中,让二楼拥有一种地景感而不是建筑感,从马路上看,建筑也显得更加空灵、轻巧,不像周边房子那样厚实。
同时,为了在传统与当代之间建立一种联系,设计团队采用“低技策略”,在造价及当地施工条件的限制下,选择相对常规化的结构和营造体系,具有普适性。运用当地工匠的成熟技艺,以石头墙砌筑界面,营造出了独具匠心的客房氛围。
社会责任感
在坚持“生态自然”和“绿色环保”的原则之下,设计团队充分利用当地气候优势,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在大理环海路市政排污管网不健全的背景下,花费数十万元配置10吨级的中水处理系统,让污水处理后可作为庭院景观用水,为的是不向洱海排一滴污水;在客栈主人口设置了中水系统的展示窗口,以向客人传递环保概念。
旧物再利用也在项目中得到运用,以传达简单质朴的生活理念。家具陈设是用当地拆除的老木房梁改制而成,体现了时间的痕迹。水院种植着百年古茶树,摘下来的树叶可以在火塘烤制。石榴、梅子和李子树的果实可以泡制成酒,成为到达时的欢迎饮料。后院有一块菜地,摘下来的叶能够端上早餐餐桌,让来客体验一种有机的生活方式。
由于受到各种内部因素和外界条件的限制,每一个设计项目都或多或少地与原始初衷有所出入,不可避免地留下一些遗憾,“慢屋·揽清”也是如此。在这个项目中,原设计方案为单坡屋顶,希望呈现一个更具现代性的新乡土建筑,然而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突发的风貌控制状况,无奈只好改为双坡屋顶。这样一来,客房内部在双坡屋顶的框景下,与湖景共同构成了更为精神性的空间,可谓是意料之外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