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习惯成就好人生
2016-12-27朱丽珺
朱丽珺
摘要:好习惯可以成就人的一生。小学阶段是培养一个人良好习惯的最重要时期,因此,我们要大力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习惯,让这些好习惯可以伴随他们一生。
关键词:好习惯好人生原则
著名心理学巨匠威廉·詹姆士说:“播种行动,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正所谓观念变,行动就变;行动变,习惯就变;习惯变,性格就变;性格变,命运就变;命运变,人的一生就改变。所以说好习惯成就好人生。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告诉我,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起步阶段,也是一个人基础素质形成的开始阶段,是培养良好习惯最关键的时期。
一、好习惯是成就好人生的基础
古人云:积千累万,不如有个好习惯。习惯养成得好,终身受福;养成得不好,则终身受累。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如今,新课改理念着眼于今天的教育培养明天的人才,要求学校教育在有限的时间里教给学生最具生命力的东西,那么对学生发展最具生命力的东西是哪些呢?纵观历次教育改革,“德育”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未变,表明良好的习惯作为德育之源是学生一朝形成终生受益的东西之一。习惯在每一个人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当你去了解许许多多的成功者成功的原因时,你会发现好习惯几乎是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更是成就好人生的基础。
二、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原则
1.具体性原则。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特点,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习惯应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从点滴小事入手,突出一个“小”字;密切联系小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把握一个“近”字;将教育效果落实到学生的基础素质上来。体现一个“实”字。
2.实践性原则。好习惯的培养重在训练,贵在坚持。班主任要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把外在的管理要求转化为内在需要,在不断的实践、训练和体验中实现“自律”。
3.一致性原则。好习惯的养成要保持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一致,保持班主任和学科教师教育的一致,避免要求不一带来的行为混乱。
4.情感性原则。好习惯的养成教育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就需要班主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把调动、感化、激发学生的情感作为手段,以情育情,培养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良好习惯。
三、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方法
(一)用引导和示范,培养文明礼仪习惯
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礼贤下士,礼貌待人是每个公民应具备的素质。一个“请”字,体现了一个人的修养;一句“您好”,让人心情舒畅;一声“对不起”使彼此的矛盾化减许多,真可谓“良言一句三冬暖”。可时下,很多孩子在家里被爷爷奶奶惯着,被爸爸妈妈宠着,文明意识淡薄,不但没有礼貌,而且满嘴脏话。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满足不了自己的要求,就开始撒娇哭闹。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既不能责怪家长,也不能责怪孩子,于是,我就用我自己的言行影响孩子。学生帮我拿了笔,我就说“谢谢”,请学生帮忙时我说:“麻烦你帮帮我好吗?”不小心把学生的书碰地下了,我连忙说“对不起”。孩子的可塑性非常强,他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这样时间一长,班里说脏话的少了,使用礼貌用语的多了,家长也高兴地说,孩子上了学就是好,回了家变得听话懂事,有礼貌了,知道尊敬老人了。每个星期,我利用素养课及时表扬一些做得好的同学,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每学期期末,我们还会推选出几位“文明小使者”予以奖励,在我们班,使用文明用语蔚然成风。学生也在良好的氛围中养成了良好的品质。
(二)用指导和督促,培养学习习惯
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学习习惯是学习方法经常化的行为表现,标志着学习方法的最终形成。学习方法对学习的重要意义只有通过学习习惯才能真正得以实现。我们发现,学生的成绩与他们的学习习惯是成正比的,学习习惯好,学习成绩就越好。反之,学习习惯差,学习成绩也不好。我们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呢?
一般学习习惯的培养。低年级学生的一般学习习惯包括:上课习惯、课前准备习惯、作业习惯、预习和复习习惯以及文具的整理习惯和使用习惯等。作为班主任,我根据学生的特点,首先对学生进行具体的学习行为训练。如在训练学生上课发言举手时,告诉学生举手姿势(举左手,略高于头,不要碰撞桌子发出响声),以及发言的体态及声音的高低。其次,以编儿歌的形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养成习惯。如在训练学生课前静息,按时上学和认真做作业时,把要求和方法编成儿歌指导学生:“上课铃声响,快步进课堂,悄悄静息好,等着老师把课上。”“本子到,垫字板,拿起笔,细心做。”又如,在训练学生摆放和整理学具时,把一般顺序和方法利用晨会、班会让学生演示说步骤,同时我把文具摆放的位置,也通过儿歌的形式教给学生:“书包左边放,圈笔刀放右上,今天用的各科书,放在右下好取放。”其三,注意了良好习惯形成后的巩固。这是一个重要环节,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对技能的形成会产生遗忘,因此反复抓,抓反复,成为一项重要工作,我在这一阶段,多以比赛、竞争、夺红旗等方式来巩固学生的良好习惯。学生在师生双边活动中,学习行为和学习习惯得到了及时提醒,督促和大量系统的训练,使之形成行为迁移,养成良好习惯。
(三)用质疑和思考,培养阅读习惯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带着疑问读,在阅读中思考,在饶有兴趣的思考中理解、记忆,达到信息的消化和吸收,并产生自行扩展阅读的愿望,这才是一个完整的阅读过程。因此,我在布置阅读时首先会布置阅读要求,让学生明确阅读的目的和重点,培养他们带着问题去阅读,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做到眼到、心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从质疑问题开始。在阅读教学中我通过实践“敢问——会问——善问”的渐进方式,指导学生,勤于动脑,善于思考,敢于质疑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发现学习问题,解决应用问题的能力。
(四)用日记和童谣,培养写作习惯
班主任作为学生的引领者和指导者,我十分关注学生写作习惯的养成。每个月,我们班都要举行一次“优秀日记”展览,以此激发学生写日记的兴趣。低年级学生喜欢童谣,我就指导学生把各种行为习惯编成童谣,如学生创编的《安全歌》“小朋友去旅行,走到路口停一停,过马路左右看,要走人行横道线;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小朋友去旅行,坐在车中看风景,小孩子要坐后排,莫忘系紧安全带;身体不要出窗外,注意安全防意外……”每天课前吟唱,学生背诵着自己创作的童谣,有一种自豪感和成就感,我们班内有许多孩子都喜欢上了创作童谣。
(五)用课间和活动,培养健体习惯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尤其是在市教育提倡“阳光体育”“每天坚持锻炼一小时”以来,学校的健体活动日益被老师和学生重视。我们班利用课间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体育锻炼,如跳绳、踢毽子、做操、跑步等,让学生养成积极锻炼身体的习惯。特别是每年的春季运动会和秋季的达标运动会,孩子们早早地就开始锻炼。先从最基本的动作踏步开始,一天一天地练习,一点一点地纠正,现在孩子们的走路姿势越来越规范。而且,通过各种体育竞赛,培养了学生的荣誉感和集体主义精神。
总之,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靠偶尔的敲敲打打形成的,必须经过长期的强化训练逐步形成。这就需要班主任把社会、家长、学校等多方面的力量联合起来,共同督促,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让不良习惯有滋生的营地。就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播种好习惯,收获好性格,享受好人生,成就大未来。
参考文献:
[1]文丹.成功源自好习惯好习惯成就好人生[J].现代营销,2015,(08):53.
[2]段继光.培养好习惯成就好人生[J].吉林教育,2011,(Z2):24-25.
[3]盛霞.好习惯成就好人生——略谈养成教育[J].小学时代,2013,(0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