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卓民小传
2016-12-27杨培鑫
杨培鑫
周卓民,男,汉族,中共党员,1941年9月20日出生,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孝敬镇内都村人,大学本科学历。1964年7月毕业于开封师范学院地理系(今河南大学),毕业后接受国家统一分配,到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六中学任教。父亲周绍文,母亲刘筱溪,均是农民。
1955年,周卓民高小毕业,考入了沁阳中学。这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的“老平原(省)十三中”,学校师资力量雄厚。他在这所学校完成了初中和高中的学业,于1960年考入了开封师范学院地理系。四年的大学生活,对他在思想意识和世界观的形成等方面有极大的作用。特别是系主任尚世英、肖廷奎、周巴夫、李景琨,以及后来担任河大校长的李润田教授那种亦师亦父的风格、渊博的学识都深深影响、激励着他,让他觉得“在知识的海洋里,自己永远都是一个知之甚少的小学生”!
1960年到1963年的上半年,郑州大学的地理系根据当时省教育厅关于院系调整的意见,合并到了他们系。本着国民经济发展“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地理系又附设了政治和外语两个专科。除学好原有专业外,每个同学还可自选一科有所侧重,作为毕业后应对社会更为宽泛的选择。他选择了政治科,每周多几节《政治经济学》的课时,教材是经济学家于光远编写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这些都为他后来在教学中奠定了知识基础。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随即“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高潮迅速在全国掀起。正是在这个高潮中,他第一次向系里的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多次参加系党总支组织的党课学习,还参加了院文工团组织的“雷锋组舞”排练活动。
佳木斯第六中学是他毕业分配走上人生道路的第一站。当时,与他同时分到这个学校当教师的还有从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北京钢铁学院数学系等的学生。他们的到来,给这个东北边陲的普通中学带来了新的生机,让当地的老百姓看到了未来的希望!1966年8月,他和其他一部分老师和学生被学校的党组织推荐到市里和省里统一组织的“黑龙江省赴京参观学习团”,在京期间,他荣幸地参加了毛主席第八次在长安街和天安门广场对广大红卫兵师生的接见。毛主席乘敞篷汽车从长安街自西向东缓慢通过,第一次近距离地看到了毛主席,老人家身着草绿色军装,满面红光、神采奕奕向排列在道路两旁的广大红卫兵师生频频招手致意。接见结束回到驻地后,他心情很久难以平静。他从北京回到学校后,始终反对无政府主义、山头主义和派性活动,对那些打砸抢行为更是义愤填膺。他配合后来进校的工宣队、军宣队,宣传革命的大联合,坚持复课闹革命,坚持“抓革命促生产”。
1969年9月,驻校军代表赵国华对他说:“周老师,你的请调报告正式批复了。从现在开始,你可以抓紧办理调回河南的有关手续了。”当时他喜出望外。因为,他觉得,父母已年老体弱,自己又远离家乡,若能调回河南老家,在家乡教书不也可以吗?一方面给家乡教育做点贡献;另一方面还能抽空照顾一下父母。出于这种考虑,1968年年底,他向驻学校的军宣队、工宣队领导递交了请调报告,没想到,仅半年多就批复了。他详细询问了军代表情况之后,于当年9月下旬就调回老家博爱县,到界沟公社县属第五中学(高中)任教。
1979年末,他被组织上抽调到县文委帮助工作,主要负责解决全县教育战线部分教职工低工资调整问题。到了1983年,根据省里决定,撤销新乡地区行政公署,所辖的14个县市(区)分属新乡市和焦作市代管。他所在的博爱县归焦作市代管,同时撤销县革命委员会,组建县人民政府。1984年5月,他被县委组织部正式调入博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任副主任(兼管外事工作)。同年7月,他被组织上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他在县政府办公室工作达7年之久,先后服务了六任县长。1990年春,他离开政府办公室,调至县科委任主任、党组书记。当时的科委是一个全县有名的后进单位,长期以来班子不团结,一盘散沙,职工频繁上访告状。面对这样的情况,他紧紧依靠党组织,狠抓班子建设,求同存异,增强团结,深入到单位干部职工中去摸排情况,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采取个别谈话的方式摸清上访告状人员的想法和要求,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几个老上访户态度很快有了转变。同时依靠市科委对工作的大力支持,积极向省科委争取科技项目。三年内,他组织了多个职称评审专业委员会,开展了对全县工业、农业、科教文卫、计划生育等各领域的中级以下技术职称评定审核工作;解决了一大批中级技术职称人员的家属农转非问题,极大调动了全县科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他又向县委组织部推荐了13个乡镇的科技副乡镇长候备人选名单,经过组织部门的严格考核后到各乡、镇任职工作。这在当时焦作市辖七县四区中是唯一的,对周围各县区震动很大。此后单位的面貌有了很大变化,人人都明白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作为县科委的一名工作人员更应该努力抓好自身分管的业务。
他针对不少职工家在城内没有住房的困难,发动大家集资建房,利用单位院内的空地很快建起了职工的家属楼,解决了20多户职工的住房问题,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众人拾柴火焰高,就这样三年时间,一个全县有名的老大难单位,被省科委评为“先进县科委”。在科委工作的三年中,根据省、市决定,各县增设技术监督局,原科委机关中负责标准、计量的科室人员,在多次思想工作后,都愉快地接受组织安排去新的单位,实现了平稳过渡。1993年全县干部调整,他从县科委又被调到县委党校,任党委书记、常务副校长。这个单位是上世纪50年代原县委、县政府的招待所改建的,房屋设施陈旧老化,所处位置十分闭塞。他到党校报到上班,连个像样的办公地方都没有,挤在一间堆满杂物的小客房里。他不讲条件,先开展工作,围绕各个时期党的中心工作,对乡科级干部分期、分批进行理论培训。他还让各条战线上的先进党员、模范代表,在培训班上现身说法,提高大家学习理论的积极性,以便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用学到的理论指导实践。1993年夏季,雨大屋漏,不仅是党校,职工的住房甚至坍塌,严重危及生命安全。他在雨天多次实地察看危房情况,及时向县委分管领导作汇报,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方法。后来,征得领导的同意,在党校原址上拆除两排老式平房,采取职工集资方法,建起了党校干部职工的家属楼,解决了二十多户长期住危房的问题,解除了大家的后顾之忧。他还积极向县委提出建议,从长远看,县委党校需要搬迁出老城区,重新规划设计建立新校区,以利事业发展。这一愿望,后来变成现实。
1995年,党校工作刚有起色,组织上为了启用年青干部,首次实行在职领导退二线制度。全县第一批五名正科级干部退居二线,不占编制,他是其中一个。尽管思想上有些想不通,不到退休年龄怎么就退居二线?但党叫干啥就干啥的习惯,使他顺利地接受了组织的安排,退居二线,在家“待命”。
他和老伴共养育了四个子女,两男两女。大儿子周斌,中共党员,1968年生,1990年从部队退伍回到地方,在县城管局工作;大儿媳崔继红,在县技术监督局工作;大女儿周君毅,中共党员,在县档案局工作;大女婿杨广军,中共党员,在县委办公室工作;二女儿周智毅,中共党员,在县交通运输局工作;二女婿皇继军,在中国银行修武支行工作;二儿子周康,原在县城建委工作,2013年因病英年早逝;二儿媳庞芳,在县公安局工作。
编者: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拓宽史志内容,用根亲文化凝聚中华民族的向心力,用孝文化记述追慕先贤功德,反映一个时代孝文化的历史足迹,传承祖辈先贤的良好家风,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时代报告杂志社、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联合编撰《百姓史志》大型系列丛书。
《百姓史志》主要记载两方面人物:为有成就的已故老人树碑立传,便于子孙后代了解、追念先辈;为60岁以上有成就的老人立传,以彰显其一生功德、业绩。
本期,本刊继续精选《百姓史志》人物小传刊发,以激励、鞭策、启迪后人。同时,本刊向全社会发出号召,欢迎社会各界提供可入选《百姓史志》的人物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