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CI数据库近十年meta分析论文数量的动态分析

2016-12-27大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116044

中国卫生统计 2016年1期
关键词:肿瘤学分析方法类别

大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116044)

郝冰冰 宋桂荣 胡冬梅 付凌姣 赵益樊 刘启贵△

SCI数据库近十年meta分析论文数量的动态分析

大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116044)

郝冰冰 宋桂荣 胡冬梅 付凌姣 赵益樊 刘启贵△

目的 了解近十年SCI数据库中收录的有关医学领域内meta分析论文的发展状况。方法 以Web of science为统计源数据库,检索主题为“meta analysis”,时间为“2004-2013年”的文献;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别从时间、国家或地区和学科类别三个方面对meta分析论文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SCI数据库共收录meta分析论文20726篇,中国发文3914篇,论文平均增长率为59.92%,远高于总体平均水平;论文第一作者共来自92个国家,美国论文总体数量最多,中国位居第二;论文共涉及第一学科类别59种,近十年中国meta分析论文所研究的学科类别集中在肿瘤学。结论近十年SCI数据库中国发表的有关医学领域meta分析论文数量迅速增长,论文学科类别由肿瘤学逐渐向其他医学领域拓展。

meta分析 Web of science 文献计量学

高质量的meta分析论文能为卫生服务的决策者提供重要信息[1]。近年来,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和普及,meta分析方法逐渐受到医务工作者尤其是临床专家的重视和广泛应用,但国内外对于meta分析论文的研究还比较鲜见。本文对SCI数据库2004-2013年的meta分析论文数量进行分析,纵览这一方法学在医学领域中的发展现状,为我国医学领域相关研究人员对meta分析方法的应用提供借鉴。

资料与方法

1.资料来源

本文数据来源于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简称 ISI)出版的 Web of science数据库。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简称SCI)是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建立的著名科技文献数据库,是中外公认的最权威的科学技术文献索引工具。

检索主题为“meta analysis”,检索时间为“2004-2013年”,检索文献类型为“article”,检索学科分类为“medicine general internal;oncology;surgery”等医学相关专业,检索日期为2014年5月21日,将检索结果导入Excel文件进行分析研究。

2.文献筛选

纳入标准:检索医学领域应用meta分析方法相关的文献,文献类型为研究原著。

排除标准:第一学科类别与医学无关的文献,作者信息不全的文献。

检索后的文献由两名审稿员分别对论文标题和摘要部分进行独立筛选。将存在分歧的文章进行进一步地对比和讨论,最终达成共识后,确定共有20726条文献记录。

3.数据分析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别从时间分布、国家或地区分布和学科类别分布三个方面对meta分析论文进行分析。

结 果

1.meta分析论文数量的动态变化

SCI数据库中2004-2013年收录的关于meta分析论文共20726篇。近十年中国meta分析论文的数量由2004年的13篇,仅占该年论文总数的1.56%增长到2013年的1422篇,占该年论文总数的1/3左右,详见表1。近十年SCI数据库中有关meta分析论文总体数量的增长速度较为平稳,而中国论文数量的增长速度较快。

表1 2004-2013年meta分析论文数量(篇)分布

2.meta分析论文作者的国家分布

以第一作者所在国家进行计量分析,20726篇meta分析论文中的第一作者共来自92个不同的国家,论文数量位于前20位的国家如表2所示。美国为发表论文数量最多的国家,共发表meta分析论文5028篇,同时,论文的总被引频次也远高于其他国家,为高产出高被引国家;中国发文数量位居第二,但篇均被引频次仅为6.77。发表论文数量最多的是欧洲,占总体数量的39.77%,其次是北美洲和亚洲。非洲和南美洲发表论文数量最少,仅占meta分析论文总数的0.44%。

近十年SCI数据库收录的meta分析论文数量最多的前5位国家中,美国在2004年发表论文数量最多,该年中国仅发表meta分析论文13篇,而中国论文的平均增长率却高达59.92%,因此,在2010年超越英国成为meta分析论文第二高产出国家,在2012年超越美国成为发表meta分析论文数量最多的国家,并且与其他国家的数量差距逐年增大。详见表3。

表2 2004-2013年meta分析论文数量排在前20位的国家

表3 2004-2013年前5位国家的meta分析论文数量分布

3.学科类别的分布

(1)meta分析论文学科类别的总体分布

2004-2013年在SCI数据库中收录的有关meta分析论文中,第一学科类别共59种。论文数量最多的学科类别是肿瘤学,共发表论文2416篇,所占比例为11.66%,详见表4。

表4 2004-2013年meta分析论文数量排在前10位的学科类别

(2)中外meta分析论文的学科类别分布

表5为按照中外meta分析论文数量由多到少分别排序得到的前8位的学科类别。中国meta分析论文研究较多的学科类别是肿瘤学,共897篇;其他国家论文研究较多的学科类别分别是心血管系统与心脏病学、普通内科学和肿瘤学。从表6可以看出,2004至2008年中国发表meta分析论文数量较少,所研究的学科类别主要为胃肠病学与肝脏病学,2008至2013年中国发表的meta分析论文数量迅速增多,研究的学科类别以肿瘤学为主;而其他国家近十年发表的meta分析论文所研究的学科类别较广泛。

表5 不同学科类别的中外论文数量(篇)分布

表6 不同学科类别的中外论文前五年和后五年的发表数量(篇)对比

讨 论

1955年科研学者Beecher发表了有关meta分析方法应用于医学领域的首篇文章[2]。随后,meta分析方法在国外医学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自2003年以来,meta分析方法的研究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升温,将该方法应用于医学领域的研究论文数量迅速增长,逐渐成为学者们的关注热点。

1.中国meta分析论文数量

在SCI数据库中收录meta分析论文数量最多的前5位国家中,中国论文的平均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其他国家。从meta分析论文所在大洲的分布中可知即使近年来中国meta分析论文数量增长迅速,但论文总数最多的仍是欧洲,这主要因为英国、德国、意大利等其他meta分析论文高产国家均位于欧洲大陆,美国所在的北美洲和中国所在的亚洲分别位于第二和第三位。这不仅说明世界各国学者对meta分析方法的关注和运用逐渐增多,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中国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对meta分析方法的运用成为热点,meta分析软件的报告规范的普及为meta分析论文的产出提供便捷。此外,中国积极促进研究生教育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把大力培养高层次人才,视为当前和今后中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加强教学条件建设,深化培养机制等更是为科技论文的产出提供了便利条件。当然,近年来中国meta分析论文数量飞速增长也可能由某些不良因素造成,例如:与临床试验研究相比,meta分析方法具有成本低,产出快的特点,这有利于需要通过发表论文进行职称评定的医务工作者及高校学生,显然这种现象对中国meta分析论文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只追求论文数量,而忽略了研究的质量。

2.meta分析论文学科类别的分布

检索发现,近十年来我国发表的meta分析论文中,超过20%的论文所研究的学科类别是肿瘤学,学科类别的研究较集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经济条件的逐步提高,导致中国肿瘤病人明显增多。据全球肿瘤登记地区统计,中国恶性肿瘤发病率高于世界、亚洲地区和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处在世界中等偏高水平[3]。而其他国家的学者研究的学科类别较广泛,并逐渐把研究的重心由肿瘤学和普通内科学向心血管系统与心脏病学和神经学转变,这主要因为随着发达国家对肿瘤预防意识的加深及医疗水平的提高,肿瘤病死率已经得到了有效地控制,全球心血管疾病不断加剧的流行趋势,让更多的国外学者投入其中。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中国成人首要的死亡原因[4],同时也是全球范围内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在“十二五”期间,中国将对心血管疾病的进展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加大对心血管系统与心脏病学方面的关注力度。因此,建议中国研究人员应拓宽meta分析方法所应用的学科领域,在关注meta分析论文数量的同时,更要注重meta分析方法在医学领域的正确应用、该方法所能够涉及的学科类别及论文研究内容的创新性,从而提高论文的质量,为相关医学专家及科研人员提供有价值的依据和参考。

[1]Choi PT,Halpern SH,Malik N,et al.Examining the evidence in anesthesia literature:a critical appraisal of systematic reviews.Anesth Analg,2001,92(3):700-709.

[2]Beecher HK.The powerful placebo.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1955.159(17):1602.

[3]尚明,李士雪.恶性肿瘤疾病负担研究进展.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2,19(24):1923-1926.

[4]纪璟峰.中国成人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2011.

△通信作者:刘启贵,E-mail:liuqiguidl@163.com

郭海强)

猜你喜欢

肿瘤学分析方法类别
基于EMD的MEMS陀螺仪随机漂移分析方法
一起去图书馆吧
一种角接触球轴承静特性分析方法
中国设立PSSA的可行性及其分析方法
西夏刻本中小装饰的类别及流变
TD-LTE网络覆盖的分析方法研究
肿瘤学
肿瘤学
肿瘤学
多类别复合资源的空间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