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2016-12-27于世家

中国卫生统计 2016年1期
关键词:酒精性脂肪肝抵抗

刘 阳 文 涛 于世家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刘 阳1△文 涛2于世家1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2014年215例2型糖尿病患者住院的临床资料,采用腹部B超定性测定,根据结果分为无NAFLD组(1组)和NAFLD组(2组)。收集两组的一般资料,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指数(BMI)、血脂、肝功能、肾功能、24h尿定量等检测指标的数据,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NAFLD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与无NAFLD组相比,NAFLD组BMI、血尿酸(SUA)、丙氨酸转氨酶(ALT)、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SUA、TG、HOMA-IR是NAFLD主要危险因素,β值分别为0.185、0.351、0.587、0.236。结论 合并NAFLD的2型糖尿病患者易发生血脂异常及肝功能损害。BMI、SUA、TG及胰岛素抵抗在2型糖尿病患者NAFLD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非酒精性脂肪肝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与酒精性肝病有着相似的病理学改变,但患者无过量饮酒史的疾病。胰岛素抵抗(IR)和遗传易感性与其发病密切相关[1]。普通成人 NAFLD患病率为20% ~33%[1],NAFLD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发生率显著提高,甚至达到70%~80%,表明NAFLD与2型糖尿病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2]。本研究旨在探讨合并NAFLD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一定的依据。

对象与方法

1.对象 选取2011-2014年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符合入选标准者215例,根据腹部B超结果分为2型糖尿病(T2DM)不伴有非酒精性脂肪肝组(1组)122例(男63例,女59例),年龄(57.32±8.81)岁,T2DM伴有非酒精性脂肪肝组(2组)93例(男55例,女38例),年龄(55.28±10.17)岁。两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DM诊断符合1999年WHO标准,NAFLD诊断符合2010年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会标准[1]。排除病毒性肝病、酒精性肝病(根据酒精摄入量,男性>20g/天、女性 >10g/天)、自身免疫性肝病、遗传性肝病、药物性肝病、胆道梗阻等。

2.方法 由临床医师询问病史、常规测量身高、体重、体质指数(BMI),空腹采血测血脂和肝肾功能、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24h尿定量 B超等相关检查。体质指数(BMI)=体质量(kg)/身高平方(m2);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FPG×FINS/22.5,尿酸清除率(ml/min)=UUA×59.48×100/(SUA×1 440),肾小球滤过率[eGFR,ml/(min·1.73m2)]=175×Scr-1.154×Age-0.203×0.742(女性)。

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l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珋x±s)表示,非正态分布变量转换为正态分布后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检验水准α=0.05。

结 果

1.两组间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与无NAFLD组(组1)相比,NAFLD组(组 2)BMI、血尿酸(SUA)、丙氨酸转氨酶(ALT)、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酸清除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

表1 两组临床及生化指标比较(珋x±s)

表2 两组间肝肾功能比较(珋x±s)

2.logistic回归分析 以T2DM有无合并NAFLD为应变量(T2DM合并 NAFLD为1,T2DM不合并NAFLD为 0),自变量为 BMI、TG、TC、LDL-C、HOMA-IR、ALT、SUA,进行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SUA、TG、HOMA-IR是其主要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205、1.006、1.021、1.038,p<0.05)。

表3 2型糖尿病合并NAFLD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讨 论

本研究用HOMA-IR评价胰岛素抵抗程度。与无NAFLD组相比较,NAFLD组HOMA-IR明显升高(p<0.05),提示NAFLD组胰岛素抵抗程度明显加重;同时,logistic回归显示,HOMA-IR是NAFLD的危险因素,OR值为1.038,提示HOMA-IR可能是NAFLD病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

目前,NAFLD与SUA之间的关系日益为人们所重视,Lee等[3]以3768名韩国人为调查对象,研究SUA与 NAFLD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SUA是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文献报道,降尿酸治疗可以使NAFLD动物模型的肝脏脂肪变性程度减轻[4]。SUA的升高会引起NAFLD的患病率增加,且与NAFLD患者的肝损伤有十分密切的关系[5]。本研究结果发现,与无NAFLD相比,NAFLD组患者SUA水平显著升高,ALT水平也明显升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UA是NAFLD的主要危险因素。这与以往研究结果相一致,即血尿酸水平与NAFLD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与胰岛素抵抗及代谢综合征的其他组别独立相关[6]。本研究中,NAFLD组患者尿酸清除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UA升高主要与尿酸排泄减少有关,糖尿病患者通常存在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激活肾小球近曲小管膜上Na依赖性阴离子协同转运体和或UA盐重吸收转运子(URATl)而增加UA的重吸收,从而减少尿酸排泄,使血尿酸升高[7]。本研究中NAFLD组患者ALT水平显著升高,这与以往的研究相一致[8-9]。由于本研究入选标准已经排除病毒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因素对肝脏的损害,所以ALT异常为脂代谢紊乱所致。

本研究显示,与无 NAFLD相比,NAFLD组的TG、TC、LDL-C水平均显著升高,这与范建高等人[10]的研究结果一致。高游离脂肪酸(FFA)可阻碍骨骼肌对葡萄糖的摄取,促进了血糖升高;同时“脂毒性”损伤了胰岛β细胞的功能,加重了胰岛素抵抗。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G是NAFLD的危险因素,OR值为1.021。肝脏是FFA代谢的重要场所,FFA升高引起肝脏TG分泌增加以及脂肪组织脂解作用增强,这些都促进了NAFLD的发生发展。

肥胖可导致并加重胰岛素抵抗,使周围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及利用能力降低,并常伴有内脏脂肪脂解作用的增强,两者都促进了NAFLD的发生。BMI是评价肥胖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中,与无NAFLD相比,NAFLD组BMI显著增加(p<0.05)。logistic回归显示,BMI是NAFLD的危险因素,OR值为1.205。

总之,本研究结果显示,BMI、SUA、TG及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合并NAFLD的危险因素,因此临床工作者对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高甘油三酯,高尿酸,胰岛素抵抗明显的患者应提高警惕,加强NAFLD的筛查,做好健康宣传教育工作,在减重、饮食、运动、药物等综合治疗的同时,降低SUA水平,纠正脂代谢紊乱,从而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2010年1月修订).中华内科杂志,2010,49(3):163-166.

[2]Lattuada G,Ragogna F,Perseghin G.Why does NAFLD predict type 2diabetes.Curr Diab Rep,2011,11(3):167-172.

[3]Lee YJ,Lee HR,Lee JH,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serum uric acid and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in Korean adults.Clin Chem LabMed,2010,48(2):175-180.

[4]Xu CF,Yu CH,Xu L,et al.Hypouricemic therapy:a novel poten-tial therapeutic option for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Hepatology,2010,52(5):1865.

[5]Petta S,Camma C,Cabibi D,et al.Hyperuricemia is associated with histological liver damage in patients with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Aliment Pharmacol Ther,2011,34(7):757.

[6]Marangella M.Uric acid elimination in the urine.Pathophysiological implications.Contrib Nephrol,2005,147:132.

[7]Enomoto A,Kimura H,Chairouugdua A,et al.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of a renal urate anion exchanger that regulates blood urate levels.Nature,2002,417(6887):447.

[8]Schindhelm RK,Diamant M,Dekker JM,et al.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s a marker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in relation to type2diabetes mellitu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Diabetes Metab ResRev,2006,22(6):437-443.

[9]姜春艳,李明珍,孙丽荣.2型糖尿病合并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2,20(2):189-191.

[10]范建高,李新建,朱军,等.上海市成人代谢综合征与脂肪肝关系分析.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5,21(4):306-309.

1.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110032)

2.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微生物所

△通信作者:刘阳,E-mail:liuyang_linda@163.com

郭海强)

猜你喜欢

酒精性脂肪肝抵抗
瘦人也会得脂肪肝
脂肪肝 不简单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王迎春:非肥胖脂肪肝
锻炼肌肉或有助于抵抗慢性炎症
脂肪肝治疗误区须谨防
做好防护 抵抗新冠病毒
iNOS调节Rab8参与肥胖诱导的胰岛素抵抗
清肝二十七味丸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