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收储制度改革之市场篇(二):玉米政策大转向 稻米市场压力大

2016-12-27

种子科技 2016年4期
关键词:临储副产品玉米价格

玉米收储制度改革之市场篇(二):玉米政策大转向 稻米市场压力大

2015年国家首次下调了玉米临储收购价格,下调幅度达10%,但临储玉米的收购量仍继续大幅增加。加大玉米收储政策调整力度、加快玉米去库存已刻不容缓。实际上,有关玉米政策调整的各种传闻也不绝于耳。

春分过后,春管、春耕、春种逐渐进入繁忙季节,东北等玉米主产区的农户也在焦急地等待新一年度玉米政策的出台,以决定种不种玉米以及种多少玉米。所幸没有等得太久,玉米新政策已逐步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在3月28日发改委媒体通气会上,将2016年东北3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取消临储收购,将对玉米市场带来深刻的变化。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随着玉米收储政策的大转向,稻米市场也将深受影响,后期走势不容乐观。

稻谷生产或受刺激

从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建议的 《十三五规划》方案中提出要调减玉米产量以来,玉米去库存已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由于国内玉米库存严重积压,供求矛盾异常突出。为此,国家将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化两种手段来化解高库存。

现阶段玉米实行市场化收购将造成玉米价格的进一步下降,降低农户种植的积极性。2015年临储玉米收购价较上年下调了10%左右,农户种植玉米的收益也随之大幅下降。按照1亿t的临储收购量计算,东北3省和内蒙古的玉米种植户将因此减收200亿元以上。新政策将使玉米价格更多地由市场形成。2015年临储价格下调后,玉米价格就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落,但国内外每吨价差仍高达600元。同时,大麦、高粱等玉米替代品进口数量激增,对玉米市场形成较大冲击。从当前国内供求关系和国际玉米市场形势来看,预计未来玉米价格仍将下行。虽然国家会给予玉米生产者相应的粮食种植补贴以保证农户的种植收益,但玉米种植收益下降将不可避免,且收益的不确定性增加。

与玉米政策大幅调整相反,为确保口粮绝对安全,2016年小麦与稻谷的最低收购价基本维持不变,只有早籼稻的最低收购价下调了0.04元/kg。由于有政策托底,稻谷种植效益更为稳定,与其他粮食品种相比也相对较好。在没有更多选择的情况下,部分农户尤其是东北适宜种植水稻地区的农户可能会更多地“旱改水”,减少玉米种植面积,而改种水稻。

2016年,农业部提出要调减玉米面积66.7万hm2。而黑龙江也提出要减少玉米种植面积66.7万hm2,辽宁则提出要调减玉米种植面积13.3万hm2。在政策以及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预计2016年全国玉米种植面积将减少66.7万hm2以上,甚至可能超过133.3万hm2。调减下来的玉米面积自然不可能都种水稻,但如果有两成的面积改种水稻,那水稻的种植面积就将增加几百万亩。据了解,东北部分农户“旱改水”的热情偏高,因此,只要年景正常,2016年水稻继续增产的可能性仍较大。在当前稻谷供应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继续增产无疑会加剧供应压力,也无助于稻米供给侧的改革。

玉米对稻米的替代作用将增强

玉米临储政策取消,在目前的供求关系下,玉米市场重心下移是大概率事件。实际上,玉米市场从2015年临储玉米价格首次下调时就开始了大幅下跌,导致稻谷与玉米的比价迅速增大。以早籼谷为例,2004年前后,早籼谷与玉米的比价基本处于100∶100左右。2009年,两者的政策性收购价格比为100∶120,随着稻谷与玉米托市收购价格的不断上调,二者的比价也逐步扩大到 2015年的100∶135,但这仍不是终点。

目前国际玉米价格为1 000元/t左右,完税到港价在1 400元/t左右。在市场化条件下,玉米价格很可能将会回落到1 400~1 600元/t左右。按此测算,早籼稻托市价格与玉米临储价格的比价将扩大至1.7∶1以上。随着玉米价格的大幅下调,稻谷、小麦等将逐渐显得比较贵,市场竞争力下降将不可避免。无论是工业用粮还是饲料用粮,玉米的替代作用都将增强,对稻谷的需求也将相应减少。在稻谷面临继续增产的情况下,稻米需求的萎缩将会使稻谷年度结余继续增加。

大米副产品价格承压走低

大米副产品主要有碎米、米皮糠及砻糠等,主要用作饲料,少部分作为工业用粮。受玉米价格下跌影响,大米副产品和小麦副产品价格也是跌跌不休。其中南方油糠价格由2015年8月底的1.88~ 2.12元/kg暴跌至10月的1.4~1.7元/kg,跌幅达20%左右;碎米价格下跌0.2~0.4元/kg;稻壳价格下跌0.04~0.1元/kg。此后虽有反弹,但反弹的时间与空间均十分有限,下行趋势难改。事实上,不单是大米副产品价格下跌,麸皮等小麦副产品的价格也在快速下降,且创下了10年来的新低。

随着玉米价格的进一步走低,大米副产品价格仍将下探,副产品价格的暴跌使原本利润微薄的米厂处境更加艰难。虽然大米需求疲软,但稻谷价格坚挺和副产品价格的下跌使米厂无力下调大米价格,营销难度增加。

稻谷临储库存或将增加

玉米是三大粮食品种之一,由于库存庞大,国家对玉米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玉米价格将因此出现较大幅度下调。作为三大粮食品种之一的稻谷同样库存庞大、供过于求。虽然国家对作为口粮的稻米、小麦要确保绝对安全,但随着玉米重心不断向下,稻谷与玉米的比价不断拉大,稻米市场向下的压力也将不断增强。虽有最低收购价托底,但后期政策调整风险也在增大。在玉米取消临储政策后,下一步改革很可能将会聚焦于小麦、稻谷。在庞大的库存压力下,稻米市场主体信心不足,经营者存粮意愿更低。在国内稻谷生产看好、稻米需求持续萎缩、市场信心不足的情况下,预计稻谷集中上市期间供应压力将更为突出,2016年临储库存仍有可能继续创造历史。

来源:中华粮网

猜你喜欢

临储副产品玉米价格
杨柳青年画的“副产品”——春宫图
玉米价格每吨暴涨千元 背后发生了什么
玉米价格开始上涨了
梅西耶天体
——彗星猎手的副产品
“食物将成为副产品”:爱尔兰农民创造环境友好型田地
市场先弱后强 玉米价格是否大幅上涨
杨柳青年画的“副产品”——春宫图
我国玉米临储收购量创新高库存压力凸显
政策将成玉米市场“引路者”
今年玉米临储政策或提前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