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心灵感悟

2016-12-26王月芝

未来英才 2016年2期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

王月芝

摘要:美术是一门人文性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在艺术的长河中自由探索、大胆尝试,从而获得相应的美术知识和技能。探究性教学不仅可以较深入地达到对知识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更有利于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即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在此过程中,能否取得成就的关键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是否能得到比较充分的体现,同时还需要有教师方面的引导、帮助与支持。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心灵感悟

一、创设探究性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人的大脑信息百分之八十来源于视觉,“看”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美术活动中观察是极其重要的,通过观察物象、再现物象、添画、装饰、想象、涂色,使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让孩子闭上眼睛闻各种各样的气味,边闻边想象,刺激孩子的嗅觉系统,然后通过交流,有各种色彩表达自己的感受。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放上不同质地的、不同规则的物体,让孩子摸一摸,刺激他们的触觉系统,再通过教师的引导进行大胆的描绘。放一段音乐,让孩子们仔细倾听,刺激他们的听觉系统,让孩子们用手上的绘画工具表示听到音乐后的感受……。这些尝试将取得很好的效果,会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好奇心、积极性、探索欲望,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现代生活教育理论也认为,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不仅有益于儿童认知心理的发展,而且能有效调动儿童的情感参与。儿童年龄小,阅历浅,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创设与教育主题相应的情境,能唤起学生的相关经验和情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经常采用的方法有讲故事、音乐渲染、画面再现、表演等。

二、探索过程循序渐进,提高学生创作能力

深入观察与了解生活,目的都是为了收集创作的素材。小学生生活经验少,对事物的感性认识不够丰富。所以必须细心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开始,细心观察生活,观察事物。善于发现有意思的内容,有趣的事物。学会观察并不是看看而已。熟视无睹,其意思就是看惯了的东西,如果是漫不经心的,也像没看见一样,在脑子里没有印象,没有记忆,所以要学生学会观察,就要引导他们主动地有目的地去看,去分析,去留心和记忆,回想生活中的事物或其中的过程、细节,绘画创作时就能做到心中有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儿童对观察有了兴趣时,教师必须趁热打铁在观察前向他们提出观察的目的和任务。所谓明确目的和任务就是指儿童知道观察什么,为什么观察及观察时注意些什么,使儿童的观察更具有选择性和针对性。低年级儿童在观察时,还不能控制自己的视觉等,他们忽而看看这里,忽而看看那里,毫无目的和计划,因此,教师就应引导他们观察,教给他们观察的技能。从物体的特征、形状、颜色、比例及空间关系等方面去观察。观察时遵循从较简单的事物着手,逐渐进入复杂的事物,由一般的观察进入细微的局部观察的一般规律。低年级的小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爱问为什么,习惯于直观的形象思维,他们具有创造和探究的天性,认知风格多以发散思维型为主,学生乐于参加各种形式的美术活动、体验美术学习的乐趣,但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大量的帮助和引导。

三、融入其他学科,探索内容更丰富

1、把音乐融进美术课堂。音乐是听觉艺术,美术是视觉艺术,两者都是不可触摸的、是抽象的艺术,音乐的情绪感染作用是极其强烈的,它能调动人的情绪反映,在美术课中相应地引用音乐教育将会更好地辅助教学。上欣赏课我们用到音乐。

2、与文学相结合。文学的语言环境和理解能力对学生了解和掌握美术的绘画创作的背景、故事和技能的学习、运用有很大的帮助,美术教师在平时就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多看好书,上课时多点请学生运用口头表达的方式把心中所想的东西表达出来,时间长了,学生敢说、敢想了,对画家画作的欣赏也有东西可以说了。

3、关注自然现象与科学知识。美术课不仅仅只是教会学生绘画的基础知识,重要的是教会学生用审美的眼睛去看待身边事物及做人的道理,这种观点已经为大多数美术教师所认可。

四、以鼓励为主,重视创作评价

对于低年级儿童来说,赞扬多于批评的效果远胜于批评。低年级段学生一听到教师夸奖他画的好,就高兴,就兴奋,心里就有一种成功和充实感。表扬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肯定,使他们更有勇气,更有信心继续去画。因此,几乎在每堂的创作课以后,我都会抽一定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评价反馈。有时学生自评,互评,有时我也会给出一些意见。

作为教师,就要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训练他们做事有始有终的良好习惯,经常和他们一起动手画画,并通过板报和展览让他们品尝胜利的喜悦。在这个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完成教育的功能。总之,在低年级段绘画创作课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绘画的创作与指导是一个神秘的充满诱惑的世界。“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是江泽民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谈话中关于人才素质,教育方向的精辟论述。最近几年,我国的基础教育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目标的教学改革正在实施。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只有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把知识学活,将来才能活用,通过美术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造能力,是每位美术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猜你喜欢

小学美术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办法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初中50米迎面接力跑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