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艺术设计实训教学研究

2016-12-26顾晶

现代商贸工业 2016年25期
关键词:实训教学无锡非物质文化遗产

顾晶

摘要:围绕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非遗传承与创新中心展开,着力探究实训课程设置、实训内容创新、实训效果展示这三个方面的艺术设计实训教学问题及有效措施,从而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工作与艺术设计实训教学的协调发展,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无锡;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训教学;艺术设计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25.081

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伟大的人类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遗产是人类创造力和想象力的生动展示,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体现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瑰宝,随着时代的迁延,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现存的文化记忆,更应加以珍视。人类社会需要全面、可持续的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在21世纪的现代化进程中,留下记忆,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

1无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现状

无锡的传统工艺美术历史悠久,惠山泥人、锡绣、玉雕、竹刻等曾以其精湛的技艺而红遍大江南北。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和多元文化的融入,以及生活和生产方式的转变,这些传统行业正面临着破产的尴尬局面。传统技艺的传承和产业可持续发展为何困难重重,我们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1)传统的手工艺品形式陈旧,缺乏创新,产值低下,导致市场逐渐萎缩;(2)现有的非遗项目没有形成相应的品牌效应,可持续性不强;(3)无锡还没有针对非遗项目真正建立起相对完善的人才培养和培训机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个体教育青黄不接,由于许多年轻人在现代物质文化面前对民族传统文化失去兴趣,掌握传统技艺的非遗老艺人们找不到学徒,许多独特的技艺传承后继无人,面临失传的危险;(4)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教育跟不上,范围不广,影响不深。相应的职业技能鉴定方案空白,行业评价标准缺失。

如何打破传统技艺传承与传统工艺产业发展的瓶颈,真正在全社会形成重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和氛围,合理利用和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价值,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引入高职院校,设立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传承的相关课程和专业,运用现代技术来发展传统技艺,探索一条大师传承与院校教学相融合的实训教学模式,进行规模化的技艺传承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2非遗传承和实训教学相融合的实证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尤其是遗产所在地的教育传承,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传承方式。随着重视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热潮在我国的兴起,众多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教育方面迈出了可喜步伐。2014年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非遗传承和创新中心被命名为“江苏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把传统美术、民间技艺引入高职教育,让学校成为民族文化遗产传承、发扬、创造的主体,成为文化遗产的研习基地,推进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与传统文化的对接。

2.1建立彰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的实训课程体系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搜寻现代艺术设计的灵感和素材,同时,让现代艺术设计传承发扬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培养设计人才的无锡商院艺术设计学院,在进行各专业课程设置的时候,依据地方文化特色来打造专业特色,结合专业教学特点,有针对性将非遗项目融入实训教学过程,我们在装饰艺术设计、室内设计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服装设计等多个专业都开设了非遗专项实训课程及衍生课程。古老的工艺技能,如果透过好的设计,市场的推广,在当代社会一定能够创造新的市场。

2.2采取有针对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实训教学体系

学校邀请本地区不同类型的民间传承者到学校来授课,每隔一个学期就更换一批,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实训教学方式。如装饰艺术设计专业我们着重邀请“惠山泥人”的国家级、省级非物质遗产传承人来校进行现场示范讲解;而服装设计专业我们则邀请锡绣名家、扎染高手给学生们传授技艺绝活。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在艺术设计学院的各个专业都开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设计》,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和接受中国传统的工艺和文化,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保证实训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从而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2.3多样化现代化的实训教学手段

充分利用无锡当地文化优势,通过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工艺大师到学校授课,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设计活动等,让无锡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走进校园,充分发挥学校平台优势,优化整合教学资源,把高校艺术设计实训教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将吴文化精髓融入到现代艺术设计中,打造专业特色,培养社会需要的有技能、懂工艺、会创意的专业人才。

2.3.1“一课双聘”,开启实训教学新模式

考虑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大多是无锡本地人,他们在语言上和我们的学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学院特别指定了相应的专职教师与非遗传承者、工艺大师们共同来负责实施实践教学项目,为学生们的学习提供保障,从而解决了教学内容的组织与教学方法实施等一系列问题。我们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对传统工艺美术来进行辅助教学。采用PPT课件和视频来更加直观地展现古老的工艺美术文化。这些多媒体手段图文并茂,将传统工艺和文化淋漓尽致地立体呈现。

2.3.2“示范辅导”,沿袭传统学徒制的精华

技艺的传授不能单单靠讲授,还应由老师示范操作,学生通过“看老师做”、“听老师讲”、“学老师做”这样一个过程,全面研习老师的技艺,充分遵循工艺美术的特征。在实训过程中,我们邀请非遗传承人、工艺大师给学生现场示范,包括从材料的购买、草图的绘制、色彩的调配以及动手制作的技巧和成品的展示等等,都给学生详细地讲解演示,指导学生亲手创作。传统的学徒制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也有利于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设计知识,熟悉创造的过程,提升创作的水平。

2.3.3“以赛促学”,创新实训教学改革,提升校园文化建设

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的设计竞赛,结合竞赛项目制定实训内容,通过举行主题设计活动以及实训课程作业汇报展、毕业设计展等,把传统文化融入现代设计创作及教学过程中,用另一种方式呈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创新实训教学改革。透过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倡导团队合作的精神,锻炼实践操作的能力,切实提高专业素养。透过汇报展览,用最直观的方式反映实训教学效果,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通过学生群体把这种教学影响力传播到全校范围,树立良好的学风,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开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新思路。

3结语

地大物博的中国,有着丰富的各类资源,早就发展出了精湛的传统工艺技术,保护和利用好中国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民族精神的凝聚和延续,为当代文化的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将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技艺引入到课堂,一方面能够使实训教学更加彰显地方特色;另一方面也是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工作真正地落到实处,取得职业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共享、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成效,有助于高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34.

[2]甘志雄.大师传承与院校教学相融合的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C].中国职协2014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上册),2014.

[3]翁纪军.现代工艺美术学徒制范式探索——以上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5,(7):41.

[4]张娴.湖南非物质文化保护语境中的艺术设计实训教学思考[J].艺术科技2014,(05):52.

猜你喜欢

实训教学无锡非物质文化遗产
无锡一棉
无锡确定11月1日为“无锡企业家日”
无锡公交
轻轻松松聊汉语——去无锡
分析任务式教学在中职会计实训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