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一体化教学在《机械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2016-12-26罗抚燕

现代商贸工业 2016年11期
关键词:机械基础减速器激发

罗抚燕

摘要:《机械基础》是机械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是学好专业课和生产实习课的关键。由于课程涉及面广,知识点多,中职生文化基础知识较差,又缺乏机械方面的感性认识,学习有一定难度。通过在《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中采用一体化教学,本课程中的理论教学更直观,也更易懂,弥补了学生理论基础的不足,通过学生的分组训练,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结合起来,改变了以往无效化的教学。

关键词:激发;一体化;减速器;拆装;实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11.119

早在2009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颁布了《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从而掀起了技工学校的教育改革。

近一二十年来,随着高考升学率的不断提高,技校招生举步维艰,生源质量自然越来越差,几乎无门槛上学,学生参差不齐。面对现实情况,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系统的学习专业理论知识,课堂教学只会让学生进一步失去学习兴趣,学习效果极差,甚至是无效的学习。《机械基础》课作为机械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同样会遇到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教学效果不佳的问题,面对技工院校的现状,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满足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是我们每位教师的共同愿望。

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好投影仪、多媒体等设备,通过生动的画面动态地展示操作方法、结构、原理,相对于黑板教学,学生接受起来更容易,兴趣也浓些。因此多媒体教学逐渐在我校包括兄弟学校机械基础课中普遍采用,虽然说和黑板教学相比有一定的进步,不需要挂图和模型了,采用课件上课,教师教学也很方便。

上述的教学方式显然没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初中毕业生而言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其实有一定难度,一方面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理论基础,还要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而这些正是中职生的软肋。他们的强项是动手能力,所以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难以看到活跃的气氛和积极进取的学习心态,看到的只是更多学生对专业理论课学习丧失兴趣。

传统的教学方式也没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不仅要求学生适应从初中到技校学习的转变,还要适应从纯粹的文化理论课到专业课学习的转变。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实施者,那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采取适应学生现状和生产实际要求的教学方法,才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毕业后能迅速融入到企业中,满足企业的使用要求。因此,改革《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势在必行。

1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内涵

在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一体化教学模式产生了,并且在各职业学校专业课中广泛采用,一体化课程是按照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技能人才培养规律,根据国家职业标准,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构建课程体系,并以具体工作任务为学习载体,按照工作过程和学习者自主学习要求设计和安排教学活动的课程。

2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特征

(1)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通合一。

(2)专业学习和工作实践学做合一。

(3)能力培养和工作岗位对接合一。

具体来说,在一体化教学中,教师对课程所涉及的内容边讲解边演示,通过实物、多媒体课件、实际操作等内容的演示,将教学内容实实在在的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既巩固了知识,学习了操作技术,又身临其境地了解了工作任务。

任务驱动教学将讲解的知识和演示的内容,巧妙设计成训练项目,教师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制定训练方案,对学生进行分组,明确训练的要求,达到的目的,制定评分标准等等;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做好训练的组织工作,控制训练过程。训练内容可以是观察机器结构、机器的拆卸与安装、机器的检修等。训练方式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完成模式,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相互沟通和交流培养学生的相互协作精神,另一方面通过训练后的互评更能促进竞争意识,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好的适应以后的工作环境。

3优化《机械基础》课教学内容,尝试一体化教学

众所周知,《机械基础》是机械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是学好专业课和生产实习课的关键。由于课程涉及面广,知识点多,中职生文化基础知识较差,又缺乏机械方面的感性认识,学习有一定难度。尽管《机械基础》课并没有一体化教材,但我仍尝试在教学中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既可以使学生学到专业理论知识,也可以提高他们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课程设计可以参考以下做法。

以《机械基础》(彩色版)第五章机械传动为例,在这一章中学生需要掌握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的工作原理、特点、类型、各部分名称、参数计算、应用及维护等。

首先将学生带到普车加工车间,观看车床加工过程,主轴转速与换挡情况,向学生提出问题主轴是如何实现多种转速的,学生自然会追根溯源,看到车床靠电机带动,电机转速较高,通过带传动将动力传递给减速箱。

再将学生带到一台坏的车床面前,最好箱体已经打开,让学生观看内部的结构,学生很感兴趣的讨论分析,也会有很多的疑问。

带着这些问题回到课桌边,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看看课本查查资料,互相讨论。

老师采用多媒体利用图片、动画、视频生动的向学生展示各种机械传动场景、传动类型,机构、应用,分析变速的原因,让学生豁然开朗,印象深刻。

这一章的最后一节是减速器的拆装,这一节的内容上好了不仅能检验学生对机械传动的内容的掌握,更能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开拓精神,为以后的专业训练打下基础,所以本人认为每一章节这个训练内容是承上启下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

具体教学策略:学生分组,分步进行。

(1)向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就是对减速器进行拆装,通过拆装让学生加深对各种机械传动的了解。

(2)学生对拆装减速器的相关内容进行信息收集,学习相关知识。

(3)由各组派出学生代表在教室讲解本组搜集的内容,各组进行讨论,教师提示注意事项。

(4)由各组制定出各组方案,选出最佳方案。

(5)各组分别实施方案,对减速器进行拆装,教师对每一组进行循环指导。

(6)实施完了之后,各组互相进行评价反馈意见,教师点评。

(7)最后进行总结拓展,写出齿轮啮合的正确啮合条件,并计算出该减速器的传动比。

4一体化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不能重练轻学。由于实践操作的趣味性,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喜欢实践操作,而不愿学习枯燥的理论,教师必须适时引导,使学生有了解理论的渴望,否则不仅会使学生产生学习惰性,而且会使此教学法陷入传统的“师带徒”式的误区,扼杀学生自我提升和终身发展的潜力。

(2)应避免教学中的“两张皮”现象。一体化教学强调的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与融合,不能变成在同一空间、同一时间进行的两块教学,这会导致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现象,教师的每节课要有明确的技能目标和理论认知目标,其形式可以是中途个别讲授,可以是课后总结,也可以是课前集中讲授或是不同形式的反复交错。

(3)应避免训练中的“高原现象”。在训练初期,由于尚缺乏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的指导,学生在训练到一定程度以后就无法提高,这将会严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及时的引导,由浅入深地向学生灌输专业理论知识,帮助他们渡过“高原期”。

5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机械基础》课程中实施的效果

我通过在《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中采用一体化教学,使得本课程中的理论教学更直观,也更易懂,弥补了学生理论基础的不足,通过学生的分组训练,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结合起来,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改变了以往无效化的教学;通过一体化教学实践,可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学生毕业上岗后能够更快地适应工作,工作信心更强,工作能力普遍得到提高,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认可度也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机械基础(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械类通用教材)[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1.

[2]程森.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核心任务与实践[J].深圳师资培训,2015.

猜你喜欢

机械基础减速器激发
驼峰第三制动位减速器夹停钩车问题的改进
低密度超音速减速器
情境化教学在机械基础中的应用
基于FLASH的《机械基础》课件设计与制作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基于workbench的减速器齿轮接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