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言文“译、缩、仿、改、续”促学写作能力的思考

2016-12-26柴如峰

语文教学之友 2016年10期
关键词:教学困境文言文

摘要:在文言文教学中试行“译、缩、仿、改、续”五种促学写作活动,对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提高学习效率颇有效果。语文教师应研究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在文言文教学中积极“上下求索”,对每一堂课都进行合理的、人文的、有效的设计,努力走出文言文教学困境。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困境;创造潜能;参考教法

许多语文教师在文言文授课时拘泥传统“灌输式”教法,力求学生字字会解、句句能译,学生深感古文之痛,难觉古文之趣。文言文教学的困境迫使我们必须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必须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注重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热情的培养,把貌似“死板板”的文言文讲得鲜活有趣、引人入胜,帮助学生养成文言文自学与积累的习惯,获得语文素养的快速提升。

多年来,我试行了“译、缩、仿、改、续”五种文言文教学促学写作活动,对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提高教学水平颇有效果,现将心得与各位师友分享。

一、译写

施行“学讲结合”“写思评结合”“温故知新”的方式来提高学生文言文的译写能力:

“学讲结合”即采取教师预留作业,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然后在课堂上展示自学成绩的方式。教师将整篇文言文的预习内容分成几块,交予各学习小组进行分工合作,等到上课该小组学生为大家讲解之时,才能保证自己学习的内容对于其他学生来说有“新鲜感”,对于该小组成员来说也会获得一种劳动过后的“成就感”。

“写思评结合”即学生在自主学习和教师讲授的基础上,利用教材、工具书、网络等资源将每篇文言文的译文准确地写在作业本上,便于自己和其他学生参阅评价。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建议学生重视文言文的译写过程,要把学习笔记当做一件艺术品精心雕琢,融入自己的理解和创造。同学们都极力将自己最为“艺术性”的一面展现在学习笔记上。有的同学的学习笔记写得非常认真,不仅翻译准确、字迹工整清晰,而且还用黑、蓝、红三种笔进行记录,黑笔写原文,蓝笔写译文,红笔标注重难点。我决定开展译写笔记评展活动让更多的同学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学习这种“细心”精神。在观看他人的笔记时,不少同学啧啧称赞,羡慕感叹。由于同学们在学习笔记的过程中下了很大功夫,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实质就是多角度、全方位的自主思考过程,然后再加以课堂辅导、测评及作业评展活动的激励,学生均能较好地对已学文言文进行口头翻译。在后期的语文测试中,不仅翻译题的准确率得到了提高,而且其他文言文题目的准确率也提高了不少。当学生用心去对待文言文学习,自然就记得准、会运用、能创造,获得语文新认识,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温故知新”即教师利用课上或课余时间采取提问、问卷调查、测试等形式考查学生对已学文言文情况的一种教学法。教师需提高教学责任心,带领学生们温习以往所学,让短暂性记忆成为学生永久性记忆。再者,教师要把握好温习内容和温习方法的指导,科学处理日常作业的难度与层次,要本着“跳一跳便能够得着、伸伸手便能尝到味道”的原则,遵从学生认知规律,通过由浅入深、由少到多的“螺旋递进式”方法来温习已学知识,帮助学生们从旧知识中得到启发、感悟,建构新的知识体系。

二、缩写

文言文缩写是指学生根据对文言文作品的理解,在保留原文的主要情节的情况下,大胆地“留主去枝”,简化作品语言表述,形成主干突出脉络清晰的文言短文。

在进行文言文教学中,我倡议学生用四至七言形式按照文言文故事情节概括小标题,以便学生整体感知原作。

例如在《鸿门宴》一课中,学生概括为以下5个情节:“范增献计击沛公→项伯访良结姻亲→鸿门宴上斗智勇→樊哙闯帐助主公→沛公逃席杀间谍。”

在标题创作活动进行中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文章概括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经过教师的专项写作指导和学生优秀作品的范例参考,学生们迅速掌握了文言文缩写的要旨。例如,我们在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过程中,就“诞生”了许多佳作,现展示一篇学生佳作如下:

赵得和氏璧,秦言欲以十五城请易璧,赵靡计难施,相如则自请奉璧去秦。相如观秦王无意偿赵城,廷叱强秦君臣终胜完璧归赵,誉封上大夫;赵王于渑池之会为秦王鼓瑟,相如迫秦王为赵王击缶,因功又拜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负气寻衅相如,相如避匿争列。后廉颇知相如以国家之急为先,自愧弗如,乃负荆请罪,将相卒成刎颈之交。

这篇学生作文能够运用原文史料,把“完璧归赵”“渑池相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情节穿成一线,形成具有因果关系的文言文故事梗概,凸显了主人公蔺相如的勇气、智慧、能力和心胸。缩写创作需要学生们认真学习原作,理清文章结构和内容要点,准确把握文章主旨,尤其是要对文言文中发展线路要有“俯瞰”本领。进行文言文的缩写训练,就是要让学生们自主解读原作,并通过语言的初次推敲、再次加工,使之用词恰当、前后贯通,较好地概括原作的内容。缩写活动能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文言文作品内容,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水平和概括能力。缩写活动堪称学生独立性、创造性的学习过程,相比复述训练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文章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三、仿写

文言文的仿写是指学生模仿文言文作品的某段、词句的立意、构思、修辞等表现手法,自选话题,创造出句式基本一致、有新意特色的短文写作活动。学习文言文是理解吸收的过程,而尝试文言文仿写则是学生感悟的表达过程。此活动能够激活学生的即兴思维,灵活地检验学生的迁移、创造能力。虽然就难易程度而言,文言文的仿写要难于现代文的仿写,但只要指导得法、加强练习,学生肯定在短时间内提高能力。请参看下面两个例子:

例1:《六国论》原文,“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学生仿写:“六科惨败,非智不聪,体不健,弊在惰学。惰学而无进,惨败之根也。师曰:科科窘困,率题难否?曰:不学则易者易难矣。盖失好运,不能蒙对。故曰:弊在惰学也。”

例2:《兰亭集序》原文,“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学生仿写:“丙申猴年,岁在元夕,酉时之初,会于故乡辉南之秀苑,会餐事也。亲朋毕至,老少咸集。桌上有鸡鸭鱼肉、红果鲜蔬,又有雪碧香茶,叙事谈笑。虽无鞭炮烟花助兴,阖家欢笑,亦足以乐享幸福。”

学生仿照《六国论》创作了因“惰学”而自酿苦果的反思作品,仿照《兰亭集序》创作了描摹家庭聚会场景的短文。两篇学生作品语言风趣、符合世事常情,可谓“颇具匠心”。经过数次文言文仿写练习,学生们逐渐找到了写作感觉,并能把自己的生活智慧、学习心得、人生感悟融入其中,实属难得。尽管多数学生的古文仿写显得粗浅幼稚、词不达意,但这已经意味着学生进入了有话可说、有感能发的“能写”阶段,接下来就需要教师适时对学生的创作给予激励性评价,助其尽快走出写作中的“瓶颈区”,使之逐渐向“乐写”“善写”方向发展,获得写作能力的提升。

四、改写

文言文的改写活动是在认真解读原作的基础上,尊重原作的主题思想,在文言文作品原有材料的基础上适当进行增删组合的一种写作活动。学生须对原作进行认真品味、透彻理解,准确掌握字、词、句的用法和含义,发挥主观创造性,将原作以另一种形式展现出来。请看下面的例子:

荀子《劝学》一文中“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一句,学生改写为“日思不如须臾之学,跂望不如登高之见。”

原文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一句,学生改写为“积跬步可至千里,积小流可成江海”。

以上例子印证了学生已基本掌握《劝学》一文中各字词的释义及句式特点,不仅保留了原义,且能借助对偶、句式转换等形式展现出来,颇具才情。文言文的改写,只需学生准确把握文言文字、词意义便能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筛选、剪裁、组合和创编。这种创作过程也可视为学生再次审读原作、积累写作经验、展现个人创编能力的有效实践方法。长期坚持便能促使学生形成“推敲文字”习惯。经典词句牢记心间,学生们就会发现文章之“米”无处不在,只要勤于思考、勤于动笔,便能“巧妇成炊”。

五、续写

文言文的“续写”是根据文言文内容的故事发展情节,从已有条件出发,在课文的情节“空白处”展开充分、合理的想象扩写出故事发展的下文,它是原作思路的继续延伸。文言文续写是让学生自己当导演,在仔细研究原作的基础上,自由设计该故事的情节和结局,同时要求学生正确运用古代汉语知识,仿照原文作者写作风格用古文形式进行续写,这对学生来说既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也是一次“学以致用”的练笔机会。请看《孔雀东南飞》一文的学生续写作品:

……悠悠数百年,转世至李唐。兰芝成龙女,仲卿化柳郎。初嫁龙泾川,夫君行不端,更遭公婆虐,可怜命多舛。牧羊荒野上,冥冥遇柳郎。传书洞庭湖,钱塘杀泾阳。龙女终苦尽,甘来还故乡。感念柳高义,有意结婚姻。钱塘语傲慢,柳君怒拒亲。娶妻范阳女,实为龙女身。衷情深感佩,恩爱心相印。

上文续写作品延续了《孔雀东南飞》五言诗体例,朗朗上口,难得该同学将《孔雀东南飞》与《柳毅传》两个故事结为一体,把一个原本悲剧式结尾转为一个充满浪漫主义的大团圆式结尾,构思巧妙。

教无定法,我试行的“译、缩、仿、改、续”五种促学写作活动只是语文教师在开展文言文教学时的一种教法,它们的实效在于教师根据文言文特点、学情等现实因素进行理性思考。只要教师能够准确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在文言文教学实践中积极“上下求索”,对每一堂课都进行合理的、人文的、有效的设计,就不难走出文言文教学的困境。

参考文献:

[1]赵婷婷.仿写——搭起阅读和写作之间的桥[J].课外语文,2015,(10).

[2]写作宝典:如何写好续写作文[J]. 学苑创造B版 2010,(4).

作者简介:柴如峰(1980—),男,吉林省辉南县第一高级职业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语文教学、德育研究、教师队伍建设。

猜你喜欢

教学困境文言文
雏燕
文言文阅读专练
浅谈高考文言文翻译的有效方法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会背与会默写
文言文阅读练习
师生互促发展,走出大学英语教学困境
初中体育教学困境及解决策略
高中作文教学的困境与建设性对策研究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