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及对策

2016-12-26邓兵

未来英才 2016年1期
关键词:教育现状对策农村

邓兵

摘要:我国农村中小学教育自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绩是众所周知,有目共睹的,但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农村中小学教育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也逐步浮出水面,并且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巨大障碍。我们应客观地认识现状,评价现状,既不能陶醉于过去的成绩中沾沾自喜,自以为很不错;也不可在困难面前茫然不知所措,被困难所吓倒。

关键词:农村;教育现状;对策

在我国各项事业日新月异的今天,城镇化进程也加快了她的脚步。这虽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但在城镇化进程加快的同时,也给农村教育带来一系列问题,出现了农村教育难以维持下去的严峻局面。

一、农村教育的现状

1、学生家长教育观念落后,素质偏低,影响了对孩子的教育。我经过一段时期的调查,像我们这类农村学校大约60%—80%的学生父母在外地打工,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孩子”,这些孩子的监管人(如孩子的爷爷、奶奶、亲戚)大多数自身没多少文化知识,不能够或没能力对孩子实施有效的家庭教育,只知道这次考了多少分,问一问今天的作业做完了没有;家长本人在孩子心目中没有树立良好榜样,“读书无用论”盛行,过分宠爱孩子,加上经济形势下社会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助长了孩子不良习惯和行为的滋生。因此,很难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单方面的学校教育显得有些无能为力。

2、教师队伍不稳定,总体素质下降,影响了教育质量。我县农村中小学教师都已年龄偏大,难以接受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陈旧,又都是单职工,上有老下有小,根本没法安下心来学习,适应不了教育发展的需要。加上原先一些不合理的师资调配现象导致师德师风滑坡,部分教师抱着教好教坏一个样,只要有关系照样能进城的思想,因此在教学上不思进取,而是采取了一些手段谋求调到城镇去。这样就引起了教师整体素质下降,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

3、办学经费严重不足,制约了教育的发展。各乡镇所在地的中心校经过前几年的“双高普九”工作的促进,还添置有一些必要的教学设施,还能按课程标准开齐各类学科,但教学经费缺口相当大,上面的一些补助经费只能勉强维持学校的正常办公开支,至于教师的一些必要津贴(如值日、坐班等经费)和教学设备添置根本想都不敢想。各村点校的状况更是令人忧虑,有的农村片小总共一学期的办公经费只有1000元左右,要支付电费、电话费、教本费,真不知如何应对。

4、学校布局的不合理性,给教育教学带来了极大的障碍。学校分散、布点多、规模小、教学设备奇缺,效益低。这些不合理现象除了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旧的区域观念限制外,还受到路程经济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这些学校教学还停留在“五个一”上,既,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一本教科书,一个作业本。要开齐课程,实施素质教育似乎还比较遥远,更难谈得上提高教育质量了。

二、思考与对策

1、稳定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质。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接受程度和教育质量的高低影响最大,因此,要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效果必须从稳定教师队伍入手。

首先,要创造一个有利于教师发展和成长的社会环境,促进教师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增强工作责任感。我县在2003年在部分学中小校实行的教师竞争上岗和2005年、2007年、2010年、2012年、2013年的教师进城选调已为此开了一个好头,初步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教师竞争环境,这些方案继续、持久、公正地坚持下去,势必强化教师的责任感,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广大教师自觉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逐渐形成教师终身学习的行为习惯。

其次,改革利益分配制度,实行绩效考核,将教师的工作与收入挂钩,并制定优惠政策,在评优评先、职称评聘等方面对农村教师进行倾斜,激发广大农村教师的内在工作动力。

其三,要建立区域内城乡“校对校”教师定期交流制度,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农村教师素质的提高,并采取有效措施来吸引教师到农村、到边远地区任教。

2、完善学校内部管理机制。学校是独立的办学实体,要使教育与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形成互相适应的良性循环,要使教育与城镇化要适应。必须完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进一步扩大学校自主办学权,以主动适应服务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实行结构工资和校长、教职工聘任制,充分体现校长法人地位,强化竞争意识,打破过去封闭办学思想,加强学校与市场、社会的沟通,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以适应城镇化的新形势。学校教育要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要适应城镇化带来的影响,是当前深化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问题,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经济体制的转换,引起人们价值观念的转变,在经济上出现多种经济成份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商品经济两重性的影响下,人的社会行为从过去的规定性转为现在的选择性,人的价值取向从单一化转到多元化,“公私兼顾”、“奉献与索取并存”已成为当今学生道德选择的主要倾向。这些都是市场经济带来的观念必然的变化,经济体制的转换同时也要求思想教育工作方法随之转变,以变应变,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培养他们正确的现代化价值观,与市场经济相联的竞争观念、质量和效率观念、多样化观念、法律观念等。树立有利于改革开放的积极信念,充分利用学校的各项教育功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引导学生认识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辨别是非,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品德,抵制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的侵蚀。

3、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特别是要花大力气改善寄宿制学校学生的寄宿条件,为撤并规模小的教学点、合理整合教育资源做好物资准备。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撤并办学条件差、规模小、办学效益低的学校是必然趋势。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彻底改变现有寄宿制学校学生“四难”的问题。一是寄宿生上厕所难,由于现有的学生住宿楼大都是旧房经过改装而成的,当时没有设计厕所,学生夜间上厕所要走很长的一段路,虽然是在校内,但“方便”变成了极不方便;二是上学路途难,农村乡村公路路况差,学生居住分散,如永州道县横岭瑶族乡最远的自然村离乡所在地有近80公里,加上没有班车接送,学生往返学校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三是洗澡难,大部分农村学校没有学生浴室,学生洗澡也是一大难题;四是吃菜难,农村大部分学生家庭生活并不宽裕,要每餐都买新鲜菜吃,还达不到这个条件。只要这四个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我想,撤点并校工作也不是难事。邵武市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到目前为止除了学生往返问题尚待落实外,其他“三个难”已得到解决,为寄宿制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做好家长的工作,取得他们的支持和配合。对家长而言,要淡化“升学主义”的倾向。从思想观念真正认识理解基础教育对社会发展和个人进步的重要意义。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避免在子女面前表现出消极的思想和态度,以免孩子形成错误认识

总之,在城镇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只有充分调动学校、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力量,农村教育出现的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猜你喜欢

教育现状对策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生存状况与教育现状研究*
浅析新课改形势下初中政治教学的策略与途径
高校ACCA教育现状及其问题探讨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