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个性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2016-12-26及春红
及春红
摘要:素质教育中的面向全体,正是面向着有差异的每一个个体,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正视学生智力、能力、情感、创造力、创新意识等多方面的差异性,解决初中教育的普及性与学生个体差异性的矛盾。
关键词:个性;差异;分层;教学
素质教育中的面向全体,正是面向着有差异的每一个个体,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正视学生智力、能力、情感、创造力、创新意识等多方面的差异性,解决初中教育的普及性与学生个体差异性的矛盾。分类指导、分层施教是贯彻因材施教的一个有效途径。分层教学的依据就是承认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对学生实行几个尺度并行的要求,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长足发展。
一、按学生的知识结构实施分层分组
对于初中的每一位学生,学习的起点和差距明显,本人依据数学学科的学科特点,认真研究学生的共同点和个别差异,综合考虑全班每个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根据以上因素综合考虑总评把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即状元组、榜眼组、探花组三个层次。但这种分组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测试,如果发现A组同学成绩下降可把他们调换到B组,而将B组中成绩进步的学生也可以调换到A组。同样C组学生经过努力成绩进步了,也可以调换到B组,B组学生退步可以调换到C组。这种分层和分组有利于教师上课组织教学,有利于教师上课辅导,有利于批改作业,有利于学生学习信息的反馈,可以充分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智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优化教学环节,实施“分层教学”
1、备课分层。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进行分层教学的关键,教师要在这方面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按照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备好课。备课时应认真钻研大纲、教材,在制定统一目标后,确定切实可行的分层教学目标,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水平,对各层次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对A、B两层的学生要求他们做一些综合性较强的练习拓展思维,侧重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对学习有困难的C层学生则要求最基础的定义定理的掌握以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在教学过程的设计时,旧的知识导入新课时的深浅程度,重难点知识讲解时的坡度减缓程度,要以B 组学生的认识水平为准,但也要激发其他组学生的求知欲。在设计问题及练习时,问题的难度要与学生的层次相一致。设计较易问题让C组学生回答,使他们能体会到成功的愉悦。设计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让A组同学分析回答,增加他们的成就感。这样的教案设计,既能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也能做到“培优辅差”,使全体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2、课堂教学分层。课堂教学是完成教学中心任务的主战场,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主渠道,也是分层教学实施的主要过程。每堂课我都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点拨、指导、授新。课堂总体要求:要求状元组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定义定理等解决有一定难度和培养学生能力的练习或习题,要求榜眼组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定义定理等解决课后练习和全部中等试题,要求探花组学生能够根据所学定义定理和基础知识做书上所给例题以及解答课后练习题。
3、作业与评价分层。课后作业以及作业批改的工作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环节。我对课后的作业批改,经常采用加注提示,评语或面批等方法,尤其是C组学生面批更多。三个层次学生交作业时分3大组,哪组先做好先改哪组,这样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都有积极意义。其实作业就是最好的,及时的检测,通过作业可以尽早发现各层学生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及早加以解决。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后进生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中等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优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谦虚,不断超越自己。这样对各层学生都起到了一定的激励作用,使不同层次学生在每一次的单元测试中都有收获、有成就感,便于教师对学生学习方法指导的延续性,便于对各层次学生学习信心的培养,更便于教学。
4、课外辅导分层。利用课外时间培优辅差,可以弥补课堂教学中的一些不足,首先通过观察和谈话,深入了解每一个不同层次的学生,收集和分析具体情况后进行针对性教育。结果是期末考试及格率提高了8个百分点,优秀率提高了9个百分点,C层的个别学生的成绩提高了40分。目前把辅导的重点放在补差方面,以期中考试60分以下的7个人为重点,真正弄清楚每个学生落后的原因,做到有的放矢。补差时,不贪多,不求快,一步一个脚印,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在不同的阶段实施不同的辅导重点,做到有重点有目标的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