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艾塞那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疗效观察

2016-12-26郑淑莺薛芳周晓慧牛延德

浙江医学 2016年10期
关键词:艾塞那吡格脂肪性

郑淑莺 薛芳 周晓慧 牛延德

艾塞那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疗效观察

郑淑莺 薛芳 周晓慧 牛延德

随着社会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2型糖尿病(T2DM)的发病率逐年增长。我国近年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糖尿病的发病率达11.6%[1]。同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也以惊人的速度增长[2],T2DM患者中合并NAFLD的比率达34%~74%。伴有肥胖的T2DM患者NAFLD更是几乎普遍存在[3]。因此,对于合并NAFLD的T2DM患者,在有效降底血糖的同时,能改善脂肪肝以及控制体重的降糖药物是治疗的首选。近年肠促胰素与T2DM病理生理机制间的重要作用已被广泛认识,艾塞那肽是首个上市的肠促胰素类似物降糖药。本研究旨在比较艾塞那肽和吡格列酮分别联合二甲双胍治疗T2DM合并NAFLD患者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的T2DM合并NAFLD患者58例,近期仅单药使用二甲双胍1 000~2 000mg 2个月以上,糖化血红蛋白未达标(HbA1C≥7.0%)。所有患者符合以下条件:(1)糖尿病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排除1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2)NAFLD符合2010年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4];(3)排除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心功能不全、严重肝功能受损(转氨酶指标达正常上限3倍以上),肾功能不全以及伴随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4)近2周内未使用任何护肝降酶药物;(5)育龄人群近期无妊娠需求;(6)排除有使用艾塞那肽或吡格列酮禁忌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艾塞那肽+二甲双胍)30例,前4周艾塞那肽每次5μg,2次/d,皮下注射,第5周起改为每次10μg,2次/ d,皮下注射;对照组(吡格列酮+二甲双胍)28例,吡格列酮片每次30mg,1次/d。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脂肪肝程度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均由专人测身高体重、腰围,计算BMI及指导OGTT实验。肝脏超声检查均由B超室专人完成。观察患者治疗12周前后BMI、腰围、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HbA1C,TC、TG、ALT、AST、谷氨酰转肽酶(GGT)及肝脏超声影像表现。

1.2 脂肪肝超声诊断标准 (1)肝区近场回声弥漫性增强(强于肾脏和脾脏),远场回声逐渐衰减;(2)肝内管道结构显示不清;(3)肝脏轻至中度肿大,边缘角圆钝;(4)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提示肝内彩色血流信号减少或不易显示,但肝内血管走向正常;(5)肝右叶包膜及横膈回声显示不清或不完整。具备上述第1项及第2~4项中一项者为轻度脂肪肝;具备上述第1项及第2~4项中两项者为中度脂肪肝;具备上述第1项以及第2~4项中两项和第5项者为重度脂肪肝。脂肪肝疗效评价标准:(1)显效:超声形态学转为正常;(2)有效:超声显示远场回声衰减好转;(3)无效:未达到上述有效标准。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脂肪肝疗效比较 实验组显效10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相应为10、8、10例,总有效率64.3%,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观察指标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观察指标比较

2.3 对照组治疗前后观察指标比较 见表2。

表2 对照组治疗前后各观察指标比较

3 讨论

当今糖尿病的治疗中,除了控制血糖外,多因素干预也被日渐重视,包括血压、血脂以及体重等。NAFLD作为肥胖的T2DM患者常见的伴发疾病,更是受到关注。有研究表明NAFLD是T2DM大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5]。近年来多项研究显示二甲双胍、吡格列酮等药物在降血糖同时可改善NAFLD[6-8],艾塞那肽在显著降低T2DM患者血糖的同时,可同时减轻体重和减少低血糖发生率,并改善血脂谱和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9-10]。

本研究在单用二甲双胍血糖不达标且同时合并NAFLD的T2DM患者中,分别联用艾塞那肽或吡格列酮,以期观察两者在降糖、血脂谱、减重以及NAFLD疗效方面的差异。上述结果显示,两组均有效降低FPG、2hPG及HbA1C,而实验组降低HbA1C及2hPG更优于对照组。在对于体质指数方面,实验组在降低体重、腰围、BMI等方面经12周治疗后效果明显,显著优于对照组。在肝脏酶谱方面,两组均减低ALT、AST、GGT,实验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均有效降低TG及TC,实验组在降低TG方面表现优于对照组。同时两组均改善HOMA-IR。肝脏超声影像检查提示实验组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国内外多个糖尿病治疗指南显示,常规降糖药物中,胰岛素、磺脲类、格列奈类、噻唑烷二酮类等均可不同程度增加体重。临床工作中,合并NAFLD的T2DM肥胖患者,因涉及主观意愿等因素,饮食管理及运功又较难执行,使体重控制常常得不到预期效果。类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是一种肠促胰素,可改善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同时可通过抑制胃排空和增加饱感以减少进食量,并对胰岛β细胞新生的增加和β细胞凋亡产生影响。但天然的GLP-1易被二肽基肽酶4(DPP-4)降解,半衰期极短,<2min,需要持续皮下泵注才能发挥药理效应。作为GLP-1类似物,艾塞那肽与人GLP-1具有53%同源性,在人体的平均终末半衰期为2.4h,其药代动力学不受剂量的影响,可2次/d固定剂量使用,临床应用便利。艾塞那肽在本研究中显示的减重及改善NAFLD效应,考虑与其能减少患者摄食量,热量摄入减少使得肝内脂肪蓄积减少相关。本研究中,所有受试患者仅部分有少许胃肠道反应,均能耐受,两组受试患者均无低血糖反应、肾功能损害或肝功能损害加重。

本文的局限处主要在于脂肪肝的诊断仅采用超声检查。不过,作为诊断金标准的肝脏病理活检因其有创性,临床不易开展,而肝脏磁共振检查又费用昂贵,肝脏超声检查无创且费用低,已成为常规体检项目。有研究显示,肝脏的一些生化指标以及超声检查,可间接反映肝脏脂变的情况[11]。另一点不足在于所有受试患者未能进行统一的饮食及运动管理,但两组受试者中,艾塞那肽联合二甲双胍组绝大部分患者主诉进食量不同程度减少,考虑与其药理作用相关。

综上所述,艾塞那肽联合二甲双胍在改善体重及NAFLD程度方面明显优于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可作为合并NAFLD的肥胖T2DM患者的优先选择。

[1] Yu Xu,Limin Wang,Jiang He,et al.Guang Ning,2010 China Noncommunicable Disease Surveillance Group.Prevalence and ControlofDiabetes in Chinese Adults[J].JAMA,2013,310(9):948-958.

[2] Wang F S,Fan J G,Zhang Z,et al.The global burden of liver disease:the major impact ofChina[J].Hepatology,2014,260(6): 2099-2108.

[3] Younossi Z M,Stepanova M,Afendy M,et al.Changes in the prevalence ofthe most comnlon causes ofchronic liver diseases in the United States from 1988 to 2008[J].Clin GastroenterolHepatol, 2011,9(6):524-30.

[4] 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J].中华肝脏病学杂志,2010,18(3):163-166.

[5] Targher G,BertoliniL,PadovaniR,et al.Prevalence ofnonalcohohc fatty liver disease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mong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J].Diabetes Care,2007,30 (5):1212-1218.

[6] 刘荣,杨萍秋,杨德兴.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5,36(6):35-38.

[7] 黄文森.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临床观察[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2,31(2):128-130.

[8] 徐萍,厉有名,虞朝辉,等.吡格列酮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预防作用[J].中华肝脏病杂志,2O06,14(9):701-702.

[9] 刘瑞,胡仁明,王庆华.GLP一1类似物:糖尿病预防和治疗的新型药物[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8,16(8):509-511

[10] KlonofD C I,Buse J B,Nielsen LL,et al.Exenatide effects on diabetes,obesity,cardivocascularrisk factors an d hepatic biomarker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treated for at least 3 years[J].Curr Med Res Opin,2008,24(1):275-286.

[11] Clark J M,BrancatiF L,Diem AM.The prevalence and etiology of elevated aminotransferase levels in the United States[J].Am J Gastroenterol,2003,98(3):960-967.

2015-11-23)

(本文编辑:田云鹏)

313000 湖州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郑淑莺、薛芳、周晓慧),超声科(牛延德)

郑淑莺,E-mail:zheng_shuying@126.com

猜你喜欢

艾塞那吡格脂肪性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GW7647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治疗作用
piRNA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胰岛素抵抗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中的作用及荷丹片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治疗效果
吡格列酮保护糖尿病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
吡格列酮对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分子机制研究
吡格列酮对大鼠脑出血后炎症因子的影响
辽宁汉族2型糖尿病患者脂联素基因T45G多态性与吡格列酮疗效的相关性
艾塞那肽诱导大鼠胰腺腺泡细胞损伤机制的实验研究
艾塞那肽诱发大鼠胰腺组织病变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