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入民俗文化拓展德育资源

2016-12-24金韩英

中小学校长 2016年7期
关键词:萧山民俗文化德育

金韩英

地方文化资源与学校德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河上镇初级中学历经60年的办学积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龙马文化”。“龙马文化”既是地方资源,又是教育资源;既是地方文化瑰宝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课程资源,又是课程形态;既囊括了区域文化特征,又渗入了学校文化底蕴。

河上镇初级中学“龙马文化”课程的开发,始于2006年2月,学校结合所在地域的历史文化资源,把“龙马文化”引进校园。“龙马文化”的核心内容涵盖三种精神,即厚德载物,造福人类的博爱精神;自强不息,竟奔不止的进取精神;齐心协力,同甘共苦的团队精神。

一、龙马文化德育课程的历史缘起

河上镇位于杭州市萧山区西南部,地处萧山、诸暨、富阳三地交界,横贯杭金公路,面积63.69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合34个自然村),人口2.8万。地方经济在全区居中下游。工业、农业、林业、畜牧业为全镇的支柱产业,服装业和纸箱业则是龙头行业。

古镇村庄青山绿水环绕,环境优美。历史底蕴丰厚,民俗文化独特。民情民风淳朴,研文弄墨盛行,尊师重教之风延续至今。特别是悠久的耕读文化(中国古代一些知识分子以半耕半读为合理的生活方式,以“耕读传家”、耕读结合为价值取向,形成了一种“耕读文化”)影响了一代代的河上人。

千年古镇,人文河上。自唐代以来,民间故事传说源远流长;自宋代以来,名人文化璀璨纷呈。抗战时期,萧山县政府曾南迁河上镇,《萧山日报》在河上镇出版,民间对抗战时期的事迹也还存有记忆。“萧山抗日战争纪念馆”已在该镇竣工开馆。

萧山中学在抗战时期曾迁址河上镇,属“战中学校”。远在唐代,河上镇便是诸暨、富阳、萧山三市区结合部的商贾集散地。店肆林立,商贾云集,买卖兴隆。其中徐同泰酿造厂是著名企业,至今还完好地保存着“官酱园”的牌子。

河上镇的地方特产、文化与建筑(古迹)等深深地影响着当地人民。珍粟红石为当地一绝。乃篆雕刻之上品。尤为可赞的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河上板龙,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每年正月初到元宵节,600多人舞龙队令人叹为观止。在隆重的板龙开光盛典上,乡贤毕至,热闹非凡。学校的“龙马文化”课程正是在这样的民俗文化中孕育而成。

二、德育内容:以地方文化为依托

河上镇作为一个千年古镇。历史古迹众多,板龙文化源远流长,民情风俗独具特色。目前,以乡村旅游为主线的地方资源正不断被开发。浙东抗战第一村、萧山抗战纪念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德育教育基地,以及当前五星级民宿经济的长足发展,从历史、文化、建筑、旅游全面开发,吸引着省内外各方人士。外界目光已然聚焦河上。

(一)代代相传的板龙文化

河上镇的龙灯制作代代相传,在工艺上精益求精。龙灯盛会是河上每年一度的大事,其以“板龙舞”达到高潮。“板龙舞”包括开光大典、出灯、闹元宵、化灯四大部分。最精彩的场景有二:一是绕庙柱,东岳庙、岩将庙规模较大,里面廊柱大且多,板龙进庙门后,按规定绕着廊柱穿行,绕完所有廊柱,不出一点儿差错儿;二是龙头甩龙尾,板龙体形庞大,村边平整宽阔的麦田、学校的操场都是龙头甩龙尾的好地方。龙头先向广场中心绕进去,如果绕圈的速度及绕圈直径变化大、变化快。龙尾就会被甩。若守不住,则会人仰灯翻。

(二)极具特色的年节文化

挂彩灯,贴红联,热热闹闹迎佳节;扭秧歌,走马灯,男女老少乐呵呵;舂年糕,包粽子,走亲访友少不了。还有品米酒、尝圆团、吃年糕、尝狗肉……这都是河上人的过年习俗,还有那盛行于萧山南部,尤其是河上镇的“掌八卦,盘龙灯”活动,更是大伙儿的活动盛宴,龙灯所到之处香火、烟花相迎,胜似财运招至。“也许这就是我们为什么称作是龙的传人的最好理由和证明吧。”河上镇中的一名学生这样形容。

(三)历史悠久的文化古迹

河上镇。因其历史渊源,在群山掩映之中保留着许多珍贵的古迹。学校组织学生走访民间老人,收集口口相传的故事,翻阅村史家谱,查阅网络记载。如凤坞村文昌阁与《水浒传》。相传文昌阁建于五代十国。建成之时,底座上方有楼阁,飞檐挑角,是具有中国古建筑特色的门楼。抗日战争中遭破坏,保存的遗址仅有一洞门高3.1米,底宽2.9米,上半部呈弧形,全长约15米。据萧山历史名人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柴海生初步考证,施耐庵见凤坞“城门”(文昌阁)四周山峦叠翠,地形险要,便以凤坞村以及周边的河流、山脉,作为《水浒传》“三打祝家庄”中“祝家庄”的原型。

(四)口口相传的民间故事

河上镇长期隐匿于历史长河中的故事传说也激起了学生的兴趣。故事传说多流传于民间。口口相传,缺少文字的记载。许多极富教育意义,对于学生而言却距离遥远。学校发动了学生将一些民间故事进行整理和收集。如:文昌阁与金小鸡;火烧“千家村”;东岳庙传说;“王小毛”的故事;凤坞、里谢村等村名的来源故事等,在收集的过程中也掌握了一些河上俗语,增长了知识和见闻。

三、德育方式:以活动为载体

学校根据河上镇丰厚的地域文化特点,推出了“享受地方风情,滋养民族文化,龙马精神代代传”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们组成了数十个小分队,深入村村寨寨,家家户户,感受年味,感受中国传统民俗风情。让学生在快乐参与的同时,了解民间博大精深的文化,体验富有地方风情的“河上文化”。

学校从整体上遵循“龙马文化”的活动宗旨,把三个方面的主题(感受年节文化、荟萃文化乡土、追寻龙马精神)整体同步推进。推出河上镇中小记者活动、地方艺人专访、剪纸工艺、摄影比赛、专题征文比赛、绘画(书法、篆刻)比赛、诗文大赛、模型设计、民间故事搜集、探寻亭台碑文古迹等专题活动。

(一)问龙马历史

南宋迁都临安(杭州),板龙的制作和表演从中原流传到江南。河上一直是文人雅士、能工巧匠云集之地。龙灯的制作不仅得以代代相传,在工艺上也精益求精。“又有龙灯又有会(指迎会),还有马灯来凑队”。说的是在河上地区既有名扬四方的河上板龙,还有可以与板龙媲美的马灯。“桥头黄人(马灯)上场势,魏家塔人(马灯)落场势”,说的是桥头黄村的马灯上场气势宏伟,魏塔村的马灯落场气势不凡。

(二)访龙马文化

龙有三停九似之说,“三停”指从首至膊,膊至腰,腰至尾。而“九似”大概指的是“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加上马头、鬣尾、狗腿、鱼须,这就是雄雄气势的中华龙!

(三)学龙马工艺

学校的龙灯制作小组在当地两位70多岁的傅姓民间老艺人的指导下,重现龙灯的制作过程:裹新装、画头饰、拉纱布、裹龙身、扎脊骨、刻花纹、雕图案、剪花纸、画八仙、绘草树、描山水、贴龙鳞、精爪尾、插八仙、绑龙珠等。师生制作出了一条长约2米、高1.2米的小板龙以及栩栩如生的12生肖灯,感受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

(四)不忘乡土文化

一位学生在采访记录中说道:“人们已经渐渐将属于我们的特色忘记,事实告诉我那是在不久的将来。遗忘是一件非常恐怖和残忍的事情,到时候我们的乡土文化将不再伴随着我们……只有了解民族的文化,才能热爱自己的民族。只有让每个萧山人都了解自己的民间文化,了解萧山精彩的历史,才能激发萧山人热爱家乡的自豪感。抢救和保护民间文化,最重要的是对民间传承艺人的保护。”

四、德育课程:以综合为特色

河上镇中学的德育课程——《话说河上》的开发,源于萧山南片地区的地方文化,以及学校所在地域的社会资源。经挖掘把“龙马文化”引进校园,让“龙马文化”与学校教育融合在一起。

学校师生共同编写了《话说河上》课程,从2008年第二学期开始在本校七年级试行。教材重在以“板龙文化”为核心,通过教师(及民间艺人)的指导,通过课堂指导、课外实践,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人文资源。体会作为“河上人”的使命和荣耀。

课程主要分成三个部分:上篇为民俗文化,主要内容是课堂传授+动手实践(面向七年级学生);中篇为人文河上,主要内容是课堂指导+社会实践(面向八年级学生);下篇为体验河上,主要内容是课堂指导+小论文撰写(面向九年级学生)展开。

其中,上篇主要分成:话说河上(总体上介绍河上镇的地理、得名、历史文化、人文景观和经济等)、河上的板龙文化(包括板龙的开光盛典、制作灯笼、画板龙头饰和剪纸等)、河上的民俗文化(除夕、清明点心、端午粽子、南瓜饼和西山红石等)三个部分;中篇主要包括:古迹拾零篇(介绍河上镇的古迹)、风俗人情篇(民俗故事)、抗日轶事篇、名人传记篇和现代河上篇五个部分。下篇则由学生的优秀社会调查小论文组成。

学校充分整合丰厚的地方资源,寻根“河上乡情”,请进老艺人,走进老河上的故事。传承地方的板龙文化,链接学生假日综合实践,这样三个年级呈梯度推进,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关注点,让德育的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德育课程以贴进学生现实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的主题为基本内容,以学生综合素养积淀为基本目标。特别强调了学生的亲身经历和活动参与能力,在“实践”、“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创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萧山区河上镇中学这一基于“龙马文化”的德育课程,在多年的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实效。通过民俗文化的引入,让德育更好的生活化、形象化。促使学生走出了教材的狭隘视野,在生活中和实践中感受课程的魅力。这一实践。对转变和完善德育功能,打破德育课程资源结构单一局面,转变学生的习得方式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萧山民俗文化德育
提高民俗文化意识,延续民俗文化
书画教师作品选登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回首向来萧瑟处
探析伏牛山文化圈特色民俗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
把萧山花边打造成一张文化金名片
浅议河北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