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完善事业单位预算资金内部控制的经验探讨

2016-12-24王昱涵

财经界·学术版 2016年22期
关键词:内部控制事业单位

王昱涵

摘要:随着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事业单位的体制改革也进入了最后的攻坚战阶段。受传统集中体制的影响,当前我国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工作的发展还不够健全,存在着内部控制不严、财务数据不准、会计信息失真等一系列的财务管理漏洞,给事业单位的体制改革造成了负面的影响,因此采取何种措施来有效的提升事业单位预算资金内部控制的水平和力度,成为了我国事业单位在改革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内部控制的内涵和必要性入手,对当前我国预算资金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给相关的工作人员以参考启示,推动我国事业单位预算资金内部控制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事业单位 预算资金 内部控制

一、事业单位预算资金内部控制概述

(一)事业单位预算资金内部控制的目标

事业单位实行预算资金内部控制的目标有四点:一是保证事业单位资金收入的完整。通过严格的内部控制工作,让事业单位的收支有序,减少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二是提高事业单位资金使用的成效。通过有效的内部控制工作,让有限的单位资金发挥出最大的社会效益,提高事业单位的管理绩效,杜绝资金使用过程中的浪费和虚耗;三是保障事业单位资金管理的安全。通过系统的内部控制工作,让事业单位预算资金的编制和使用中的各个环节实现透明化,减少人为牟利、挪用公款现象的出现;四是规范事业单位资金使用的流程。通过科学的内部控制工作,让事业单位预算资金的编制和使用能够合理合法,即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也满足事业单位自身发展的需求。

(二)事业单位预算资金内部控制的内容

事业单位预算资金内部控制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四点:一是保障事业单位资金预算编制的科学性。站在全面发展的立场对事业单位的财务资金进行预算编制,把事业单位资金活动的方方面面都纳入到预算编制之中,减少预算编制的漏洞;二是提高事业单位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在明确预算编制内容后,要严格的按照预算编制的内容来进行资金的支出和使用,对编制外的资金支出要进行额外的申请和评估;三是保障事业单位预算资金收支的合法性。按照国家的法律程序和单位的部门规章来对单位的预算资金进行收支监管,收入要及时入账,支出要合理合法;四是让事业单位预算资金的审批流程权责清晰。明确各个财务人员在预算资金管理中的位置,让财务管理人员能够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保障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二、事业单位进行预算资金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一)保障事业单位资金管理的合法合规

事业单位既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社会公共利益的服务组织。事业单位的运营资金大多来源于国家财政部门的专项资金拨款。作为国家公共财政资金的使用单位,事业单位的在进行资金的占用和使用过程中,需要满足一定的政策法规,依照一定的法律程序进行单位资金的管理工作。事业单位预算资金内部控制的加强,不但可以有效的保障事业单位资金管理工作的合法合规,还可以减少事业单位资金使用过程中人为风险的产生,对财务人员失职、渎职以及以权谋私等违规违纪的现象进行预防,通过流程设置的合理化、管理效力的提升等措施,及时的发现和纠正事业单位资金占用和使用中的问题,保障国家公共资产的安全、完整。

(二)保障事业单位资金使用的正常有序

预算资金控制是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核心把控点,只有加强事业单位的预算资金内部控制能力,才能保障事业单位各项管理活动的顺利开展,让事业单位的社会服务职能得到更好的发挥,让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利用率得到大幅提高。因为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和日常运行是紧密围绕预算资金的使用而得以展开的,因此事业单位加强对预算资金的内部控制,可以帮助事业单位实现对预算资金的合理分配与有效使用,促进事业单位的战略发展目标的达成。同时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机制,不但可以帮助事业单位提高对单位资金的管控力度,减少资金使用过程中的随意性与低效能问题,还可以监督预算执行的成效,让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与资金预算编制的内容相匹配,让事业单位的预算资金能够得到正常有序的分配、使用。

(三)保障事业单位财务数据的真实准确

由于事业单位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它本身不以营利为目的,但是它在运行管理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对资金的综合性管理问题,会出现对资金的支出、使用等,因此事业单位也需要对自己的财务报表和会计信息进行及时化的处理和披露,保障财务数据的真实完整。一方面,事业单位的管理层,可以通过定期审查财务会计报告,来了解事业单位的整体运行情况,做出更为合理的发展决策;另一方面,社会工作,作为事业单位的利益相关者和公共服务的受益方,可以从事业单位的财务数据中了解单位的整体运行情况,监督事业单位预算资金的使用。而事业单位预算资金内部控制的存在可以提高事业单位的内部监管水平,有效的保障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

三、当前我国事业单位预算资金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意识不足

当前我国部分事业单位在进行日常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存在观念误区,没有对本单位的预算资金内部控制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是因为事业单位资金的主要来源是国家财政部门的专项拨款,而事业单位也属于国家的下属机构单位,其资金使用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我国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能力,因此部分事业单位在进行单位资金的使用时,会缺少对资金的管控意识,认为只要是能够服务公众、造福百姓的事情就会盲目的进行资金投入,从而造成事业单位资金收支的不平衡。而且也正因为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于国家的财政预算安排,因此部分事业单位会片面的认为只要做好预算编制,顺利的取得财政拨款,按要求进行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就算完成了对预算资金的管理任务,从而忽略了内部控制对单位预算资金管理的重要性作用,或者简单的把内部控制和预算管理等同起来,没有建成系统的内部控制体系。

(二)预算资金统筹不够

当前我国部分事业单位在进行预算资金的管理过程中存在着对预算资金统筹管理力度不够的现实问题。这种预算资金管理统筹的不够,造成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过程中极易出现以下两个弊端:一是预算执行的低效能。因为事业单位预算资金内部控制力度的不足,造成预算执行考核机制的不健全,使得事业单位虽然有预算编制的存在,但是在实际的预算执行的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却没有切实的按照预算编制的内容,来进行事业单位资金的使用,让资金预算编制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二、预算执行的盲目性。因为事业单位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存在时间有限,内容复杂的现实问题,所以部分事业单位在进行预算资金编制的过程中,无法把单位资金运行的方方面面进行一个综合、完善的考虑,这就造成事业单位预算编制相对的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因为部门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着对短期利益的盲目追求,没有实现对预算资金使用的统筹管理。

(三)国有资产管理不严

当前部分事业单位在进行单位资金使用管理的决策时,存在着管理决策不完善、资金使用不合理的情况。依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事业单位享有对本部门国有资产的占用和自主的使用权,但是事业单位在进行大型固定资产的购置和大额资金的支付时,需要符合国家的法定程序,要在单位各个部门的分管领导都到会的情况,通过集体表决的形式来决定是否进行大型固定资产的购置,只有当超半数以上的人员对购置行为持肯定意见时,才能进行固定资产购置的实际操作,以实现对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情况的合理监督。但是在许多事业单位的实际工作中,这种集体表决的决策机制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许多单位资金的支出使用,大都是由其领导层直接决定的,缺乏科学的论证和研讨过程。同时部分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过程中还存在授权审批制度不严的现实问题,资金审批的流程不清晰,权责不明确,存在较大的人为可操作因素,加大了事业单位资产使用过程中违规违纪现象的发生。

(四)财务会计工作不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事业单位预算资金的额度也在不断的提升,因此与其直接相关的预算资金内部控制工作的难度也在不断的加大。要想保质保量的完成事业单位的预算资金内部控制工作,就必须要加强对事业单位财务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为事业单位预算资金内部控制的发展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用人才动力推动事业单位的进步。当前我国许多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水平不高,财务人才的工作能力不强,给我国事业单位预算资金内部控制的发展造成了负面的影响。同时部分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只专注于本部门的会计核算工作,把较多的精力花费在对财务会计的算账、审核、报账等流程工作中,缺少与资金使用部门的实时对接,造成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的滞后性。

四、提高我国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内部控制的有效措施

(一)加强预算管理 分解费用指标

预算管理作为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只有从预算管理工作的加强入手,才能够有效的发挥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机制能量,让事业单位的预算资金内部控制水平得到切实的提升。事业单位在进行预算管理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好的就是预算编制工作,形成以预算编制为主体的全面预算管理办法,减少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中的漏洞和缺陷。事业单位在顺利获得国家财政部门的预算资金以后,要切实的立足于事业单位自身的发展情况,明确本单位的资金能力,对事业单位中不同的业务活动进行类别的细分,把重要的、紧急的业务活动挑选出来,集中力量先处理好关键性业务的问题,有重点、分层次的来进行事业单位业务活动的安排,同时要按照业务活动的轻重缓急来进行预算资金给付的统筹安排,然后按照统一的资金安排,把相应的费用指标分解落实到单位内部的各个部门。在发生资金给付的同时,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要严格的坚持“收支两条线”的财务管理办法,保障事业单位资金收支的账实相符。

(二)加大内控力度 形成内控机制

行政事业单位要进一步强化自身的预算资金内部控制能力,就需要切实的立足于预算资金,加大事业单位的内控力度,形成与事业单位发展相适应的内控机制。具体来说,事业单位可以从岗位设置、审批流程、会计控制等几个方面来进行内控工作的调整与完善。一、岗位设置方面。事业单位要严格的执行“不相容职务的岗位分离制”,让各个岗位之间能够实现权利的相互制约,避免权利的独大与滥用;二、审批流程方面。事业单位要进一步规范预算资金的审批流程,明确资金申请的额度、资金审批的权责,加强审批流程的透明化建设,让资金的分配和使用变得科学、合理;三、会计控制方面。事业单位要发挥出财务会计对单位资金监管的重要性作用,加强单位的财务会计水平,引进和培养更多高素质复合型财务会计人才,充实事业单位的会计人才队伍。

(三)实行资金专管 提高使用效率

对于事业单位来说在进行某一个具体的重大项目资金的管理时,要对项目资金实行专项管理,以提高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率。而有关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内部控制可以分两步走:首先,要建立起专门的项目资金管理审核程序。明确项目的申报和立项流程,同时要加强对项目内容的审核力度,保障项目的可操作性。事业单位的各个部门在申请项目资金的时候,要把相关的项目内容、论证程序,以及项目的实际调研结果,交由上级主管部门审核,同时要保证资料文件的真实完整;其次,要严格按照项目预算资金编制进行资金的支出使用。通过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来加强对编制执行的监管,杜绝项目资金使用中人为牟利的产生,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率,保障事业单位预算资金的专款专用。

(四)强化监管机制 保障内控成效

强化监管机制,是保障事业单位预算资金内部控制工作有序进行的关键举措,因此事业单位要加强对本单位预算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和审核,成立专门的内部财务会计审计部门,保证审计部门的独立性与权威性,给予审计部门足够的支持,发挥出审计部门的监管力量,保障财务预算编制的有效执行,提高内部控制的工作成效。审计部门可以通过对事业单位收支情况、管理运行、会计指标等多个方面财务数据的分析与研究,来发现事业单位在预算编制、内控制度、财务管理等方面的漏洞与不足,促进事业单位加强内控制度的健全和完善,让事业单位的预算资金得到优化配置和合理使用。

五、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国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工作也需要适时的进行新的调整与革新。事业单位在进行预算资金内部控制的完善过程中,要切实的依照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和资金能力,来进行预算资金内控制度的优化提升,保障事业单位预算资金内部控制的科学合理,让事业单位进入良性的发展轨道。

参考文献:

[1]朱盛.基于财务管理视角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新思路[J].全国商情.2016(10)

[2]崔良凤.运用全面预算管理提高事业单位预算编制质量[J].经济师.2016(07)

[3]申慧君.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问题刍议[J].经济研究导刊.2016(15)

[4]蒲又红.完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及管理研究[J].财会学习.2016(13)

[5]魏佳玉.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进度的解决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6(05)

[6]王文欣.浅谈事业单位预算的问题及措施[J].科技经济市场.2015(03)

猜你喜欢

内部控制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方法研究
浅析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
互联网形势下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探究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