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制造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6-12-24潘小飞

财经界·学术版 2016年22期
关键词:问题及对策制造业内部控制

潘小飞

摘要:内部控制是企业内部自我约束与自我完善的管理活动,随着我国经济形势步入新常态,制造业整体面临着极大的生存挑战,内部控制机制则在此时彰显了其管控价值。在制造业企业认识和实践内部控制举措时,不断出现具体问题,而这些问题也切实影响到内部控制管理的效率与质量,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了影响,分析内部控制问题并寻求完善措施成为制造业企业在当前经济环境下的工作重心之一。本文通过对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活动的分析,结合笔者日常工作中的认知对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概述,并以个人粗知拙见提出几点完善意见,望起抛砖引玉之效。

关键词:制造业 内部控制 问题及对策

一、制造业及其内部控制现状概述

制造企业指通过一系列专业制造手段将制造材料转变为各种消费品的企业总称,汇总而言就是我国当前的制造业。自我国改革开放起,制造业就在我国市场中占据半壁江山,经过数十年的资本积淀发展,在我国当前发展的经济环境中起着重要地支撑作用,虽然我国正在向第三产业所挺近,但是经济中心仍然停留在制造业中。但是伴随着我国经济形势新常态大环境的变化,制造业正在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市场的不断细化和竞争地日益增长正在从外部环境向制造行业整体施压,在此环境下制造业必须转变管理理念,向内部要效益,以保障制造企业内部运转围绕整体战略目标进行,在维持企业基本生存需要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竞争力和更多的市场份额。

内部控制制度的运营原理是通过经济单位在内部各个部门之间通过完善组织形式,健全岗位职责与岗位监督体系等形式来保证单位内部整体经济活动的可控性,以此来辅助管理者进行管理,并保障管理层的意识能够在最快的时间内得到贯彻,是保障单位经营活动经济性和效率性的重要措施。近年来我国制造行业逐步认识到内部控制对于企业加强完善管理,提升经济效益以及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积极意义,相关的制度正在制造业内不断建设完善。

二、制造业内部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中,内部控制已经逐步成为管理层的统一认知,并制定出相关制度及规章来保障其实施,依笔者观点而言制造业的内部控制在当前环境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在实施环节,并不是说管理层在内部控制管理活动中已经再无研究意义,而是相比较而言在当前环境下实施环节的问题更严重,所以在下文中笔者会更倾向于对中基层进行内部控制活动分析。

(一)内部控制工作缺乏制衡

内部控制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项原理就是内部制衡,通过内部各岗位之间建立制衡的责任理念来保障日常工作的有序稳步推进,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笔者却发现部分制造业企业内部岗位之间根本就不存在任何的制衡关系,或是基础制衡关系被人际交往所影响,效果甚微。内部职能机构设置不合理,达不到内部控制制度关于部门岗位制衡的预期,丧失了基本的内部控制基础,企业整体的内部控制管理活动也就只能流于形式,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一般。第二点内部控制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就是岗位责任制度存在漏洞,责任难以落实到具体责任人,甚至难以落实到一个部门,发生相关问题时部门间互相推诿,责任难以落实,只能通过损益类的处理自我消化,直接导致基层工作人员忽视岗位责任制度。

(二)财务控制能力没有得到加强

在制造业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都不可能脱离财务部门,原材料的入出库、生产直接人工的核算与筹集制造资金所耗用的资本等都是财务部门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可以说财务部门的会计资料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客观体现形式。财务部门的会计资料本应成为内部控制工作中的重要参考资料,但是在实际内部控制工作中会计资料所发挥的作用却极低。究其根本原因有二:一是制造业部分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部分制造业为各种不法目的而伪造经济活动进行虚假记账,造成会计资料脱离实际经营,即使存在内部账外账也得不到认可,难以将其作为内部控制资料,也就是我们所讲的的拿不上台面。二是成本管理过于疏松,无论是在成本的出入库管理还是在公共制造费用的分摊方面都存在极大的纰漏,制造企业内部收入与成本无法配比,基础资料难以得到保障,内部控制工作就难以进行,作用也就得不到发挥。

(三)内部控制中监督管理等岗位职能性较低

制造业企业因为其行业特性,往往是持续性的运转,也就注定了其资本回收期的无限延长,而且其生产经营活动也随着其产品的增加而逐步复杂繁琐,所以在制造业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无论是出于监督内部生产经营活动的目的还是其他,都会在内部设置内部监管部门,而这也是内部控制在制造业企业的管理活动中较为直观的体现。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因为审计监管的部门无法为企业获取直接的经济效益,所以其工作很难获得管理层的重视和认可,且其工作又与其他各部门的利益需求相冲突,导致其工作难以获得基层各部门的支持,种种原因叠加到一起致使制造企业内部监管部门的职能难以实施,而缺少监管又严重阻碍了内部控制制度化保障的推进,直接降低内部控制管理活动的质量。

三、完善制造业内部控制管理活动的措施

(一)优化内部控制环境

一项管理措施的执行与贯彻必须有一套严谨的制度化框架做保障,所以在制造业完善内部控制的对策中首要的就是要认识到环境对内部控制的影响,并结合制造业企业自身个性化发展需求营造一个良好的内控环境。依笔者角度而言,优化内部控制环境的第一步应该是制度化的建设,因为制度永远是进行管理活动的保障,一方面可以确保内部控制活动有据可循,另一方面可以保障内部控制相关工作人员无法滥用职权;第二步才是从企业内部管理文化氛围入手,集内部控制管理理念的宣传与内部控制责任化奖惩制度于一体,为内部控制在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贯彻奠定思想基础;第三步则是依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构建内部控制框架,通过建设内部部门和工作岗位之间的制衡,加强监管部门职能等方式,优化企业的组织结构,以此保障内部控制管理的效率与质量。

(二)提升财务管理在内部控制管理中的地位

在过去的数十年发展历程中,制造业的管理模式一直在改变,但是财务部门的地位却一直没有被撼动,而且逐步在“记账会计”向“管理会计”发展,这点应该为企业管理层所认知,并将之与内部控制管理活动相结合。在此之前,制造业的管理活动中有一个很尴尬的现象,管理层脱离基层生产,难以把握住企业发展方向,而处于基层管理的工作人员认得清发展方向却难以获得支持,导致制造业企业在一段时间内管理与生产难以有效协调。在会计只能逐步走向管理层时,这种现象会被逐步改善,因为会计本身是通过会计信息的收集对基层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核算汇总来实现自身职能的岗位,可以接触到不同岗位、不同级别工作者,并可以在其中获取到大量信息来分析研究内部控制管理活动及其制度机制等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

(三)强化内部监督管理

制造业企业想在内部建立一个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就必须强化内部的监督管理机制,健全内部监督管理框架,完善内部监督管理机构及职能。在很多制造业企业的组织结构中,内部监管部门划分为监事会直接管辖,协助监事会进行审计监督等工作,但是在笔者认为如若将监管部门划分到董事会直接领导,一方面董事会是企业管理的权力部门,而监事会虽亦为上层领导部门,但权力却不及董事会,将内部监管部门转到董事会下属不仅可以方便内部监督管理工作的进行,还可以向企业员工表达管理层强化内控的意识;另一方面董事会领导内部监管部门也可达到跨越监事会和经理人直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目的。另外加强内部监督管理要在内部监督管理专业素养竞争方面入手,以审计部门工作为例,企业可以通过奖惩并施的方式引导审计工作相关人员不断地提升自身职业素质,避免因缺乏业务知识或对准则制度误解而影响审计结论,以此保障内部审计工作队伍在专业领域内的绝对话语权,进一步保障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质量。

四、结束语

内部控制在当前环境下对制造业企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但是在当前工作中却出现诸多的问题,内部控制在工作中受到了极大的制约,严重影响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有序进行,不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部署。所以依笔者之见,必须要在根本上改变内部控制原本存在的管理方式,通过制度化建设与理论化宣传等多方面举措共进的方式深化完善内部控制模式,特别是在财务相关岗位的内部控制建设工作中更应投入高资本,以此满足制造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管理需求,确保企业稳定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俞小康.浅析制造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5,(06)

[2]郑大芳.探析制造业内部控制体系构建与实施方法[J].财会学习,2016,(07)

[3]杨瑛娟.制造业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有效性影响研究[J].西部财会,2015,(03)

猜你喜欢

问题及对策制造业内部控制
2019长三角制造业企业100强
2018上海民营制造业企业100强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对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
浅议财务会计管理在工程企业中的问题和对策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