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对青少年进行家庭教育的分析与思考
2016-12-23布嘎
布嘎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24-0062-01
在家庭教育方面,通过这三十多年的生活与实践,陆续把点滴感悟写下来,一则如实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二则希望与家长们交流,共同提高。“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工作再忙不能忘孩子。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经济实力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培养,关键要靠教育。教育是培养人的工作。只教给孩子知识,只重视孩子的文化学习,这不是完整的教育,完整的教育,是把孩子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来培养的工作。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孩子不仅需要知识,还需要情感意志,信仰、交往,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培养和发展,要让孩子学会做人,只有这样孩子才能真正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人的成长历程中家庭教育影响最大。家庭是青少年的启蒙学校,家庭教育的好坏对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形成,人生价值观的形成以及青少年将来的社会发展方向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感染力
父母是孩子学习的榜样,是生命中另一类导师。在家庭生活中,父母的喜怒哀乐对孩子有强烈的感染作用,家长应树立乐观、自信、勇于拼搏、积极进取的形象,在处理发生在周围身边的人与事的关系和问题时,应处事不惊、爱憎分明、立场坚定。这样,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文化氛围、生活习俗、家长的爱好等都会耳濡目染地渗透到孩子的心灵中去,对孩子的心理品质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家庭教育的及时性家庭教育的过程,是父母长辈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的个别教育行为。常言道:“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父母通过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能及时掌握此时此刻他们的心理状态,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及时教育,及时纠正,不让问题过夜,使不良习惯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不健全家庭包括夫妻不和家庭、父母离异、及父母一方或双方死亡的家庭。在这样的家庭里,子女往往得不到应有的父母之爱,遭受疏远、冷漠或怨恨,伤害了他们幼小的心灵,从而形成病态性格,往往会使子女产生会不良行为,在一定条件下会发展为犯罪行为。案例:小星,从小父母离异,家境并不宽裕,但是在吃喝花销上,家里尽可能地满足他,可以说是在母亲的溺爱下长大的。上中学期间,因盗窃被判处缓刑。糊涂的母亲并没有反省自己教育上的失误,反而让他辍学在家,依旧宠爱有加。结果,小星又因盗窃走上犯罪之路。
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由于发生在家庭中,使家庭教育的特点具有其他教育所没有的优势。家庭教育的早期性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就是家庭,即人生的第一课堂,家长是第一任教师,即启蒙之师,家长对孩子所施的教育最具有早期性。古往今来,许多仁人志士,卓有成效的名人在少年时期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他们日后成才的一个重要原因。家庭教育的连续性,孩子几乎有的时间生活在家庭之中,孩子认识世界是从家长那里开始的,家长无时无刻不对孩子有着潜移默政治观点、思想觉悟和道德情操,化的影响,家长举止言行、都像一面镜子从孩子身上反映出来。这种教育是在有意和无意、计划和无计划、自觉与不自觉之中进行的,不管是以什么方式、在什么时间进行教育,都是家长以其自身的言行随时随地地教育影响着子女。家庭教育的权威性是指父母长辈在孩子身上所体现的家长合理地权力和威力。父母的教育易被孩子接受和服从,使用这一特点,对孩子良好品德和行为的习惯形成很有益是孩子最先面临的一种重要的社会处。
三、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是人一生中所受到的最初、最基本的教育,是起点和基石。人在长大以后所受到的其他一切教育的基础、因此,探讨家庭因素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至关重要。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说过:“每个社会的人一定具有一个非常宏大的潜在才能库,这种潜在才能或能得到发家庭是孩展,或被人忽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环境条件。”孩子生活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的启蒙教师和终身教师,家庭环境良好与否,孩子能否健康成长以及长大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很大程度是由父母所营造的家庭教育环境所决定的。教育学家皮亚杰曾指出:“环境在心理发展中能够发挥决定性作用,每个阶段和每一年龄的感知内容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所以良好的方法可以增进学生的效能,乃至加速他们的心理成长而无所损害。”这就说了教育方式和方法的重要性。正确的家庭教育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对于大多数的中国家庭来说,孩子的教育方式问题就成为了家庭的重心。家长要加强学习,学会用正确和适当的方法去影响、教育子女,减少家教方面的偏差和失误。
(责任编辑 李 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