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导学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2016-12-23张国平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6年24期
关键词:导学案英语教学

张国平

摘 要 高中英语课堂中,教师重视优化导学案的应用,从学生的立场出发,通过一系列措施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 导学案 英语教学 学生主导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24-0042-02

由于高中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学习心智更加成熟,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具有较强的理性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因此,在高中阶段开展导学案教学具有明显优势。我结合自己的教学谈一下导学案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一、小组建设与学科小组长的培养

小组建设以及其中的学科小组长的培养就尤为重要。我将班里分为6人一组,每组中有一位小组长负责开展学科学习活动。我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科小组长们一起讨论,进行常规活动规则的制定,例如,在课堂中如何围绕探究问题组织小组成员展开讨论,如何分配任务,如何做好小组活动记录等。在英语课堂中,活动形式较为丰富,更需要教师有方向的引导。其次,不定时认真听取小组长收集同学们对于课堂教学的意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小组长为纽带,教师与全班同学建立了一种默契、安全、稳定的互动关系与规则。

二、导学案教学的课前准备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是导学案教学的一大特色。这里的“先学”,是导学,即有引导的预习。首先,教师布置的预习内容要适量,切不可过多。过多的内容会导致学生完成不了任务,加重学生心理负担,并会很大影响课堂活动的质量。其次,教师的期望不予过高。因为这是学生开始接触新知识的时候,模糊、疑惑,出现错误,都是很正常的。

学生完成导学案的预习部分后,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对此部分进行阅读与分析。尽管教师参与了导学案的编写,对导学案的内容熟记于心,但是,空白的导学案说到底只是教师“一厢情愿”的排练与预设。记载学生想法、疑惑甚至错误的导学案,才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依据。经过学生预习的导学案,是教师学情分析的重要资料。通过对本班学生导学案预习部分的分析,教师才可以比较准确地确定课堂教学中的重难点,从而选取合适的教学方法。

三、学生立场下的导学案课堂教学过程

导学案教学过程已基本达成共识,总的包括课前导学(或称自主学习、课前预习),课堂研讨(或称合作探究,包括分组合作、讨论质疑、展示点评等),课堂总结提升,课堂检测(或称清理过关、当堂巩固),课后巩固(或称课后作业)等五个环节。基于亲身实践经验,我特别关注学生在导学案课堂学习中的参与态度与学习状态。从学生立场的视角,探讨导学案课堂教学过程中常见而关键的要素。

1.创建平等、理解、安全的课堂环境

课堂实施是导学案教学的最重要阶段,其中课堂研讨是课堂实施的关键。我刚开始遇到的问题是学生不愿动起来,不愿开口发表自己的观点。听完教师的要求,学生相互对望,在犹豫徘徊,在相互试探着。学生是很敏感的,教师是否真像口头上所说的,“犯了错误就是找到进步的空间”,学生从教师的眼神、表情、姿态中就可以轻易捕捉到答案。因此,创建安全、理解、平等的课堂环境很重要。

2.创设发问、探究、研讨的学习氛围

当把课堂还给学生后,学生的学习效果却不如人意,小组学习的低效性逐渐显露出来。当教师布置了一个探究任务,在讨论阶段,小组成员却忽视探究,忙着校对答案,最后整组得出一份标准答案,以便于超越其他小组,小组成员学习过程中诸多的疑惑却被忽视。展示阶段,小组代表争先恐后,抢着到黑板板书,列出答案,小组成员似乎已经完成任务,与学习无关的行为逐渐出现。点评阶段,学生显得有点懒散,他们知道教师完整的ppt上内容丰富,一切答案尽在其中,此时又何必费力探讨。合作学习的低效,肤浅,甚至流于形式,让人开始怀疑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意义。

我发现出现该问题的原因之一在于学生的学习动机被外部学习动机,如教师的表扬、同学们赞赏的目光,尤其是小组加分激励制度所支配。因此,我调整小组加分的策略,鼓励学生发问、质疑、思考,如削减了黑板展示的分值,赋予发问、质疑、表达观点同样的分值,让学生在讨论阶段更能关注自己学习产生的困惑。在小组代表展示阶段,其他同学可以继续讨论,同时关注黑板展示的结果,如果自己的观点与该同学不同,或者发现该同学做错了,其他同学同样可以上去黑板展示与修正。在点评阶段,教师要及时捕捉学生在讨论与展示生成的资源,不断地设疑,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3.当堂检测,及时反馈

经过合作探究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是否正确、到位,就需要通过课堂练习来检测了。高中生心智较为成熟,他们更关注学习结果。因此,通过教师适当的指引和鼓励,学生对于当堂检测是充满期待的。当堂检测需要提供学生安静的环境,给予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让学生检测到是否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检测的结果会很大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所以教师要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及时为学生解疑答惑,并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和反思。

站在学生的立场进行导学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敏锐的洞察力,较高的引导能力。在利用生成资源的过程中,教师也要不断地反思、调整自己的预设,以一种更开放、更宽容、更多元的心态面对学生。

(责任编辑 陈 利)

猜你喜欢

导学案英语教学
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漫谈
创新设计导学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