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中线段图辅助教学的作用
2016-12-23赖明华
赖明华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24-0036-02
小学生正处于由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认知阶段,通过图画呈现生活场景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心理学研究表明,采用直观手段(线段图较常见)教学可以加速学生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飞跃。线段图直观形象是学生进行抽象思维的“拐棍”。不少应用题的分析也离不开线段图。
五、循序渐进,提高学生画线段图的能力
学生画线段图的努力不强,这是广大老师在平时教学工作中的深深体会,作图能力不强,往往导致学生不能准确、准确的表达题意,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画线段图的兴趣,丧失用线段图解题的意识和习惯。例如:
例题:张宁和王晓星一共有画片108张。张宁给王晓星18张后,两人画片的张数同样多。两人原来各有多少张?
学生的作图不准确,没有正确用线段图表示“张宁给王晓星18张后,两人画片的张数同样多。”要让学生认识到张宁是减少18张,王晓星是增加18张,这时两人同样多。此时,引导学生正确的画线段图,准确地用线段图表示题意,才能准确地理解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因此,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多让学生尝试画线段图,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学生画线段图的能力。
六、广泛参与,重视学生对线段图的理解
学生不仅要会画线段图,更要能正确理解线段图,准确把握图中蕴含的数量关系,才能正确地解决问题。因此,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还应该设计和安排一些关于线段图的专项练习,让学生广泛参与,讨论图中蕴含的数量关系,尝试提出问题,或根据线段图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生小组讨论,合作交流,阐述题意及其数量关系式,生生合作、人人参与,每名学生都获得发展。
实践证明,利用线段图解题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了题意,更容易找出数量间的关系来解题,还使教师教学得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学生的解题的技巧和策略。
(责任编辑 刘 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