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文学文化
2016-12-23谢莉萍
谢莉萍
【摘要】本文以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文学文化作为研究对象,从在数学理论教学中应用文学文化、在试题讲解过程中引用文学文化以及在设计习题时引用文学文化三个方面对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文学元素进行研究,得出文学文化对高中数学教学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高中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多对文学文化进行应用.另外,不光是针对高中数学与文学文化的结合,高中教学中的其他学科之间也应该进行融合教学,从而不断提高各科的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数学;文学文化;教学过程
数学虽然考查的是学生的思维能力,但是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师的教学过程也不能够与其他学科脱节,尤其是在高中阶段,数学教学既是教学难点,也是教学重点.所以高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与其他学科进行结合,从其他学科中找到可以利用的资源来为数学教学提供不同角度的支持.本研究主要是将高中数学与文学联系在一起进行研究,对高中教学课堂中的数学元素进行分析,借助这种方式来使数学变得更加具有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在数学理论教学中应用文学文化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概念,但是这些概念如果让学生只是用背诵的方式进行记忆,这样不仅容易遗忘,而且对于学生理解和学习数学也起不到很好的作用.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高中数学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一些文学元素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对概念进行理解,从而在理解的基础上更好地对数学概念进行记忆,比如在学习“极限”概念时,这个概念与文学中的“一尺之锤,日取其半”相似,可以让学生通过考虑这个文学典故中的结果来对“极限”概念进行理解.在学习排列组合时,可以举“一切为了人民,为了人民一切,为了一切人民”这样的例子,这三小句话看起来没有什么特点,但是通过“一切”“为了”以及“人民”三个词语之间变换位置就改变了整个句子的含义,也就是将三个词语进行了新的组合,这样就使得教师在教授课程时更加具有人性化,使枯燥的数学教学更加贴近于生活,容易让学生接受.另外,在数学教材中也并不都是数学符号以及公式,还有很多文字解释,通过这些理论对公式以及符号的解释,才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对抽象的知识进行理解和记忆,所以可以说在理论方面数学与文学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尤其是高中数学教程需要有文学文化进行支持.
二、在试题讲解过程中引用文学文化
在数学课堂上往往都是以讲题为主,由于数学课程比较乏味,所以学生往往在听课过程中不能够完全集中精力.尤其是在高中数学课堂上,由于所学习的知识点非常难,所以很多学生在听不懂时就会选择逃避,造成课堂效率不高.所以在高中课堂讲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一些文学语句来增添一定的乐趣.比如学生在掌握了解题要点时,鼓励其“柳暗花明又一村”,而在学生经过了长时间困顿突然找到了遗忘的知识点时可以用上“踏破铁鞋无觅处”这样的语句,这样不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学生的解题压力,还能够活跃数学课堂的气氛,使得数学教学不再枯燥,学生也更加有兴趣学习数学.另外,教师在课堂中对解题方法进行总结时也可以用到一些文学典故,比如:在数学解题过程中经常有多种方法可以互相替换的情况,这就与《孙子兵法》中的李代桃僵有着相似的含义,数学教师在对解题方法进行总结时如果能够使用这些文学文化,不仅能够显示出教师的个人修养,而且还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文学典故的基础上掌握不同的解题方法,起到双重作用.
三、在设计习题时引用文学文化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习题练习,但是由于数学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学科,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在看到满试卷的公式与数学符号时都会感到头疼,在心理上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用到文学文化,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添学生解题的趣味,比如可以将“三人行必有我师”放到概论题中,可以用“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而,而吾以捕蛇独存”来设计集合问题等,这样用文学知识设计数学习题,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够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考查学生对文学的理解能力,如果学生无法对所引用的文学知识进行理解,就很难将语言转化为正确的数学符号,也就没有办法给出正确答案.所以高中数学教师在习题设计过程中要学会正确引用文学文化,在增添习题解答趣味的同时,帮助学生将数学与文学学习练习在一起,提高整体素质.
总之,高中数学是一门具有难度但是又非常重要的学科,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想要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就需要将数学与其他学科进行结合,由于数学是理科学科,那么就可以选择比较偏向于文科的学科,其中文学文化就是很好的选择.高中数学教师应该从课程教学的理论知识、课堂语言以及习题设计三个方面都对文学进行学习,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将文理学科结合在一起,起到最佳的化学反应.
【参考文献】
[1]陶正娟.关于数学与文学的几点思考[J].黑河学刊,2010(07).
[2]黄祖达,张月莲.数学与中国文学的一些思考[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13(02).
[3]里纪.数学与文学[J].博览群书,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