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沿江稻区穗颈瘟、纹枯病暴发流行特点及其防控技术研究

2016-12-23张夕林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植保站226300

上海农业科技 2016年6期
关键词:病穗率病指稻区

羌 烨 张夕林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植保站 226300)

沿江稻区穗颈瘟、纹枯病暴发流行特点及其防控技术研究

羌 烨 张夕林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植保站 226300)

针对近年来沿江稻区水稻穗颈瘟、纹枯病连续暴发流行、发生为害严重的现实,于2014~2015年开展了沿江稻区水稻穗颈瘟、纹枯病流行特点及其防控技术研究,提出了最佳防治适期、高效对路药剂、正确施药方法等关键防治技术,集成了行之有效的稻瘟病、纹枯病防控对策,并进行了大面积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沿江稻区;穗颈瘟;纹枯病;流行特点;防控技术

水稻稻瘟病、纹枯病是我国水稻生产上常发性、普发性和重发性的两种主要病害。随着水稻高产及超高产品种的推广应用、水稻施肥量的增加、水稻轻型栽培面积的扩大以及气候条件的异常,沿江稻区水稻稻瘟病、纹枯病发生程度日趋严重。据统计,自2009年以来,沿江稻区水稻纹枯病已连续7年较重发生,造成部分水稻田出现“冒穿到顶、枯死倒伏”的现象,严重田块水稻产量损失30%~45%;稻瘟病近几年在沿江稻区的发生也尤为严重,一般可致稻田减产10%~20%,重的达 40%~50%,局部田块甚至颗粒无收。为有效控制水稻稻瘟病、纹枯病的发生危害,确保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笔者于2014~2015年重点对沿江稻区水稻穗颈瘟、纹枯病暴发流行成灾特点和最佳防治适期、高效对路药剂、有效施药方法等防控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集成了行之有效的防控对策,并进行了大面积推广,最终有效控制了两种主要病害的发生危害,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 沿江稻区水稻穗颈瘟、纹枯病暴发流行特点

1.1 穗颈瘟流行特点

1.1.1 发病面积大,危害损失重

2014年通州地区水稻穗颈瘟发病面积为2.87万 hm2,占水稻种植总面积的90.52%;据通州区植保站于9月底至10月初鉴定52块不同类型和品种的稻田结果显示,平均病穗率为13.24%(0~93%)、病指为8.62(0~71.6),严重受害面积为4 533.33 hm2,占水稻种植总面积的14.32%。2015年通州地区水稻穗颈瘟发病面积为2.88万hm2,占水稻种植总面积的91.91%,10月10~13日鉴定性普查,平均病穗率为12.703%(0~58.33%)、病指为10.22(0~45.87)。

1.1.2 病穗发病早,发展蔓延迅速,发病重

2015年穗颈瘟普查9月9日始见,始见期为近10年来最早,且在降雨后穗颈瘟病穗率明显激增,于9月中旬出现发病高峰,病穗率成倍增长,发病重的田块病穗率达70%~80%。之后随着时晴时雨,穗颈瘟的病穗率仍在不断递增,病情程度也在进一步加重。10月中旬,病情趋于稳定,其病穗率和病指均达到最高峰。发病严重的水稻品种有“大华香糯”、“南粳9108”、“武运粳24”等,病穗率达95%~100%、病指达85~97.5。

1.1.3 不同品种的穗颈瘟发病程度差异明显

调查结果表明,目前生产上推广的水稻品种多为高产品种,但对穗颈瘟的抗性普遍较差,穗颈瘟重发品种有“武运粳24”、“大华香糯”和“南粳9108”等,其病穗率、病指均在90%以上,部分田块甚至绝收。另据2015年通州区调查结果显示,“南粳9108”、“淮香粳15”、“扬农1号”为穗颈瘟重发品种,其中“淮香粳15”平均病穗率达34%,最高达58.33%;“扬农1号”平均病穗率达20.07%,最高达48%;“南粳5055”、“扬育粳2号”、“盐粳 5号”等品种相对抗病,感病品种的病穗率、病指分别为抗病品种的14.22、14.25倍,品种间抗病性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1.1.4 同一品种不同栽培方式、移栽的生育期不同,其发病程度也明显不同

大面积调查结果表明,2014年,人工移栽稻、机插秧稻田的穗颈瘟发生明显重于直播稻田,移栽稻田穗颈瘟平均病穗率为55.5%(25.5%~100%)、病指37.8(17.5~98.5);直播稻田平均病穗率为10.75%、病指3.45,差异达显著水平。同时,水稻生育期早的(8月22~25日破口抽穗)稻田穗颈瘟发病重,其病穗率为60%~100%;生育期迟的(8月29~31日破口抽穗)发病轻,其病穗率仅为30%左右。

1.2 纹枯病流行特点

1.2.1 大发生频率高,危害程度严重

近年来,受气候异常因素影响,各种栽培类型的水稻纹枯病发生程度都普遍严重。2014年,通州地区水稻纹枯病发生面积为2.73万hm2次,防治面积达9.33万hm2次,水稻产量实际损失240万kg,发生程度为大发生。2015年,发生面积亦达2.53万hm2次,防治面积达14万hm2次,水稻产量实际损失36.5万kg,发生程度为偏重发生,局部地区大发生。

1.2.2 发病期正常略迟,病情扩展快、危害时间长

通州地区一般于7月中下旬始见病株,部分田块7月初即查见病株,始病期较常年略迟。出梅后纹枯病扩展速度加快, 7月底进入病害水平扩展盛期,8月下旬进入病害垂直扩展盛期。同时,田间郁闭度高、前期防治差的田块,易暴发流行。此外,由于近年来水稻抽穗后高温、高湿,病情仍然继续上升一直持续到乳熟期,水稻纹枯病危害持续时间延长(见图1-图3)。

图1 2014、2015年系统田观察圃水稻纹枯病病株率情况

图2 2014、2015年系统田观察圃水稻纹枯病丛病率情况

图3 2014、2015年系统田观察圃水稻纹枯病病指情况

1.2.3 大面积种植品种均易感病

普查结果表明,目前生产上推广的水稻品种多为高产品种,但多为水稻纹枯病高感品种。沿江地区水稻主栽品种多为“淮稻”系列、“南粳”系列、“武运粳”系列,均为中高感纹枯病,如“优辐粳”,经后期鉴定调查,水稻纹枯病的穴病率、病株率分别为56.5%、43.8%。

2 沿江稻区水稻穗颈瘟、纹枯病暴发流行的原因分析

2.1 穗颈瘟

水稻穗颈瘟是否暴发流行和发生轻重主要取决于稻瘟病菌源数量的多少,水稻破口抽穗期的降雨量、雨日数、空气湿度等气候条件,水稻品种是否感病等3方面因素。2014、2015年通州地区水稻前期稻瘟病发生较重,菌源充足,且水稻破口抽穗期遇连续阴雨,对病菌侵入和发病极为有利,再加上种植的水稻品种大多是感病品种,综合3方面因素,均有利于穗颈瘟发病或导致穗颈瘟暴发大流行。

同时,田间调查还发现常规移栽、机插秧稻田穗颈瘟发病明显重于直播稻田,早栽稻田明显重于迟栽稻田。分析其原因,主要是近年常规移栽、机插秧稻田水稻破口抽穗期为8月23~31日,期间基本是连续阴雨天气。这段时间不仅是稻瘟病菌侵染的主要时期,也是药剂防治的关键期,而广大农户多数无法做到适期用药防治,错过了穗颈瘟的最佳防治适期,即使有部分农户抢雨隙突击用药,也受雨水的冲刷,影响了药剂防治效果,导致田间穗颈瘟病穗发生普遍。此外,农户未选择对路药剂进行防治,也影响了其防治效果。

2.2 纹枯病

前期移栽稻田纹枯病发病重于直播田,后期直播稻田重于移栽田、机插稻。究其原因:移栽田前期生长量足,长势嫩绿,封行早,田间荫蔽程度高,因而见病早、发生重。直播稻、机插稻等播种、移栽迟,前期发病迟,后期随水稻施肥量的大幅增加,水稻群体在短期内急剧上升,恶化了稻田小气候,再加上高温高湿、阴雨天增多,有利于纹枯病的发病和扩展蔓延;同时,由于水稻体内氮素代谢旺盛,抗病能力下降,也易受纹枯病菌侵染发病,导致纹枯病病情上升快,短期内即暴发流行成灾。

3 沿江稻区水稻穗颈瘟、纹枯病防治技术研究

3.1 水稻穗颈瘟防控技术研究

3.1.1 吡唑醚菌酯、肟菌·已唑醇和嘧菌酯防治穗颈瘟的效果

2015年试验结果表明,5%吡唑醚菌酯EC(德国巴斯夫公司)防治穗颈瘟效果明显,适期用药1次,吡唑醚菌酯不同用量处理的病穗率防效均达85%以上,病指防效也均在80%以上;75%肟菌·已唑醇SC(德国拜耳作物科学公司)防治穗颈瘟效果也较明显,高剂量处理的病穗率、病指防效分别为79.25%、73.53%。因此,在穗颈瘟大发生的情况下,可采用吡唑醚菌酯和肟菌·已唑醇进行防治,其每667 m2适宜用量分别为70 mL、20 g(见表1)。

表1 吡唑醚菌酯和肟菌·已唑醇不同用药量防治穗颈瘟效果(2015年)

3.1.2 嘧菌酯不同用量防治穗颈瘟的效果

试验结果表明,10%嘧菌酯CS(江苏通州正大农药化工有限公司)防治水稻穗颈瘟效果较明显,以每667 m2用90 g处理的防效最好,且用药2次的病穗率、病指防效均高于用药1次;75%三环唑WP(江苏长青农化股份有限公司)、20%井烯·三环唑WP(江苏通州正大农药化工有限公司)处理用药2次的防效也均明显好于用药1次。由此说明,在水稻穗颈瘟发生较重的情况下,嘧菌酯、三环唑、井烯三环唑防治穗颈瘟必须用药2次,即在第1次适期用药后隔5~7 d再用1次药,能有效控制穗颈瘟的发生危害,确保药剂的防治效果(见表2、3)。

3.1.3 不同时期用药防治穗颈瘟的效果

试验结果表明,以破口5%左右用药对穗颈瘟的防效最为明显,每667 m2用75%三环唑WP 30 g防治1次,其病穗率、病指防效分别达77.18%、79.84%,明显高于在破口40%、破口80%、破口100%用药3个处理的防效,再次验证了水稻穗颈瘟的最佳防治适期为破口5%~10%。试验结果还表明,破口初+齐穗用药2次,其病穗率、病指防效分别为

表2 嘧菌酯防治水稻穗颈瘟的效果(2015年)

表3 井烯三环唑不同用药次数防治穗颈瘟的效果(2014年)

84.85 %、91.09%,比用药1次的处理防效提高10%左右。由此说明,在穗颈瘟发生较重的情况下,选择对路药剂适期防治且用药2次,能有效控制穗颈瘟的发生危害,确保药剂的防治效果(见表4)。

表4 不同时期使用三环唑防治水稻穗颈瘟的效果(2014年)

3.2 水稻纹枯病防控技术研究

3.2.1 不同药剂防治纹枯病的效果

2014年试验结果表明,9 种药剂在水稻纹枯病发病始期(穴发病5%~10%)用药,对纹枯病均有一定的防效,其中以每667 m2用75%肟菌·戊唑醇WG(拿敌稳,德国拜耳作物科学公司)15 g、24%噻呋酰胺SC(满穗,美国陶氏益农公司)20 g、30%已唑·噻呋酰胺SC(浙江博仕达作物科技有限公司)25 g 3个处理的防效为好,其防效在83%~89%之间,持效期在20 d以上;其次是每667 m2用24%噻呋酰胺SC(盐城利民农化有限公司)25 g、5%已唑醇EC(盐城利民农化有限公司)80 mL、30%苯甲丙环唑SC(江苏通州正大农药化工有限公司)30 g 3个处理,防效可达75%~80%,持效期也可维持20 d;再次是每667 m2用6%井冈·蛇床素WP(溧阳中南化工有限公司)60 g处理,最高防效可达83.75%,持效期为14 d;其他处理的防治效果和持效期均不理想(见表5)。

表5 不同药剂防治纹枯病的病指防效(2014年)

2015年试验结果表明,药后7 d,每667 m2用25%吡唑醚菌酯EC(德国巴斯夫公司)70 mL、45%肟菌·已唑醇WG(浙江威尔达化工有限公司)20 g、75%肟菌酯·戊唑醇SC(拿敌稳,德国拜耳作物科学公司)15 g与75%戊唑·嘧菌酯CS(禾技,美国科世姆公司)10 g 4个处理的病株率、病指防效均达80%以上,且药后14 d各处理的防效仍呈上升趋势,且均优于每667 m2用10%嘧菌酯CS 75 g、30%苯甲丙环唑SC 20 g(江苏通州正大农药化工有限公司)、5%已唑醇EC(江苏七洲绿色化工股份有限公司)80 mL 3个处理。因此,25%吡唑醚菌酯EC、45%肟菌·已唑醇WG、75%肟菌酯·戊唑醇SC与75%戊唑·嘧菌酯CS是防治纹枯病的理想药剂,防治效果好、持效期长(见表6)。

表6 不同药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效果(2015年)

3.2.2 纹枯病防治适期试验

试验设于水稻纹枯病穴发病率5%、10%~15%、30% 3个时期用药,每667 m2用75%肟菌酯·戊唑醇SC(拿敌稳,德国拜耳作物科学公司)15 g、43%戊唑醇SC(好力克,拜耳作物科学公司)12 g,24%噻呋酰胺SC(满穗,美国陶氏益农)20 g,3种高效对路药剂同时进行试验,以获得水稻纹枯病最佳防治适期。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纹枯病的最佳防治适期为始病期(穴病率≤5%),此时用药防治效果好、持效期长,明显优于在发病始盛期用药。且随着用药时间的推迟,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逐渐下降(见表7)。

3.3 水稻稻瘟病、纹枯病配套关键防控技术

(1)推广种植抗(耐)稻瘟病、纹枯病的水稻品种,避免种植高感纹枯病、稻瘟病的水稻品种,以减少纹枯病和穗颈瘟的发病几率。(2)掌握在最佳防治适期用药,吡唑醚菌酯、肟菌·已唑醇、嘧菌酯等药剂防治水稻穗颈瘟的适期为在水稻破口5%~10%,主治穗颈瘟,兼治纹枯病、稻曲病;在穗颈瘟发生较重的年份,上述药剂提倡用药2次,即在第1次用药后隔5~7 d再用1次药。穗颈瘟也可每667 m2用20%三环唑100~120 g或75%三环唑30~40 g或20%井烯·三环唑WP 150 g进行防治。防治纹枯病的最佳用药适期掌握在纹枯病穴发病率5%左右时用药,主治纹枯病,兼治稻瘟病。(3)防治穗颈瘟提倡低容量喷雾,推广弥雾机或低水量细喷雾,这样用水量少、浓度高、雾滴细、粘着力强、防效好。防治水稻纹枯病时,用水量要足,喷药要均匀周到。

2016-06-17

猜你喜欢

病穗率病指稻区
2021年稻瘟病防控药剂有效性监测试验报告
大气低温胁迫对中国褐飞虱年内初始迁入的影响
基于病穗率的小麦赤霉病发生等级气象预测模型
2018年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
——稻(二)
水稻稻曲病防治药剂筛选与防治适期确定试验研究
绩溪县水稻纹枯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意见
小麦赤霉病病穗率的预测模型
玉米锈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2018年宣州区小麦赤霉病发生特点分析及防治技术
空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