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奉贤区水稻早中熟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2016-12-23叶智伟吴培清唐建国上海市奉贤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01499

上海农业科技 2016年6期
关键词:香粳茬口奉贤区

叶智伟 吴培清 黄 亮 唐建国 江 健(上海市奉贤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201499)

奉贤区水稻早中熟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叶智伟 吴培清 黄 亮 唐建国 江 健*(上海市奉贤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201499)

为缓解季节、茬口矛盾,筛选出适合奉贤地区种植的优质早中熟水稻品种,于2014年进行了12个早中熟水稻品种的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早熟品种“沪早香粳380”、“沪早软2123”和中熟品种“沪香粳106”、“青香软粳”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水稻;早熟品种;中熟品种;品比;奉贤区

上海市奉贤区粮食种植以稻麦两熟为主,推广种植的水稻与小麦品种生育期普遍较长,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粮食高产创建工作的不断推进,杂交晚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茬口逐年紧张,播期不断延后,季节、茬口矛盾突出。因此,亟需通过开展品种引进、试验示范,筛选出适合奉贤区种植的优质早中熟水稻品种,以缓解目前日益突出的季节、茬口矛盾,分散三夏、三秋生产中晒场、机械和劳动力等压力,保障全区粮食生产安全。为此,笔者于2014年进行了12个早中熟水稻品种的筛选试验,现将相关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参试早熟品种有6个,分别为“沪早香粳380”、“沪早软2123”(上海市农科院),“沪旱11”、“早玉香粳”(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松香早粳”、“松1013” (松江区农技中心)。参试中熟品种有6个,分别为“gm01”(光明种业),“丙11-121”(嘉兴市农科院),“沪软12-12”、“沪香11-21”、“沪香粳106”(上海市农科院),“青香软粳”(青浦区农技中心)。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1个品种为1个处理,采用大区对比,随机排列,不设重复,每大区面积667 m2。

1.3 试验概况

试验设在奉贤区农技中心青村种源研发基地进行,试验田前茬为紫云英绿肥,土壤质地为中壤土,肥力中等,田块平整,排灌方便。各水稻品种均采用人工直播方式,6月5日播种,每667 m2播种量为4.5~5 kg。水浆管理、病虫防治同大田生产。

肥料运筹(每667 m2用量):基肥施商品有机肥500 kg加42%(24-8-10)水稻专用BB肥25 kg,断奶肥施尿素7.5 kg,分蘖肥施42%(24-8-10)水稻专用BB肥25 kg,平衡肥施42%(24-8-10)水稻专用BB肥12.5 kg,穗肥施42%(24-8-10)水稻专用BB肥12.5 kg(早熟品种施水稻专用BB肥5 kg),折合纯氮21.5 kg(早熟品种为19.7 kg)。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各参试早熟品种的成熟期在10月11~18日,其中全生育期最短的是“沪早软2123”,为130 d;最长的是“沪旱11”,为137 d。

各参试中熟品种成熟期在10月25~27日,且全生育期较接近,变幅为142~144 d(见表1)。

表1 各参试品种(系)生育期比较

2.2 茎蘖动态

在各参试的早熟品种中,每667 m2高峰苗数、每667 m2有效穗数、单株分蘖数最多的是“松香早粳”,分别为43.2万苗、23.21万穗、4.7个;成穗率最高的是“沪早软2123”,为71.0%。

在各参试的中熟品种中,每667 m2高峰苗数均出现在7月23日,最高的是“丙11-121”,为46.2万苗,最低的是“沪香11-21”,为28.2万苗;每667 m2有效穗数最多的是“丙11-121”,为31.45万穗,最少的是“青香软粳”,为22.10万穗;单株分蘖数最多的是“沪软12-12”,为3.8个,最少的是“gm01”,为2.3个;成穗率最高的是“gm01”,为79.9%,最低的是“沪软12-12”,为58.0%(见表2)。

2.3 主要农艺、经济性状

在各参试的早熟品种中,株高最高的是“沪早香粳380”,为102.6 cm,最矮的是“沪早软2123”,为83.8 cm;穗长最长的是“沪旱11”,为16.9 cm;每穗总粒数、实粒数最多的是“沪旱11”,分别为158.2、131.6粒;结实率最高的是“松1013”,为97.0%;千粒重最高的是“沪早香粳380”,为28.0 g。

中熟品种中,株高最高的是“沪软12-12”,为115.7 cm,最矮的是“沪香粳106”,为88.6 cm;穗长最长的是“gm01”,为16.6 cm;每穗总粒数、实粒数最多的是“青香软粳”,分别为141.2、118.1粒;结实率最高的是“沪香粳106”,为94.8%;千粒重最高的是“沪香11-21”,为29.2 g(见表3)。

表2 各参试品种(系)茎蘖动态比较

2.4 产 量

在各参试的早熟品种中,每667 m2理论产量最高的是“沪旱11”,为692.0 kg,最低的是“早玉香粳”,为553.8 kg;每667 m2实收产量最高的是“沪早香粳380”,为548.9 kg,最低的是“松1013”,为393.2 kg。

各参试中熟品种中,每667 m2理论产量最高的是“gm01”,为728.3 kg,最低的是“沪香11-21”,为630.8 kg;每667 m2实收产量最高的是“沪香粳106”,为683.8 kg,最低的是“青香软粳”,为556.7 kg(见表4)。

表4 各参试品种(系)产量情况

2.5 抗倒性

据田间调查,在各参试的早熟品种中,“松香早粳”、“早玉香粳”倒伏面积均占80%,“松1013” 倒伏面积占30%,“沪旱11”倒伏面积占5%,“沪早软2123”略有倾斜,“沪早香粳380”未发生倒伏。

在各参试的中熟品种中,“青香软粳”倒伏面积占90%,“gm01”倒伏面积占25%,其他品种均未发生倒伏。

2.6 米 质

经JSWL大米食味测定仪测定,在各参试的早熟品种中,食味值最高的是“沪早香粳380”、“沪旱11”、“松香早粳”,均为76,其次是“沪早软2123”和“松1013”,均为75,最低的是“早玉香粳”,为72。

在各参试的中熟品种中,食味值最高的是“沪软12-12”和“青香软粳”,均为87;其次是“沪香粳106”和“沪香11-21”,食味值均为82;最低的是“gm01”,食味值为72(见表5)。

表5 各参试品种(系)米质情况

3 小结与讨论

在各参试的早熟品种中,“沪早香粳380”熟期较早,每667 m2实产最高,为548.9 kg,食味值最高,为76,且抗倒性好,全生育期内未发生倒伏,综合抗性较好,可扩大示范面积;“沪早软2123”熟期最早,产量较高,米质、抗性较好,可进一步试验示范。

在各参试的中熟品种中,“沪香粳106”植株矮,产量高,综合抗性好,且米质较好,可在粮食合作社、家庭农场推广种植;“青香软粳”米饭适口性好,但有倒伏风险,可作为优质稻米采用小苗机插进行小面积种植。

2016-05-31

*为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香粳茬口奉贤区
奉贤区金汇镇:“联”字特色谱写人大工作新篇章
香粳糯低产原因及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施磷水平对不同茬口下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悦读”引领少先队员新成长——上海市奉贤区育秀实验学校提升少先队员阅读素养的实践探索
从“阅读”走向“悦读”——上海市奉贤区育秀实验学校以阅读引领少先队员新成长
我喜欢的一句话
荞麦轮作倒茬对比试验
茬口的熊
玉米‖花生茬口对冬小麦旗叶光化学活性的影响
绿肥茬早熟优质机插水稻新品种(系)的引种与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