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舌体分区多针点刺配合言语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构音障碍30例※

2016-12-23贾力白洁刘东常悦松孙鹏赵国栋黄德才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年2期
关键词:构音舌体运动性

贾力 白洁 刘东 常悦松 孙鹏 赵国栋 黄德才

(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科,吉林132012)

舌体分区多针点刺配合言语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构音障碍30例※

贾力 白洁 刘东*常悦松 孙鹏 赵国栋 黄德才

(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科,吉林132012)

目的观察舌体分区多针点刺配合言语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构音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运动性构音障碍的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应用舌体分区多针点刺配合言语训练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仅进行言语训练,疗程为4周,分别在治疗前后用Frenchay构音障碍评定法评估。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均对患者的言语功能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达76.6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舌体分区多针点刺配合言语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构音障碍疗效肯定,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言语功能。

舌体分区;多针点刺;言语训练;脑卒中;运动性构音障碍;中风;喑痱

构音障碍是由于神经病变以及与言语产生有关肌肉的麻痹、收缩力减弱或运动不协调所致的言语障碍。常见病因为脑外伤、脑卒中、脑肿瘤、脑瘫、肌萎缩性侧索硬化、重症肌无力、小脑损伤、帕金森氏病、多发性硬化等。其病理基础为运动障碍,所以又称为运动性构音障碍。依据神经系统损害部位和言语受损严重程度不同,可分为6种类型:痉挛型、迟缓型、失调型、运动过强型、运动过弱型、混合型[1]。据不完全统计[2]脑血管病患者约有30%~40%出现构音障碍,约15%的患者长期存在,严重影响患者的交流能力,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脑卒中后运动性构音障碍的治疗是临床治疗的难点,本研究采用舌体分区多针点刺结合言语训练的治疗方法,大大提高患者的言语清晰度,改善交流能力,使患者早日回归家庭及社会。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2014年6月—2015年10月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科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脑卒中后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62.30± 11.29)岁;入院时Frenchay构音障碍评定法[3]分级:极重度障碍7例,重度障碍6例,中度障碍13例,轻度障碍4例。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62.37± 11.46)岁;入院时Frenchay构音障碍评定法分级:极重度障碍4例,重度障碍9例,中度障碍12例,轻度障碍5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的诊断标准[4]。

1.3 纳入标准(1)符合脑卒中的中西医诊断标准。(2)脑卒中首次发病,伴有运动性构音障碍的患者。病程在6个月以内。(3)发病年龄在18~70岁之间。(4)意识清楚,生命体征平稳。(5)体力较好,可耐受完成30分钟言语训练者。(6)自愿进入本课题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4 排除标准

(1)意识障碍,严重认知功能障碍者。(2)同时合并失语症者。(3)器官结构异常所致的构音障碍及功能性构音障碍。(3)体力差,不能耐受完成30分钟言语训练的患者。(4)不能配合完成各项评价及治疗的患者。(5)合并心、脑、肾等脏器急性疾病者。(6)有凝血功能障碍者。

1.5 治疗方法

1.5.1 观察组

1.5.1.1 舌体分区多针点刺选用0.25×40 mm华佗牌无菌针灸针在舌体分区(先以舌中线为垂直轴将舌体分为左右两区,再以自舌根向舌尖方向三等分线为水平轴将舌体分为六区)多针点刺,针刺前让病人用1/5000高锰酸钾液漱口,消毒后张口取穴,将舌体伸出口外,不能主动伸舌者,医生可用消毒纱布将舌体被动拉出。用针灸针分别在舌体六区每区的舌面及舌边缘处进行快速点刺,共点刺12下,针尖刺入深度为0.1寸,不留针。针刺后如有出血可用棉签压迫止血。

1.5.1.2 言语训练言语训练[1]包括呼吸训练、放松训练、构音改善的训练、语言训练、克服鼻音化训练、克服费力音的训练、克服气息音的训练、韵律训练、交流辅助系统的应用。

1.5.2 对照组仅进行言语训练,训练内容同观察组。

以上2组训练均为1日1次,1周6次,4周为1疗程。

1.6 疗效判定治疗组与对照组均分别在治疗开始前与治疗一疗程后进行Frenchay构音障碍评估。

1.6.1 Frenchay构音障碍评定分级该量表共有8个方面,分别从反射、呼吸、唇、颌、腭、喉、舌、语言方面评价构音器官运动障碍的严重程度,8个方面又细分28个子项,评价者对每一项功能进行具体评价,每一子项按损伤严重程度分为a、b、c、d、e级。a级为正常,e级为严重损伤,患者经治疗后a项越多表示功能恢复越好。通常用a项数/总项数来评定级别:正常:28~27/28;轻度障碍:26~18/28;中度障碍:17~14/28;重度障碍:13~07/28;极重度障碍:6~0/ 28。该量表所有子项评定结果a项数<27项为构音障碍。

1.6.2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提高2级或2级以上;有效:提高1级;无效:无提高。

1.7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临床疗效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症状积分变化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疗效比较见表1。经秩和检验表明,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脑卒中后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疗效比较[例(%)]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改善情况比较

见表2。2组患者治疗前评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评级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2组评级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P<0.05)。

表2 2组脑卒中后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s)

表2 2组脑卒中后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s)

组别治疗前观察组1 3 . 2 7 ± 5 . 6 9 -1 0 . 8 4对照组1 3 . 1 0 ± 4 . 5 4<0 . 0 5治疗后1 9 . 8 3 ± 5 . 4 4 t值P值<0 . 0 5 1 6 . 9 3 ± 5 . 2 8 -9 . 6 9 t值0 . 1 2 2 . 1 0 P值>0 . 0 5<0 . 0 5

3 讨论

脑卒中后运动性构音障碍是脑血管病常见并发症,有研究认为[5,6]当大脑皮层、皮层下、小脑、脑桥基底、大脑脚以及脑桥延髓接合处腹侧受累时,均可出现构音障碍,常表现为发音、发声、共鸣、韵律等异常,表现为发声困难、发音不准、吐字不清,语调、语速、节律的异常,以及鼻音过重等言语听觉特征的改变,运动障碍是其病理基础。中医认为卒中后构音障碍属于“喑痱”“风喑”,多由中风引起,与心、脑、脾、肝、肾有关。

针刺治疗该病疗效肯定,其机理主要通过对“皮质-丘脑-皮质”的调节,使特异性和非特异性传导系统之间进行相互作用而达到平衡状态,重新建立语言活动的神经通路,建立脑血管的侧支循环,增加受损部位的脑血液流量,改善脑内的血液供应,通过激活脑内语言中枢中功能较差的细胞和纤维,进而促进脑功能的代偿[7]。本研究采用舌体分区,主要是因为舌与脏腑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舌根主肾、命门,大肠,舌中左主胃,右主脾,舌前面中间属肺,舌尖主心、心包络,舌边左主肝,右主胆;舌可“上通于脑,下达于脏腑”。多针点刺方法可刺激到与舌有联系的经络,起到疏通经气、调整气血、开窍启语之功效,且舌属心,心主神而与脑密切相关,故刺舌可调心神进而调整脑功能。言语训练可解除受抑制的神经通路,促进神经细胞代偿,从而弥补坏死的脑细胞功能,促进构音器官运动功能的恢复,协调肌张力和控制不随意运动,进而提高其运动功能[8],主要包括有呼吸训练、放松训练、构音改善的训练、语言训练、克服鼻音化训练、克服费力音的训练、克服气息音的训练、韵律训练等,可促进发音及语言肌肉的正常运动。本研究将舌体分区多针点刺配和言语训练两者有效的结合,操作简单,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1]李胜利.言语治疗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77-78.

[2]顾平.急性脑血管疾病言语障碍的研究[J].中华神经精神病科杂志,1988(21):259.

[3]EnderbyP.Frenchaydysarthriaassessment[J].IntJLangCommunDisord,1980,15 (3):165-173.

[4]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S].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5]徐长水,吴正礼,王文霞,等.老年人单纯构音障碍的临床定位研究[J].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94,27(5):301-302.

[6]王恒跃.脑卒中后构音障碍的临床定位研究[J].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08,6 (6):46-47.

[7]李胜,傅立新,黄小冬,等.针灸治疗卒中后失语的方法学分类[J].辽宁中医杂志,2011,38(3):545-547.

[8]曾学清,滕东时,张子辉,等.针刺治疗中风后构音障碍的疗效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1,19(4):69-70.

JIA Li, BAI Jie, LIU Dong, CHANG Yuesong, SUN Peng, ZHAO Guodong, HUANG Decai
(Department of Rehabi1itation, Ji1in Hospita1 of Integrated M edicine, Ji'1in 132012, China)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1inica1effect of the tongue body Partitionmu1ti-need1e swift Pricking b1ood theraPy combined with sPeech training in the treatment of Post stroke moti1ity dysarthria.Methods 6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Post stroke moti1ity dysarthria were random1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and contro1grouP,and each grouPhad 30 cases.The observation grouPused the tongue body Partitionmu1ti-need1e swift Pricking b1ood theraPy combined with sPeech.The contro1grouPon1y used sPeech training.The course of treatment was 4 weeks.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it was eva1uated by Frenchay dysarthria eva1uation method. Results The sPeech fun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and the contro1grouPwere imProved significant1y(P<0.05),the tota1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was 90.00% which was better than 76.67% of the contro1grouP(P<0.05),and there was statistica1significance.Conclusion The tongue body Partition mu1ti-need1e swift Pricking b1ood theraPy combined with sPeech training in the treatment of Post strokemoti1ity dysarthria has definite effect,and can significant1y imProve the Patient's sPeech function.

tongue body Partition;mu1ti-need1e swift Pricking b1ood;sPeech training;cerebra1 aPoP1exy;moti1ity dysarthria;stroke;aPhasia and Para1ysis

10.3969/j.issn.1672-2779.2016.02.021

1672-2779(2016)-02-0044-03

苏玲 本文校对:常伟

2015-10-28)

吉林省吉林市科技局科技项目(No:201437081)

*通讯作者:928789147@qq.com

猜你喜欢

构音舌体运动性
“小脑斧”“大西几”……孩子说话不清楚怎么办
针刺联合按摩及语言训练治疗不同年龄儿童构音障碍疗效观察
基于一种局部图像增强和改进分水岭的舌体分割算法
运用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构建儿童构音障碍诊断、评估和整体康复方案
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舌体胖瘦精细分类
舌体大小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发病的相关性
望舌可预测中风
姜黄素对大鼠运动性肾脏裂孔隔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压舌板在儿童构音训练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运动性血红蛋白降低的机理及营养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