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用物资包装尺寸标准化建设研究

2016-12-23陈海艳周京京王开勇

军事交通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模数物资尺寸

陈海艳,周京京,王开勇

(军事交通学院 军事物流系,天津 300161)



● 军事物流 Military Logistics

军用物资包装尺寸标准化建设研究

陈海艳,周京京,王开勇

(军事交通学院 军事物流系,天津 300161)

为解决军用物资包装尺寸的标准化问题以及提高集装效率,从机械化堆码操作、军地联运联储和包装尺寸标准的使用情况3个角度分析了包装尺寸标准化存在的问题,提出从物流模数的角度修订包装尺寸系列标准,逐步淘汰1 200 mm×800 mm单元尺寸系列,制订军用物资包装尺寸使用指南,完善标准推广机制等措施来加强军用物资包装尺寸标准化建设。

军用物资;包装尺寸;标准化建设

包装尺寸标准化是提高集装效率的主要途径之一。在进行物资集装化储运时,都希望包装货物在装运时没有空间浪费,在集装器具上要有很好的堆码效率,这些物流机械相互的有效配合叫“物流模数化”[1]。从物流各领域的发展顺序看,先有运输工具,后有集装包装,然而运输工具改造和更新难度巨大,所以只有更新包装尺寸来适应运输工具和集装具。设计包装尺寸,使集装器具装载的利用率达到最大化,是包装尺寸规范化的主要目的。现有的包装尺寸与集装化运输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本文从集装化的要求出发对包装尺寸标准化进行研究。

1 国内外物资包装尺寸标准化建设情况

(1)标准化建设均以国际标准为基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结构的改变向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实行统一的标准认证制度,有效利用国际标准,强化产业技术战略[2]。WTO/TBT中协定,各国制订强制性法规、自愿性标准时,如果已有国际标准,除不适用外,则应以该标准为基础。欧盟提出各国在国际标准化组织中的标准化提案要协调一致,美国则提出加强国际标准活动的力度,使美国的原则和看法得到更多的体现。加拿大战略要点是参与国际标准的制订,并尽可能使本国标准上升为国际标准或直接采用国际标准。日本也提出了国际标准化活动战略。

(2)包装尺寸制订以物流模数为基础。大多数国家制订包装尺寸系列时均以物流模数为基础。1984年国际标准ISO3394《硬质直方体运输包装尺寸》发布,以600 mm×400 mm为模数尺寸,含有5个倍数尺寸和20个分割尺寸系列。法国以HF H00-005等同采用,德国则采用其中20个较小尺寸。我国GB/T 4892—2008《硬质直方体运输包装尺寸系列》[3],规定运输包装件的模数尺寸为600 mm×400 mm和550 mm×366 mm,运输包装件的平面尺寸,可通过用整数去乘或除包装模数尺寸求得。

(3)包装单元尺寸趋于统一。统一托盘尺寸意味着统一包装单元尺寸,便于托盘运输管理、回收利用、国际合作。国际包装单元尺寸主要表现为两大尺寸系列,源于欧洲的1 200 mm×1 000 mm和源于国际通用集装箱最小内部尺寸1 100 mm×1 100 mm系列[4]。日、韩等国家希望借统一托盘尺寸标准为契机推动亚洲物流经济一体化[5],发展对外贸易,获取最大经济利益。日本、韩国都将T11作为托盘唯一标准尺寸,单一尺寸无疑对计算机数据交换十分有利。美国也将T11和欧洲托盘尺寸定为标准,有利于国际企业间托盘交换与回收,有利于贸易发展。我国在GB/T 15233—2008《包装单元货物尺寸》中给出两种托盘规格,即1 200 mm×1 000 mm(适于我国火车运输)和1 100 mm×1 100 mm(利于贸易多元化)。

2 我军物资包装尺寸标准化存在的问题

军用物资保障发展至今,我军各类物资都制定了相应的包装标准,但这些标准都是建立在GJB 182A—2000《军用直方体运输包装尺寸系列》[6]标准的基础之上,不能违背其尺寸范围,凡有特例均需采取特定的运输方式,不能采用联合储运。GJB 182A—2000是1999年在GJB 182—86的基础之上修订而成,于2000年发布使用,至今已在全军实行15年,取得显著的军事、经济和社会效益。但是,随着国际、国内集装化运输,特别是集装箱运输的发展,以《军用直方体运输包装尺寸系列》为主要内容的标准系列已不能与新时期军用物资军民融合快速保障的要求相适应,亟待修订。

(1)尺寸的制定没有严格参考物流模数,与集装器具的配合存在问题。模数是指某种系统在构筑物或制品设计、计算和布局中重复应用的一种基准尺寸[7],主要有物流基础模数和物流模数两种。ISO中央秘书处及欧洲各国认定600 mm×400 mm为物流基础模数尺寸,由于物流标准化系统较其他标准系统建立较晚,所以确定基础模数尺寸主要兼顾输送设备尺寸及人的行为科学。在我国所使用的包装模数尺寸就是参考物流基础模数,结合我国国情兼顾国际标准制定的。GB/T 4892—2008《硬质直方体运输包装尺寸系列》[3]中规定包装模数尺寸为600 mm×400 mm、550 mm×366 mm,运输包装件的平面尺寸可通过用整数去乘或除包装模数尺寸获得。我军GJB 182A—2000所规定的直方体包装标准尺寸系列,有模数为600 mm×400 mm的包装尺寸系列和包装单元1 100 mm×1 100 mm的分割尺寸系列(配合堆垛方式形成1 100 mm×1 100 mm平面外形尺寸)。

另外一种为物流模数,GB/T 18354—2001《物流术语》的第3节第5条[8],将其定义为“物流设施与设备的尺寸基准”,即以数值关系表示的物流系统各种因素尺寸的标准尺度,通常看成是物流系统中适于机械作业的最小单元,准确而言,应称为物流集装单元基础模数。国际通称的集装模数尺寸即物流模数尺寸,ISO中央秘书处及欧洲各国认定1 200 mm×1 000 mm的矩形是最小的集装尺寸,是物流基础模数600 mm×400 mm的倍数尺寸。而我军现在通用的物流模数尺寸主要沿用1 200 mm×1 000 mm、1 200 mm×800 mm、1 100 mm×1 100 mm三种尺寸[6]。

这些与物流模数的不符导致部分尺寸包装件堆垛复杂,集装具空间利用率低。GJB 182A—2000是在GJB 182—86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其修订的目的是做好包装尺寸系列化、减少包装规格、节省包装经费,以促进军用物资集装单元化技术的发展,提高运输效率,提高现代化战争特别是高技术战争条件下后勤保障、装备保障能力。然而根据前文分析,在GJB 182A—2000中,有部分尺寸是以包装单元货物尺寸1 100 mm×1 100 mm直接分割得出,这就导致有些尺寸在集装时只能采用c系列堆码图谱06、11、14、15进行堆码(如图1所示)。这些系列尺寸的共同点是包装件长和宽的不同组合值分别等于包装单元的长和宽值,且托盘集装包装的平面中心留有空隙。

图1 风车型堆码

在装卸专业,这种堆码图称为风车型的堆码图[9],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些包装尺寸的包装件在堆码时有两大缺点:一是堆垛方式较为复杂,不利于机械操作,集装效率低。这种风车型的包装件堆码方式,通常只能采用手工堆垛,无法采用堆垛机进行堆垛,从而影响整个集装效率。二是货垛中央部分的无效空间过大,致使托盘的表面利用率降低,且堆码时因中央存在空隙,为非紧密堆码方式,需在中央增加固定装置,无形中增加了包装成本和货垛的无效载质量。

(2)我军单元货物尺寸制定与国家标准不一致,军民联运联储存在困难。GJB 182A—2000主要对前版标准(GJB 182—86)的结构、技术要素和表达规则进行了较大修改,使标准格式符合军用标准规范化要求。在标准技术内容上,增加了军用物资直方体运输包装尺寸有关术语、包装尺寸基本要求,优化了1 200系列尺寸,增加了1 100系列尺寸等,制订中未提及参考修改后的国家标准。而在GB/T 4892—2008中《硬质直方体运输包装尺寸系列》,我国已将单元货物尺寸修改为1 200 mm×1 000 mm和 1 100 mm×1 100 mm,但我军目前使用的国军标仍然沿用 1 200 mm×1 000 mm、1 200 mm×800 mm、1 100 mm×1 100 mm三种。集装化储运是需要军民融合才能完成的系统工程,军队尺寸制订必须在国家这个大范围内,考虑到我军物资大部分使用的托盘规格为1 200 mm×800 mm,循序渐进,成批次逐步淘汰1 200 mm×800 mm尺寸系列及此尺寸规格的托盘使用。

(3)包装尺寸标准化体系中缺乏相应的包装件尺寸选用原则标准。目前,我军已制定相对完善的运输包装尺寸系列,但尚未制订物资包装时对尺寸的选用标准或指导意见相关的说明书。这往往导致物资在包装尺寸的选用上存在混乱,或是并不选用标准尺寸系列,致使标准的使用呈无效状态,这就给物资储运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如某被装库,从帽类、夏服、春秋常服到鞋类,不同品名包装规格差异数倍,同属帽类的大檐帽、栽绒帽等不同品种,外包装尺寸也有10 cm左右差距[10]。在托盘装载时,给组盘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降低了运行效率。此外,当前很多仓库包装仍然存在手搬肩扛的现象,正是由于物资包装不标准无法实行机械装卸作业造成的。

(4)包装标准推广机制不够健全。为使军队集装化更好地推广与实施,总部也在积极开展相关项目的攻关,探讨解决措施。然而,有些新的规章制度已经更新,却没有及时地推广到部队、相关科研单位及一些有意参与部队物资供应的企业或厂家。例如,2013年新版的《军用物资直方体运输包装尺寸系列》已经发布,相关的企业和科研单位却知之甚少,究其原因,就是我军尚未建立完善的军队标准规范的推广实施机制,标准信息和获取渠道较窄。

3 我军物资包装尺寸规范化建设的对策

(1)规范化包装尺寸应严格建立在物流基础模数之上。将包装尺寸建立在物流基础模数之上,建议参考GB/T 4892—2008,将尺寸系列的制定原理修改为通过用整数去乘或除包装模数尺寸,解决堆码混乱及堆码中央留空的问题。结合对我军物资包装件尺寸抽样调研情况分析得知,包装件尺寸呈正态分布,包装件长度尺寸最小为157 mm,宽度尺寸最小为148 mm。通常,包装件平面尺寸偏差范围为0~-0.04 mm,故以GJB 182A—2000为例,对1 100 mm×1 100 mm单元货物平面尺寸修改的具体措施为删除长或宽低于137 mm的包装件尺寸系列,保留GB/T 4892—2008中1 100 mm×1 100 mm单元货物平面尺寸(见表1)。

表1 1 100 mm×1 100 mm单元系列尺寸 mm

(2)逐步淘汰与国家标准不一致的军用物资包装尺寸。逐渐淘汰1 200 mm×800 mm尺寸系列及此尺寸规格的托盘。1 200 mm×800 mm尺寸系列也是建立在600 mm×400 mm模数基础之上的,故此部分尺寸修改不大,仅需删除1 200 mm×800 mm、1 200 mm×400 mm、800 mm×600 mm三个尺寸标准,实行起来也无困难。然而我军大多数托盘选用此尺寸标准,其过渡仍然需要一段时间。

(3)制订军用物资包装尺寸标准使用指南。一是通过制订军用物资包装尺寸标准使用指南来规范进入流通过程中的包装件尺寸。主要应包括各类物资包装尺寸标准选用指南,多适用包装尺寸的物资尺寸选用参考办法,非选标准尺寸系列包装件责任说明等。二是提出对军用物资包装尺寸的选用建议。通过分割和组合方法得到的尺寸系列保证了包装尺寸与集装尺寸的协调, 但包装尺寸还必须与包装物的空间尺寸相协调,兼顾分发要求,故其尺寸应合适。尺寸过小,包装物无法装入;尺寸过大, 集装空间就无法充分利用, 空间利用率也无从谈起。因此,运输包装应选用以上标准系列尺寸中最优的尺寸。选取的标准是从尺寸系列中选取的包装尺寸与物资的平面尺寸( 参考GJB 182A中的定义,长度和宽度方向上的最小包裹矩形)应满足以下关系: 设包装尺寸为x×y,x>y; 物资的平面尺寸为m×n,m>n;包装容器的壁厚为s。

s.t.

z值越小,说明空间利用率越高,z值最小时对应的x、y(均取自于标准包装系列尺寸)即为最优包装尺寸(此值只是从空间利用率上考虑,特殊包装除外)。

此方法对大多数物资适用,但仍有少部分物资据此计算得出的z值较大。针对此部分物资的解决建议是对于一些物资尺寸较小,不适合采用标准系列尺寸的,可采用中间包装,将多件装入一个外包装(并在外包装上备注说明),或是采用辅助包装,尽量将其包装成标准系列尺寸,以包装材料的少量浪费换取集装效益的提高,从而在整体上降低物流成本。

(4)落实军用物资包装尺寸标准推广机制。一是及时发布。新的标准一旦制定,应有专人负责,充分借助军队物资采购联合网和军用标准化信息网,及时发布最新的标准规范。二是强制推广。对与军队合作的企业强制实行军队物资包装尺寸的标准规范,统一包装形式和要求,从源头抓物资包装,产品生产单位需严格按照包装要求进行产品包装,质检机构要把产品包装尺寸作为物资装备质检、验收的重要内容,对不符合包装标准要求的产品严禁出厂、入库。三是辅以奖励。对严格实行军用物资包装标准的企业给予一定的奖励,如优先使用、延长合作期限等,以此激励其他企业采用。

4 结 语

随着集装化运输地位和作用的日益凸显,基于集装化运输包装尺寸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越来越引起物流和企业界的重视,对于军用物资的运输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本文对军用物资包装尺寸标准的内容制订和标准尺寸的推广使用提出了合理的建议。下一步,物资包装尺寸标准的制订、标准的应用指导措施以及实施推广措施,将成为基于集装化运输的现代物流系统构建的首要任务,唯有制好用好军用物资包装尺寸标准,军用物资集装化才能发挥其最大效能。

[1] 汤志强,曲虹. 包装在现代物流技术中的重要作用[J]. 包装工程, 2002,23(3):77-78.

[2] 周晓航,熊才启. 国外标准化发展战略及其特点分析[J]. 交通标准化,2005(9):9-11.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硬质直方体运输包装尺寸系列:GB/T 4892—2008 [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4] 熊才启. 包装尺寸标准化概况[J].交通标准化,1996(2):32-34.

[5] 陈淑荣,曹国荣.基于托盘尺寸标准的包装件尺寸标准相关问题研究[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2,20(6):35-37.

[6] 总后勤部后勤科学研究所.军用物资直方体运输包装尺寸系列:GB/T 182A—2000[S].北京:总后勤部后勤科学研究所,2000.

[7] 黄晓英,张剑芳.物流模数与集装单元化参数相关性分析[J] .包装工程,2009,30(2):111-112.

[8] 莫森,胡立德.运输包装尺寸标准化研究[J].物流科技,2008,31(4):4-6.

[9] 田润良.战储物资包装与集装化储运[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1:100-101.

[10] 雷勇.加强被装物资包装管理提高后方仓库综合保障能力[J].仓储管理与技术,2013(2):38-39.

(编辑:史海英)

Standardization Construction of Military Materials Package Size

CHEN Haiyan, ZHOU Jingjing, WANG Kaiyong

(Military Logistics Department, Military Transportation University, Tianjin 300161, China)

To solve the standardization problem of military materials package size and improve container packaging efficiency, the paper analyzes the exisiting problems in package size standardization from mechanized stacking operation, civil-military joint transport and storing and package size standard usage, and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on strengthening standeardization constrution of military materials package size from following aspects: revising package size standard from logistics modulus, phasing out the cell size of 1 200 mm×800 mm, formulating directions for military package size and perfecting standard popularization.

military materials; package size; standardization construction

2015-06-24;

2015-07-01. 基金项目:军事交通学院科研基金项目(2014A15). 作者简介: 陈海艳(1983—),女,硕士,讲师.

10.16807/j.cnki.12-1372/e.2016.03.010

E233

A

1674-2192(2016)03- 0045- 04

猜你喜欢

模数物资尺寸
募集52万件物资驰援东华大学
CIIE Shows Positive Energy of Chinese Economy
基于单片机和模数化设计的低压侧电压监视与保护装置
模数化设计方法在景观铺装设计中的应用
ГОРОДА-ПОБРАТИМЫ ПОМОГАЮТ ХАРБИНУ В БЕДЕ俄友好城市向哈尔滨捐赠医疗物资
基于ENVI和ArcGis的云南省侵蚀模数图量算方法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D90:全尺寸硬派SUV
龙泉驿区雷电灾害风险调查评估与区划
救援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