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银行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6-12-22严晏
严晏
摘要:供给侧改革旨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发改委副主任刘鹤更是明确指出,供给侧改革就是要加快淘汰僵尸企业,有效化解过剩产能,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本文从供给侧改革与供给学派观点区别的角度切入分析银行作为现代金融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在供给侧改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银行、经营理念、风险管理、信贷结构
一、供给侧改革的概念及作用
2015年11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首次提出“供给侧改革”的概念,即“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供给是相对需求而言的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是指生产者在某一时期某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或者劳务,广义供给是指所有能对经济发展和经济效益提高起作用的“供给侧”因素或供给侧力量1。作为经济学中最重要的概念,衍生出各式关于刺激经济发展的理论,但归根到底,都是通过对需求要素和供给要素的重新组合,而供给侧改革旨在通过优化升级包括人力、技术、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在内的供给侧力量,强调发挥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作用,从而最大程度解放生产力,为经济持续平稳增长找到有力支持。
各项数据显示,过去粗犷的经营模式已不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过度依赖人口红利和资源消耗的时代迎来转型拐点。2008年为度过国际经济危机,我国从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的角度出发,采取刺激需求的一系列政策虽然在短期内取得较为明显成效,让中国GDP增速保持在8%以上,但随着时间增长,效果并不理想,需求政策的边际效益不断递减,而需求政策的后遗症却在不断凸显,产能过剩,库存过高,楼市泡严重影响供需平衡,已成为经济下行的重要原因。
供给要素的优化符合十八届三中全会上确立全面改革目标,符合十三五规划中关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通过供给侧结构改革在能够提高有效需求的同时推动传统经济升级转型,确保可持续发展前提下提升我国综合国力与国际竞争力。
二、银行助力供给侧改革的原因
1、利差收窄,面临挑战
银行作为现代金融体系最重要的部分,随着经济环境的改变,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融资平台的多元化和融资成本降低使得银行传统业务模式面对严峻挑战,告别经济高速增长的利差时代,互联网金融、民营银行加剧传统银行之间的竞争压力,为适应客户不断升级的金融需求,必须创新产品和服务,开拓新的市场空间。
2、不良贷款,吞噬利润
过去粗犷的经营模式虽然带来商业银行规模快速扩,但是随着拐点到来,后患凸显。从2015年第四季度银监会披露的数据来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2744亿元,不良贷款率1.67%,连续十个季度上升。伴随钢贸、煤炭、民间标头借贷等信贷风险点的爆发各地不良纷纷冒头,实体经济一夜间进入资本寒冬。此外关注类贷款的急剧上升也仿佛是沉积的火药,随时可能引致一场燎原的燃烧。规模导向、粗放经营、多投高利的代价在经济进入调整期时被无限放大,整个金融体系隐藏的信贷风险将会进一步暴露。
3、时代使命,机遇并存
“供给层改革”的核心是淘汰落后产能加强供给侧改革当前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主要集中在产能过剩的产业和房地产行业”2。在供给侧机构性改革的趋势下,银行为了稳定自身发展,就必须于是俱进调整方针,以“去库存、去风险、去成本”为首要任务。国家配套出台的一系政策,如“化解两高一剩”、支持绿色经济、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为银行参与供给侧改革提供契机,随着法规措施相继推出,政府扶持产业的配套体系也将逐步落实。为传统商业银行改善信贷结构、减少信贷风险提供了政策保障。
三、银行如何助力供给侧改革
1、转型经营思路,加大创新力度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保持着举世瞩目的高速增长,特别是入世十年,人口红利、改革红利、劳动力、资本等低估要素得到集中释放,分税制改革和房地产商品化推动下,投资、消费、出口三架马车的恣意奔腾,需求驱动型和成本竞争型的粗放增长为主导的经济模式,同样反映到金融领域。而随着表层市场逐渐饱和以及要素优势的隐没,新常态下,中国GDP增速放缓、产品库存挤压、企业效益减少、信贷风险加剧……经济仿佛又进入了急需探索的十字路口。由粗犷经营追求扩张速度转向提高精细化管理能力是银行在供给侧改革趋势下的必然选择。银行供给侧改革,在资金上更多强调的是定向性和专业性,要求银行更进一步的满足客户深层次和多样化的业务需求。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的业务和产品创新能力都面临极大考验: 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已经很难难以满足资产管理和社会融资方式的转变,多样化人才急需补充、综合服务方案有待丰富、现代资产组合对资产的运用及证券化的更高要求。伴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日益深入,新兴行业与新的金融需求都在督促者传统商业银行针对不同的需求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创新。
2、加强风险管理,化解不良资产
面对当下复杂的经济形式,商业银行应深入研究如何强化风险管理,通过信息收集、客户走访、征信系统查询等多种途径深入排查,结合行业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环保及合规风险等多维度进行风险评估,银行是经营风险的单位,风险管理仍然是商业银行的第一生命线,即要保证新的投放的可控,也要做好过剩产能投放的逐步化解。压力就是动力,商业银行必须完善相关制度政策并切实保证其落地,将市场、操作、信用各方面的风险,将前台、中后台的工作流程都纳入统一管理范畴,在有效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需求的基础上,有效合理地规避风险,将其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防止风险的蔓延和恶化。
(1)完善信贷资产的评估与分类,有效识别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类资产可疑帮助银行提前做好清收准备,缩短资产处置时间,盘活资源。同时,需要正确看待不良资产,目前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的反弹有市场周期性的因素,而整体经济增长态势疲软和市场风险集中爆发加剧不良贷款的增加,各家机构闻风色变,纷纷开始收紧收稳授信审批,试图通过清收转让和核销方式处置不良。但从国际上来看,不良贷款并非越低越好,它就像股票的市盈率,越高的风险也意味着也越高的投资倾向,很多时候过低的不良也代表投资欲望的不足,反而不利于转型的发展。
(2)加强司法处置,引进司法相关的优秀人才,推进不良资产的诉讼流程,预防逃废债务的情况发生,提高不良资产处置效率。加强与司法机关的沟通及其他社会相关部门的协作,丰富不良贷款资产的处置手段,充分认识到不良贷款的有价性和可转让性,同能承受高风险的机构合作,通过债转股、设立处置公司等创新方式来完成不良资产的有效盘活,同时需要市场和国家的配合,进一步完善不良资产处置市场,引入多样化主体保证资产价格的真实和资产流转效率的提高减少阻碍优化清收工作的法律执行环境。
(3)做好拨备与核销工作,做好资产清收和贷款加固减退,规范抵押质押品物权保护,缩减司法诉讼流程,支持目标产业不良贷款率的差别化指标对待,避免额外损失,从不良贷款处置角度为商业银行供给侧改革服下“定心丸”。
3、调整信贷机构,做好加退减固
受自身监管要求和经营稳定性所限,长久以来传统商业银行信贷资金供给存在结构集中的问题,主要贷款都投向较为成熟的大中型企业、国有企业,贷款期限偏好较长,整体信贷结构不合理,能贷到款的企业往往并不急需资金,真正需要的企业又难以获得授信审批,这一直是颇为市场诟病的一个玩笑。截至2015年12月末,中长期贷款在实体经济贷款中所占比重大幅攀升至78.2%(前期52.5%),其中家庭中长期贷款同比继续大增,企业中长期贷款大幅提升至3464亿元(前值1317亿),同时票据融资规模也呈现持续显著上升。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中,制造业、批发销售、商业服务占比之和逾80%,商业银行急需转向优质产业来调整信贷结构3。要实现银行经营模式成功转型就必须打破传统的信贷结构,有效控制实质性风险,才是解放供给侧要素的关键。
在信用风险上升和利率市场化的双重夹击之下,只有加强对国家政策、产业发展前景等宏观面分析,严格重点行业的贷款准入和退出管理,才能积极防范系统性行业风险4。供给侧改革绝非代表对相关行业又一次的投放热潮,而是对有效需求的供给支持,对产能过剩行业,应按照国务院关于“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的政策要求做实减退加固工作,对于“两高一剩”行业、发展前景黯淡的一般制造业客户等,贯彻“非减即加”原则,即客户如未能减退压降,就必须采取多种方式加固缓释风险(强化抵质押、强化保证人、表内向表外转换、高风险品种向低风险品种转换),积极缓释化解风险。
客户需求与银行服务供给能力之间的矛盾要求商业银行必须积极适应国家发展理念,调整转变自身经营模式,紧紧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及共享的五大任务要求,认真研究国家宏观战略,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提高风险管理能力,优化信贷结构和资源配置,不断开拓创新,从而建立新常态下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化服务营销管理体制。
参考文献:
[1]李佐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供给侧改革”为何是势在必行之举》[N].上海证券报 2015-12-17
[2]张银平《“供给侧改革”是面向全局的战略性部署》[J]. 改革开放 2015年12期
[3]陆岷峰、杨亮《供给侧改革下商业银行机遇、使命与对策》[J]. 政策研究 2016年03期
[4]曾刚《商业银行加快转型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大势研判 2016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