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公害小南瓜露地高产栽培技术

2016-12-22黄新杰屠乃美

安徽农学通报 2016年21期
关键词:无公害

黄新杰 屠乃美

摘 要:该文介绍了无公害小南瓜的露地高产栽培关键技术,主要包括:良种选择、种植基地的选择、栽培季节、培育壮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以期为更好推广无公害小南瓜露地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无公害;小南瓜;露地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21-0042-02

小南瓜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加之外形亮丽,兼有食用和观赏双重功能,因而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小南瓜每kg售价可达2元,鲜瓜产量每hm2一般达30 000kg以上,效益十分可观。要使小南瓜获得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必须配套。

1 良种选择

品种应选择花芽分化节位低、侧枝少,壳肉厚、瓜肚小、抗逆性强、平均单瓜重1~1.5kg的优良早熟品种。2015年选择的品种是江苏农业科学院研制的旭日(红皮)和碧玉(绿皮),均系早熟品种。雌花开放授粉后约30d,即可采收嫩瓜,老熟瓜需45d左右,hm2产量30 000kg左右。

2 种植基地的选择

选择无“三废”污染的地区,土壤、水质、大气等都符合《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标准》要求的生态环境中建立南瓜生产基地,实行水旱轮作。不能轮作的在播种前灌深水15d以上,可有效地杀死土壤中的害虫和减少病菌。

3 栽培季节

在季节安排上,要考虑尽量避免南瓜在开花坐果时遇上低温阴雨天气市场需求、不影响下茬作物生长。连云港地区雨量适中,光照充足,但在7—8月份常有暴风雨天气,对南瓜生长不利。所以在安排种植期时,一方面要抢在7月份收获,以利于提高商品瓜价值和为下茬作物腾茬,另一方面,南瓜喜湿润怕涝,所以4月上旬播种,5月移栽为宜。

4 培育壮苗

4.1 育苗基质 选择瓜类专用育苗基质,每hm2苗床基质再加入过磷酸钙2.25kg、氯化钾1.5kg,混合均匀,提前1d加入少量水搅拌均匀,基质含水量以手握紧基质无水分滴出为准。装入50孔穴盘中用薄膜盖好备用。

4.2 浸种催芽 将种子置于50%多菌灵500倍溶液中浸种1h,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再用55℃温水泡30min捞出。用纱布包好后用电热毯催芽,温度控制在28℃左右,有条件的可用恒温箱催芽,一般24~36h即可发芽。

4.3 播种 将催芽后的种子播于穴盘内,播种时按芽势的大小分开播种,便于以后管理。每孔播1粒,播后覆盖lcm厚的基质,喷淋少量水,将基质浇透,放入大棚内,覆盖薄膜。

4.4 苗期管理 苗期温度,白天控制在25~28℃,夜间不低于15℃。春季栽培育苗要注意保温和控制水分,尽量在晴天中午通风。秋季栽培育苗,注意通风降温,防止徒长,温度高时可早晚浇适量的水,保证水分供应。播种10d后,将畸形苗、死苗剔除,并将瓜苗按苗势分盘管理,确保同一穴盘中的瓜苗长势一致。取苗移栽前5d要对瓜苗进行控水、通风炼苗,移栽前1d喷施“送嫁药”和“浇送嫁水”。

4.5 壮苗标准 子叶完好,有4~5片真叶,叶片平展,叶色绿,株高12~15mm,茎粗0.4~0.5cm,即为壮苗。一般苗龄25~30d。

5 定植

5.1 整地施肥 种植南瓜宜选择排灌两便、土质疏松、非瓜类连作的田块。为获得稳产丰收,连云港地区一般选择冬闲地种植南瓜。冬耕是冬闲瓜地整地的成功经验,冬耕宜深,耕而不耙,有利于积蓄雨雪,冻垡晒垡,促进土壤风化,改善土壤结构。

整地起畦在4月中旬进行,畦体宽度3.8m左右,纵横开沟,沟深40cm以上。要求沟直畦平,土块细碎。每hm2施复合肥(15-15-15)1 500kg作基肥,穴施在畦体两侧(距沟30cm左右),穴距50cm。移栽前3d全田喷施多菌灵600倍液和氯氰菊酯800倍液,杀灭田间病菌和地下害虫,同时覆上黑色地膜,等待移栽。

5.2 移栽方法 选择晴朗的下午或早晨移栽,将子叶露出土面,并用50%多菌灵600倍液进行灌根(可起到灭菌的作用)、浇足定植水,并用土封严孔洞。根据不同的栽培及整枝方式合理密植,栽培密度9 000株/hm2,将瓜苗定植在墒体两侧(距沟30cm左右),采用“品”字形“对爬式”方式定植,株距约100cm。

6 田间管理

6.1 肥水管理 在施足基肥的情况下,定植后5~10d,施发棵促藤肥。在每株根部附近10cm处进行打孔(注意不要伤及根部),施入20g尿素,并浇水1次。瓜直径约3cm时施果实膨大肥,以每株施15g复合肥(15-15-15)为标准。连云港地区地下水位较高、降水量充足,在南瓜生长季节中,需做好防涝工作,每次大雨过后须检查田间积水排放情况,确保雨停水退。雌花开放前7~10d,应控制肥水用量,防止生长过旺导致雌花退化。

6.2 整枝理蔓及授粉 采用三蔓整枝。南瓜生长势较旺,长出8片真叶时要及时掐去主蔓,以利于侧枝生长,以利于提高坐果率。15节以下的果实果形小、商品性差,应将15节以下的雌花及早全部去除。在15节以后留第1果,以后每隔3~4节留第2个果,每蔓留果2个,每株留果6个左右。一般不需人工授粉,如遇连阴雨,则需人工授粉,提高坐果率。

7 病虫害防治

露地南瓜主要病害有病毒病、白粉病、猝倒病和立枯病。主要危害叶片。病毒病、白粉病可采取田间管理结合药物防治,平时要注意做好灌排工作,及时摘除病叶及植株下部的老叶;生长中后期用多菌灵、百菌清等药剂定期喷雾防治。猝倒病和立枯病发病初期用普力克600倍液喷雾或灌根。虫害主要有蚜虫、潜叶蝇、白粉虱等。可用吡虫啉、克螨灵等防治。

8 采收

南瓜无论老嫩均受群众喜爱,因而种植户可根据市场行情,适时采收,一般开花后30d即可采收嫩果。南瓜长成老熟果,则需45d左右,采收的标准是看果实及其瓜柄,果面有少许白粉,并有蜡质感,果柄木质化即可采收。采收时要留出果柄约3cm,以保持果实美观。

(责编:徐焕斗)

猜你喜欢

无公害
无公害苗菜生产技术
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及发展趋势初步探讨
枇杷无公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无公害鲜食玉米栽培关键技术
绿色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