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化叙事的魅力
2016-12-22张建安
张建安
摘要:散文一般强调书写生活真实,优秀的散文家多善于处理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刘克邦早年特殊的人生经历对其世界观的形成及散文创作有一定影响,他的散文努力追求本色表达与民间精神的契合,抒写平凡生活中人性的温润和诗意,表达了深刻的悲悯情怀,流溢出丰盈的哲学意味。其散文语言质朴,叙事生动,特别是作品中潜在“自我”形象,传达了人类的善良与美好,体现了当下社会所期盼的正能量。
关键词:艺术真实;真诚;质朴;潜在自我
刘克邦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对文学情有独钟。几十年来,丰厚的社会生活阅历在他脑海中储存了大量的生活素材。刘克邦的童年,是与母亲一起度过的。在此期间,他父亲远在他乡,是母亲对他百般呵护。父亲身遭厄运,给母亲带来了巨大痛苦和压力,但母亲坚韧地与命运抗争,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作为“老师”,她呕心沥血,尽职尽责,把毕生精力献给了落后的乡村教育事业;作为母亲,她给儿子无微不至的关爱,培养儿子的学习兴趣,教育儿子为人处事,引导儿子朝善良、诚实、正直的方向成长。事实上,人生在世的过程就是历经苦难的过程。的确,一个个苦难勾画了刘克邦成长的轨迹。遭歧视、受欺负,拾粪、割草、看牛、挖土、浇地、插秧、修堤,当过铁匠,搞过搬运,各种体力活都干过,还常常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苦难的酸楚和生活的无奈,不仅没有压垮刘克邦,反给了他顽强斗争的勇气。早年艰苦的岁月,是他人生的一段重要阅历,他把这种坎坷经历变成了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特别是父亲的忧国忧民情怀,对刘克邦的一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苦难的经历,使刘克邦深谙平民百姓的艰难,理解他们的善良、纯朴和与世无争,因此他与平民有着一种割舍不断的情谊,以至后来在有了一定的身份和地位之后,依然不忘自己的人生准则。近年来,他将这些素材演绎成了一篇篇具有高度艺术真实且耐人寻味的散文作品。2011年获得第四届毛泽东文学奖的散文集《金秋的礼物》,“以最质朴率真的笔墨,还原日常生活的丰厚质地,发掘平凡生活中的温暖诗意,讴歌寻常人物心灵中的真善美。他的散文是对生活的温情触摸,有对人性的细腻描写,有对人生的宽容理解,有对伦理道德的敬畏与坚持,表达了人类对美好与温暖的永恒追求。”2014年获得第六届冰心散文奖的散文集《自然抵达》,贴近常人的心灵和生活,充满着我们这个社会所稀缺的正能量。总体来看,与某些追求绮靡和华丽的散文相比,刘克邦散文呈现着真诚的情感、质朴的语言和清新的文风,充溢着平民化叙事的魅力。
我们知道,平民化叙事是指作家以平民化视角叙述与日常生活经验息息相关、贴近现实的人和事,将真实、自然的百姓生存状态生动地表现出来。刘克邦早年生活于社会底层,熟悉并体验过底层平民生活的艰辛,他在散文创作中选择平民化叙事。他用浅白平易的语言,描写平民的生活故事,演绎平民的喜怒哀乐,从而显现出浓郁的平民化叙事特征。而散文的平民化叙事自然离不开散文的真实,而散文的真实既是对外在世界描摹的真切,更是人内在情感世界的真挚,情感的提升增添了散文的韵味,这似乎也构成了刘克邦散文内质美的又一个重要原因。他的散文作品中不少真实和生动的细节描绘,常常统领于思想和情感之中。当散文的情感漫过细节和思想的盘结,便可能获得一种更为合理的表现形式,这就使得他文章的思想不再艰涩,细节不再琐碎,情感不再泛滥,创作达到了一个较理想的状态。
一、人性书写的坚守
刘克邦写普通人的生活,无论是观照的视角还是情感的抒发,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别是他的记人叙事散文无不氤氲着一种对真善美的坚守和追求,其笔下的人、事、物,总染上一层温馨的人性美的暖色。他的作品饱含着对家人、同学、邻居、同事的热爱,充满对路遇的友善和对上司领导的感恩。作家总是将细腻的笔墨探进人性的缝隙,挖掘琐碎鲜活的生活。
《飘香的鱼汤》中的妻子为支持“我”的工作,为“我”日夜操劳,默默地奉献了自己的一切,这篇散文以工笔的手法勾勒妻子的形象:“她像冬天里的一把火,在我心中熊熊燃烧!她爱孩子,爱丈夫,爱生活,更以一颗善良、宽厚、仁爱的心对待生活周边所有的人。在我记忆中,二十多年来,她从未与人红过脸、吵过架,计较别人的差错得失,或在人前背后说三道四、搬弄是非。她的品行和气度让我钦佩,潜移默化深深地影响着我,使我从中学到不少的东西。”这些朴素的话语中浸润着作者对妻子深切的爱,是的,从当初冲破父母的阻力而一定终身,到初建家庭的艰辛,再到教育孩子的长大成人,夫妻俩同甘共苦,相濡以沫,经历了20多年的风风雨雨,作者的爱情正如这飘香的鱼汤,在岁月的文火慢熬下浓情四溢。亲情是真切的,是凝重的,也是理性的。《一对金戒子》写儿子的细心、明理、懂事,小小年纪就理解了父母养育的不易,懂得该怎样去感恩父母。《罗盘的主人》书写的是儿时的伙伴廖传禄,虽然与“我”曾因误会而产生过隔阂,但他在危险时刻毫不犹豫地救了“我”的命。作品回忆了两人之间至真至纯的情谊,在平和的叙写中蕴含着对童年伙伴的无限思念。《六娭毑也》写的是邻居六娭毑在妻子生产住不进医院的关键时刻,热心相助,她拖着病体,与“我”一起,用担架把临产的妻子抬到医院,让儿子得以顺利出生。文章表现了六娭毑的热情开朗和乐于助人的高贵品质,传达了百姓的淳朴和善良,让读者感受到了一种现实人生的美好和温暖。《出差途中……》记述了中巴车上素不相识的姑娘在“我”尴尬的时刻出手相援,让“我”和同事感受到了生活中的善意和阳光,细腻的文字,真挚的情感,讴歌了平凡人生中普通民众的心灵美。《老处长》写的是“我”早年的上司,一位曾担任过中层领导的长者,他是一位南下干部,为人正直,工作认真,原则性强。“我”从事财政纪检监察工作多年,因爱憎分明,办案得力,有幸受到老处长的赏识和提拔。然而,老处长自己常常出差坐公共汽车,在位时从不吃请,真正做到一生廉洁。而在他退休以后,“我”与同事想共同办一桌酒席,为老处长祝寿。没想到,老处长竟然欣然应允,而且携夫人、子女如约赴宴。读者在此感受到的不仅是老处长那无私的领导风范,而且也看到了老处长作为长者的宽厚、醇良的人格魅力。
二、悲悯情怀的流露
悲悯情怀是文学的基本情怀,是指作家对外界、对生命,有一种怜悯的情怀。心系苍生,关心他人;懂得付出,知道感恩。刘克邦曾多次提到自己喜欢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些现实主义作家和作品,尤其喜欢他们的“本色”书写,喜欢他们“为人生”的平民化写作,喜欢他们描绘包括城乡劳动者在内的普通大众的人生!作家曾有过一段苦难的童年、少年生活,这一段生活让他深刻体会到了普通人生活的艰难,这一段经历后来成了他弥足珍贵的人生财富,同时也深化了作家的平民意识,加深了他的恤民情怀,这也使得他的散文无不以诚挚的情感和态度书写平凡的人事,观照老百姓的悲喜歌哭。那种涌动在作家内心深处的平民意识成为了他创作的一个重心,如《芙蓉路上的邂逅》《下乡记》《一段友情的波折》《“蔬菜”与“花树”》等散文,写了擦鞋的女人,贫困乡村的农民,旧时的朋友,单位的司机,写他们的诚实与淳厚、写他们的勤劳与艰辛、写他们的亏欠和歉疚、写他们的牢骚与义气。《芙蓉路上的邂逅》写的是“我”跟一位擦鞋女的故事。在每天的上班途中,“我”见那个擦鞋女子情形可怜,便主动将自己的鞋子专门交给那女子擦拭。一次,“我”把装有各类证件和票据,还有不少现金的皮包掉在擦鞋的地方,而后居然有好多天找不到她了。正当“我”急得有点怀疑她见钱眼开时,她在“我”经常路过的地方找到了“我”,她急切地呼唤着“我”,气喘吁吁地把皮包交到“我”的手中,见“我”掏钱感谢,她却转身跑了。原来,当初,她发现“我”遗落的皮包时,“我”已走得很远了。恰好第二天她儿子又生病住了院,抽不开身,无法联系“我”,因此在许多天以来,她一直在这里守株待兔似的等“我”。文章赞美了擦鞋女的忠厚和诚实,同时也不自觉地流露了作家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怜爱和关怀。《一段友情的波折》记叙一个久远年代的朋友,他因为要操办婚事借了“我”多年积攒的120元钱,但就在“我”考学后急需用钱的时候,他却又避而不见。多年以后,“我”与朋友久别重逢,朋友表达了他的歉疚,“我”对朋友当年的苦衷及做法也予以了谅解。《下乡记》写的是“我”在获得提拔后去偏僻落后的桂阳县浩塘乡挂职锻炼的经历,作品生动地记述了“我”与乡镇领导及村组干部群众以心换心、送水、办电、开闸、拓荒等故事情节,并描画了一系列的感人画面,演绎了下乡过程中的曲折艰辛,字里行间,读者看到了“我”作为一名公务员的扎实和细心,一名年轻领导干部不畏艰难、为民造福的赤子情怀!《“蔬菜”与“花树”》里的文哥生性怪癖,脾气倔强,自由涣散,放荡不羁,他在机关大院花圃里擅种蔬菜,搞得大家敢怒不敢言。曾有领导找他谈过话,他根本不当回事。作者作为单位的主管后勤领导,不但没有责备文哥,而且以平等友好的态度,邀请他去一家农家乐吃饭喝酒,这使得身份卑微的文哥感激涕零,便主动提出不种蔬菜了,最终还机关大院以整洁、干净而美丽的环境。“我”如此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靠的就是理解和尊重下属,靠的就是以普通人的情怀尊重人、打动人!
在现实生活中,刘克邦是一位性情中人,他容易引情动性,容易为外界事物所打动。不论看电影,还是看电视,遇上伤心的片段、动人的情节、悲壮的故事,很容易触景生情、产生共鸣,经常弄得热泪盈眶,抽泣不止。曾经有一次,他陪国家财政部、教育部领导到湘西凤凰考察调研,当他看到山区老师生活与工作环境极端恶劣的时候,他联想起自己父母当年生活与工作的艰苦,联想起乡村教师的不易,在中央、省、州、县、乡多级部门领导和同志在场的会议室,他在汇报工作讲话时,竟然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而失声痛哭起来。尽管事后他曾为此十分嗅悔和沮丧,觉得自己过于失态,但教育部领导却悄悄地对他说:“湖南财政有你这样重情重义有感情的人分管教育,这是我们教育系统的福气!”
三、“自我”形象的率真
有学者认为:“民间精神就是指作家自觉的选择、继承和发掘民间文化所产生的一种文化意识形态。文学作品的民间精神是指作家基于民间文化及其传统,融构了作家的审美理想和时代精神所形成的一种审美底蕴和价值取向。”刘克邦在平实的文字里,常常借助“自我”形象的刻画表现对普通民众生存状态的关注,进而流溢出浓厚的民间精神。
有道是“文如其人”,透过刘克邦质朴简练的文字,读者不难看到一位自然率真、淳朴厚道的主人公“自我”形象。这个形象既品质纯良,又好学上进;既克己敬业,又情怀磊落、一身正气!总体来说,刘克邦一生是幸运的,他几乎在每一个重要的人生节点上,都有恩人和贵人相助。“我”十岁那年,丧母后只身独处,形同孤儿,吴老师待“我”如子,在物资极端匮乏的年代里,他把好吃的留给“我”。可是,在后来的“文革”运动中,“我”却被人利用,糊里糊涂地上台批判了吴老师,这件事直让“我”悔恨终生,后来,“我”曾极力寻找过吴老师未果,“快四十年了,这件事一直无法从我心中抹去,始终像一块巨石重重地压在我灵魂的深处……”《吴老师》这篇散文里,作家真诚地解剖和反思自己,表达着自己深深的自责与愧疚,凸显了作家光明磊落的情怀。刘克邦早年的磨难和经历,锻造了他宝贵的百姓情怀,使他充满一颗感恩和回报社会的心。《生死之间》展现了一位“舍己救人”的纯朴青年形象。30多年前,“我”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冒着严寒救出两名落水儿童。作者写道“有此生死一遇,心灵受到净化,人格得到提升,精神实现了升华”。《车祸现场》写在偏僻的公路上遭遇一次重大车祸,“我”毫不犹豫地参与救援,并动情地呼吁和恳求周围的民众一起来救人,信守了作家一贯坚持的“受社会恩泽,必尽全力回报社会”的心愿和诺言。作家身为人民公仆,清廉自守,勤谨敬业,这一品质在《下乡记》中表现得比较充分,作品让读者看到了一位为人谦逊、敬业爱民、工作踏实、善于思考而且卓有成效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难怪当时的党报称赞:“他真像土改那时的好干部!”
刘克邦在现实生活中善待朋友,《羽毛球拍子》一文写到朋友李总送“我”一个“专为国家羽毛球队赴雅典参加奥运会特制赛拍”,省羽毛球中心主任主动要求“替我到羽毛球中心上线”,但从此这个拍子就一去不回了。对此,“我猜想,有可能他确实工作忙,一时粗心大意给弄丢了;也可能他是内行,喜欢这球拍,‘贪为己有了”。作者在此文的结尾说:“不管是什么情况,我想,我不怎么打羽毛球,自己也就是一点业余爱好而已,这拍子如果真有所值,放我手中,岂不是浪费?假如真为他所掌握,不正是战士握枪,物尽其用了吗?若如此,我为何还要去追回它呢?”从这些议论和感慨中,我们可以看出“我”的仁厚与宽容来。
四、哲学意蕴的凸显
散文是一种形而上的艺术,讲究境界和品位,刘克邦的散文无不是“以品立文”,几乎每一篇都表现了一定的思想境界和精神高度,表现了作家的悲悯之心和高尚情操。
在中国文坛先后盛行过“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和“寻根文学”等浪潮以后,这种真实的平民化叙事与书写似乎成了一个被淡忘的视角。作家扎根湖湘文化沃土,历经了世事人生的沧桑磨砺,充满了对社会、对文化、对民族、对世界的深刻思考,他常常以深邃的目光去审视自己走过的足迹,时不时发出一些精辟的震撼人心的感慨和议论。
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和物欲横流的滚滚红尘,刘克邦选择了默默的观察和思考,在普通平凡的生活中,他常常发现和体味到现实中一些令人心弦震颤的东西,感受和领悟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美妙情怀。《一篇日记的“蝴蝶效应”》中,他阐释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如果你常思常想,常说常做,始终如一,坚持不懈,一次微笑,一次善举,一次尝试,一次努力,一次拼搏,则有可能产生更大更广的影响、更深更远的效应,有时候甚至改变你的命运,壮丽你的人生。”《“蔬菜”与“花树”》以情感化了单位的“刺头”文哥,让工作难题迎刃而解,表现出亲民、爱民的领导作风,也表现出“我”解决工作中现实难题的高超技巧,在文章的最后,作者感叹:“每一个人,不论富贵贫贱,也不论职位高低,都有他自己的人格尊严,都有他自己的希望和追求;人与人之间,还是应该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尊重,平等相处,真诚相待,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这才可实现社会文明的真正进步!”刘克邦的散文通常就是这样,将议论与叙述描写相结合,让要讲述的道理有所依托,丝毫没有给人有说教的痕迹。《由“踮起脚尖”所想到的…》这篇文章从日常生活出发,发现和检讨自身的缺陷和不足,结合自身的客观实践,在关键时刻如能“踮起脚尖”努力拼搏一把,就有可能取得人生突破,从而实现人生的最大成功!在《“天堂”与“地狱”》一文中,作家既看到了美国现代文明的繁华,也见到了震惊世界的“9·11”事件造成的灾难,强烈的现实反差,引起了作家的深沉思考:“在这个世界,对与错,是与非,有时很难说清;美与丑,善与恶,有时变化在一念之间;阳光与黑暗,‘天堂与‘地狱,有时仅有一墙之隔。有谁知道,与你临面相照、笑容可掬之人,或许就是心怀叵测、暗藏杀机的恐怖分子……”如此将事、情、理三者浑然一体,提炼出自己的看法和思想,使文章具有思想的张力,在激情挥洒过程中散发出理性的光芒。
五、朴实文风的追求
在当下纷纷扰扰的世界里,刘克邦以他沉稳老练的笔调,不动声色地描述着对现实生活的关切和眷恋,记录着市井小民的悲欢,寄寓着他坚韧而智慧的人生感慨。作者相信,“艺术的感动来自各种表现形态,在我看来,朴素就是一种最有力量的感动。”在他的散文作品中,很少浮夸,没有滥情,作家崇尚自然淡远,张扬良知和正义,文章颇显精致和节俭,其散文语言明白晓畅,质朴而富有感染力,这或许就是人们所说的“人情练达即文章”的缘故吧。作家以坦荡的赤子情怀,以本真的民间立场感动着读者。他笔下出现的各类普通人物,通过作家平实的叙述,无不让人感觉到人世的温馨,那芙蓉路上带着孩子擦皮鞋的女人,那尴尬旅程中出手帮忙买车票的女青年,那平江热土上勤谨工作的英雄们,那财经战线无私奉献的“卫士”们,还有一身傲骨的青年作家和乖巧懂事的小男孩……
刘克邦的散文承接湖湘大地的气脉,汲取人间大爱,书写人性光辉,构成当下文坛一道夺目的风景。那些记述过往人物的文章,写得从容、自然,艺术上几乎是浑然天成,特别是《罗盘的主人》一文具有经典气质,这篇文章将乡村少年廖传禄的耿直、纯良、沉郁的性格写得非常形象生动——乡村少年的沉郁是因为他生活贫困,后来他能不计前嫌成为“我”的救命恩人,这是他人性本质的闪光。
在写作方法上,刘克邦描绘人物或追溯往事时,注意将现实与往事交叉和闪换。如,《飘香的鱼汤》多次写到眼前妻子的关心与言行,立即联想到与妻子结婚以来的点点滴滴,写到妻子在日常生活中任劳任怨,勤劳而有担当,和睦乡邻,孝顺长辈,为了家庭,为了“我”的事业,她默默地无私奉献,把妻子的贤良形象表现得清晰而动人!“她信任我,理解我,没有怨言,没有奢求,与我携手人生、同甘共苦、互相勉励、恩爱有加,一步一步走过来了。”“这时,她站立一旁,像一位卓有成就的艺术创作家,在得意地欣赏着自编自导的一场精彩表演似的,看着我一口一口地喝着鱼汤,脸上荡漾出灿烂的笑容……”又如,在《漫漫风雪路》中,去看望父亲时,也同样采用闪换的手法,将苦难的历史与眼前的现实穿插,但作者显然摆脱了“伤痕文学”的窠臼,这些行文技巧尝试运用,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在叙事方法上的努力探索与追求。
(责任编校:文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