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科学解释机制探析

2016-12-22殷杰张海燕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社会科学多元化

殷杰 张海燕

摘要:覆盖律解释模型在社会科学解释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在将其具体应用到社会科学的过程中,遇到了诸多的困境。针对传统社会科学解释模式的困境,波普尔等人对覆盖律模型进行了修正,并且在对社会行动、社会事实和社会世界等社会科学重要问题的解释上提出独特的见解。这表明在逻辑经验主义之后,社会科学解释机制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这种多元化的社会科学解释机制。不仅满足了社会科学理论上的解释需求,也扩展了社会科学的方法论视域。

关键词:社会科学;解释机制;多元化

传统社会科学解释模式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方法论统一为预设,认为社会科学进步需要汲取自然科学方法和标准,主张将基于演绎规则的自然科学解释模型应用于社会科学。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亨普尔(Carl G.Hempel),他几乎最完整地阐述了逻辑经验主义的立场,提出科学解释的覆盖律模型。但覆盖律模型应用于社会科学时,因过分强调客观因素在解释中的作用,而忽视作为行动理由的人的需要、目的和心理动机,从而导致无法弥补的困难。本文之目的,正是要通过分析卡尔纳普(Rudolf Carnap)和波普尔(Karl Popper)对覆盖律模型的修正,考察考夫曼等人对社会行动、社会事实和社会世界的解释,进而揭示出逻辑经验主义之后,社会科学解释机制呈现的多元化发展态势。

一、覆盖律模型及其困境

覆盖律解释模型主张,科学解释就是运用科学规律对现象进行论证和解释,并回答提出的为什么问题。亨普尔将其应用到社会科学领域中,论证了规律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中具有相似的作用,认为“社会科学中存在着规律,我们的任务是发现规律,通过探求社会现象的规律以便对社会发展作出某种预测”,覆盖律模型不仅适用于自然科学,也同样适用于社会科学。但是,亨普尔的定律解释也受到一些社会科学学者的批判,比如反自然主义哲学家认为,这个模型对涉及意义和意图的人类行为领域是不适用的,这正是将覆盖律模型具体应用到社会科学时遇到的困境。

首先,从对个体行动进行解释来讲,意向和行动之间的关系到底是因果关系还是规范关系?仅仅通过因果覆盖律就可以对行动进行解释吗?对于这些问题,亨普尔试图避开人类自由意志问题提出对社会行为的合理解释,“坚持意向和行动之间是规律的或者因果的关系,通过因果证明、普遍规则和经验观察来说明人类行为”,认为通过意向对行动的解释是因果解释,能够解释行动的意向是行动的原因。可以看出,亨普尔尽管主张行动说明的科学性,但是因果解释模型过分强调客观原因而忽视作为行动理由的人的需要、目的和心理动机,而人类行动并不仅仅是原因导致的必然结果,价值和意义在社会科学中不可或缺,由此产生的社会科学的复杂性和独特性,使得社会科学对于社会现象的研究方法不同于自然科学研究自然现象所采用的方法。而且亨普尔主要关注的是对个体行动的解释,群体层面的解释涉及很少,尤其是对于社会行动的解释,这是覆盖律模型所难以企及的。

其次是关于社会事实和社会世界的解释问题。社会科学自学科建制化以来,就一直被其学科的合理性问题所困扰,其中一个主要问题就是,社会科学家们对于如何解释社会事实和社会世界这个问题存在歧义。主要原因在于社会事实和社会世界的复杂性,社会科学的解释难以像自然科学的解释那样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和普适性,其结果是社会科学的解释在科学性上难以保证。的确,社会科学的问题并不能仅仅通过设置一个特殊的社会事实解释的任务而决定,同样的事实可能以不同的方式被解释,而且一个特殊事实的解释可能随着它出现的背景而变化。因此,对于社会科学解释的问题,首先要搞清楚被解释的事实是什么?这种解释是根据什么定律(解释方案)来做出的?这也是覆盖律解释模型所爱莫能及的。

对于以上困境,到底对覆盖率解释模型如何修正,是应该继续通过表达解释的充分和必要条件,坚持还原分析?还是沿着因果或者统一的路线来修改和替换这一模型?还是不放弃分析说明的概念,着手于非还原性的、语境的方式?到底应该如何有效而全面地对社会科学进行解释呢?针对这些困境,卡尔纳普和波普尔进行了修正。

二、覆盖律解释模型的修正

1.卡尔纳普对覆盖律模型的修正

卡尔纳普认为,覆盖律解释模型之困境,主要根由在于模型所面对的是一些科学说明的典型例子,比如将牛顿、爱因斯坦、伽利略、开普勒等理论作为案例,然后提炼出其解释的基本形式。这是将覆盖律模型看作是一个还原的分析,其目的在于为解释提供一种必要和充分条件。但是当这些条件根据现代逻辑(演绎和归纳)形成时,这是一个以科学为中心的概念的还原性分析,很容易找出关于覆盖律模型的反例。如果沿着卡尔纳普的解释路线来理解,放弃旧的形式化的概念,寻求新概念的精确界限,同时新概念支持旧概念的可取特征,然后根据描述的精确性来进行实际的评价,那么许多反例的力量将被淡化。

具体来讲,卡尔纳普认为,早期用于生活或者科学的概念都较为模糊,使用的术语称为“待解释的术语和陈述”,而解释作为一种逻辑分析和逻辑建构,需要新的精确的概念和术语,卡尔纳普将之称为旧概念的“待解释的术语和陈述”。那么,在一个解释中通常开始于一个模糊的概念,由于开始概念的模糊性可能被误解,“如果用一个新的更加精确的概念来替代一个早期的模糊的概念,而新概念将被判断的是它的有用性,这样一来问题意识就会变弱。”在此基础上,卡尔纳普主张在评价一个阐明项的标准时,除了把简单性作为所列出的第一个必要条件之外,阐明项和被阐明项之间的相似性以及描述的精确性也非常重要。

尽管卡尔纳普对覆盖律模型进行了修正,但仍旧认为比起科学实践来,覆盖律模型的说明包含了抽象和逻辑图形,更多地被看作一个有用的工具,因此,卡尔纳普路线事实上是对覆盖律模型的一个平行的转换,覆盖律解释作为科学意义上的一个模型,它是一个更加元理论的工具,具有很强的规范性。

2.波普尔对覆盖律解释模型的修正

对于解释的覆盖律模型,早期波普尔与亨普尔的说明是相同的。二者都持有因果解释概念,将因果性放置在解释的逻辑结构下,都包含了解释和因果的说明,这样的优势在于规避了事件之间连接的确认问题。具体来讲,亨普尔认为模型发展的一个核心特征在于一个科学解释就是一个演绎论证,并且在这个解释中,“将初始条件和普遍定律作为一个前提”。类似的,波普尔认为,对一个事件的因果解释就是对一个事件的演绎推理,就是使用一个推理的前提,“将普遍规律和某些单个的声称、普遍条件结合起来”。亨普尔引用波普尔的观点,在覆盖律模型的发展中,被称为是“波普尔-亨普尔理论”。同时,波普尔也支持解释和预测的对称性,那就是,“解释每一个事件和预测它的发生是同样的”。

但是,波普尔的因果解释概念与实在论紧密相关的。这主要体现在:第一,在《怀疑因果性》一文中,波普尔认为科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建立在观察事件之间的联系,其真正的目标是发现隐藏在普遍经验背后的新世界,比如,对世界的微观的和亚微观的描述包括重力的、化学的、电子的和原子的。事实上,这是波普尔实在论的声明:科学尝试发现隐藏在每个经验世界背后的真实的结构、本质和整体。这也表达了一个因果性的真正概念就是一个科学解释将需要确认产生各种现象的力量和机制是什么。因此,在《科学发现逻辑》中,波普尔指出一个覆盖律解释的初始条件通常被称为是“原因”(reason),预测被称为是“结果”(ef-fect),但是他自己并不使用这样的术语且并认为这些术语是多余的。第二,在《开放的社会和敌人》和《科学发现的逻辑》中,波普尔修改了他的立场,接受了自然必要性的概念并且宣称使用词“原因”来描述初始条件,认为如果定律是真的,那么定律需要某些自然的或者物理的必要结果。这在某种意义上和波普尔的实在论是紧密相联的。对于一个实证主义者,“任何在一个科学解释的初始条件和定律中引用的非观察力量或者实体仅仅是一种虚构,来帮助科学家组织观察现象”。但是,波普尔认为理论实体是潜在真实的,并且实在论者将原因理论归咎为是结构、理论实体和力量。对于波普尔来讲,似乎产生现象,包括普遍定律的力量、整体或结构,甚至是像“世界3”等抽象的结构将背负着实际的因果关系。

因此,从实在论视角来看,覆盖律模型像是实证主义者提供的二等的因果性的说明,因为对于实证主义者来讲,因果实体和因果关系有效性的讨论是不可证实的,可能是形而上学的胡说。但是波普尔认为,不可观察的实体,社会力量以及领域是真实的,因果性能够以纯实在论的术语被理解,并且仍旧和波普尔的自然科学的哲学一致,这样看来,波普尔避免了本体必要性或因果性的讨论。在覆盖率模型问题上,像亨普尔支持自然科学的概念,波普尔支持科学实在论,指出“规律与说明和预测有关。对于普遍性或理论科学,我们致力于用一般规律检验普遍规律;对于应用科学来讲,规律被用于预测;而在历史科学中,规律主要被用于说明具体事件”。但是,他意识到由于社会历史现象的复杂性,规律的预测功能在这一领域难以发挥,因此,真正的类似社会规则的规律并不存在,规律在波普尔的社会科学中并没有扮演一个必要的解释角色。

总的来看,随着卡尔纳普对覆盖律解释模型的修正,放弃对存在的概念意义的形式化,寻求新概念的精确界限,使得许多反例被淡化。波普尔则认为因果解释概念也能够以纯实在论的术语被理解,指出规律与说明和预测有关。可以看出,随着卡尔纳普和波普尔对覆盖律模型的修正,事实上填补了覆盖律模型的缺陷。但是波普尔后期也认为因果关系作为恒定的结合,解释的覆盖率模型和统一科学方法会产生更多模糊的结果。当科学方法假设越来越多具体而严格的标准时,自然研究和社会研究仍存在重要的差异,而这些重要的差异必须通过可证伪性以及情境分析的每一个实践来解释,这意味着还需要进一步拓宽社会科学解释的领域和方法。

三、社会科学中的多元解释机制

卡尔纳普和波普尔对覆盖律模型修正,不仅填补了覆盖律模型的缺陷,也意识到社会科学解释的领域和方法需要进一步拓宽。社会科学研究采用的方法不仅应该要保留某种程度的客观性,又要充分考虑意向性带来的价值、情感问题,尤其对意向性行动的理解急需要诠释也需要解释。而考夫曼(Kaufmann)对社会行动的“解释”和“理解”、对社会事实的物理解释和意义解释,以及波普尔对社会世界的情境解释,恰恰印证了这一点,是对覆盖律模型缺陷的有力补充,更加丰富了社会科学的解释机制。

1.对社会行动的“解释”和“理解”

考夫曼对社会行动不仅遵循因果解释模式,而且与现象学中的意义判断和解释学思想结合起来,在社会科学中对意义解释进行了充分辩护。

首先,考夫曼参考了马克思·韦伯(Max Weber)的社会行动解释原则,认为社会科学是通过解释方式来理解社会中人们的个别行为,从而达到对某个社会事件的过程及其结果的理解,也就是对社会事件作出因果性的解释。在此基础上,考夫曼认为社会关系的解释其本质上是对社会行动的解释,即对人的态度和行动的解释,其本质上是对人的行动的意向性认识(intentional perception),根据行动者预设的行为来解释人的行动。考夫曼称之为一种解释体系,并将社会的概念定义为“一个社会关系解释所应用的领域,‘社会的出现或者消失就是解释体系所应用领域的出现或者消失”。

其次,考夫曼在重新组织韦伯的社会行动概念时,融入了现象学、解释学的思想,通过解释,物理的行为在经验的语境下变成一种行动,根据解释标准对未来行为过程进行解释和预测。考夫曼将打牌的规则作为行动的例子,打牌者的行为是根据游戏的规则来解释和预测,打牌的规则就是有组织的、合法的行为规则。“无论是相对于客观意义上的判断还是相对于偶然方面的判断,规则都是不变的,是抽象产物,而在打牌过程中,意识的数据(谁,什么地方)都是敞开的,打牌的规则主要是用来进行意义澄清的。”

而且考夫曼将胡塞尔(Edmund Husserl)对于意义判断的分析也应用到社会集体性概念的分析中。对于考夫曼来讲,行动中的社会集体性是将独立存在的人作为真正的对象,还是仅仅是一种心理构成?这都并不重要,考夫曼在这里关注的是意义关系:如果我们通过一个“社会集体性”概念中的“独立存在”来理解,即便对于一个没有形成社会集体性的人来讲,仍然具有社会集体性,那么可以将“独立存在”归于“社会集体性”,而且“社会集体性”作为一个定律应用的领域而存在;如果一个社会集体性概念中的“独立存在”的意思是:“术语‘社会集体性并不能被还原成表示人类关系的术语,那么必须否认社会集体性有‘独立存在”。但是考夫曼并不打算将意义判断分析用来区别社会学中的宏观概念和微观概念,因为考夫曼更喜欢打牌游戏规则,其构成是众所周知的。可以看出,考夫曼的行动(有意义行为的规则)的领域更加广阔。

最后,考夫曼完全接受了舒茨(Alfred Schutz)对“同在者(fellow man)”不同结构形式的理解,主张在方法论分析中,对社会世界的意义问题理解是以行动的意义分析为出发点,将意义作为研究社会行动的着手点,研究社会行动时,除了考察行动者和他人的关系,还要考虑行动者与他人的关系对社会行动的意义问题所产生的复杂影响。对于我们和他人之间发生关系,可以对他们的行动进行观察和直接理解;“对于那些由同代人或者后代构成的‘遥远世界,则需要动机性理解,同时以‘直接经验世界和‘遥远世界之间的区别来替代韦伯对‘观察式理解和‘动机性理解的区别”。而且舒茨认为社会行动的核心是筹划,对他人的影响就是将这种筹划作为意图动机,在他人那里引发了某种有意义的经验,因此必须从社会影响的角度来分析社会行动。在舒茨影响下,尽管考夫曼接受了韦伯社会科学中的目标导向行动的主导地位,但是他更多地将社会行动看作是一个经验的和历史的问题。

2.对社会事实的物理解释和意义解释

在对于社会事实问题的解释中,考夫曼既承认了自然科学方法和社会科学方法的相似性,也参照了现象学的观点,主张解释一个社会事实就是“理解”,揭示对于社会事实所具有的“含义”或者“意义”。

首先,考夫曼认为物理事实是社会事实解释的基础。社会事实的每一个解释假设了一个基础性解释,那就是将潜在的物理事实作为社会事实的一个基础性解释,因此考夫曼也赞同统一科学和物理主义思想,认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总体上具有相似性。

其次,在将心理事实解释为物理事实的过程中,需要一个具体连接。在这个连接中,一切意识行为的意向性是至关重要的,对于一个思想行为的分析,首要关注的是其自身要素及其意向性的对象和内容。而对于社会科学来讲,心理一物理现象的统一以及二者的内部链接必须建立在一个适当的标准上,比如,行为是一个心理一物理现象,但是从来都不能被看作是一个物理事件。考夫曼将社会事实的解释定义为行为的意义—解释,这种意义一解释并不需要知识的特殊来源,而是只关注人类的行为,也就是说这里的意义解释是外部经验和内部经验的一个综合,社会事实的概念能够从物理的和心理一物理的事实的概念建构。

最后,在解释行为的意义和结果时,考夫曼认为可以从物理事实、身体行动推断出的心理(意向等)以及心一物理事实(行动),但心理的和社会事实的句子并不能还原成物理的事实。考夫曼以胡塞尔晚期思想特别是关于“生活世界”和“主体间性”的阐述为出发点,试图“追溯社会科学的根底,直指意识生活的基本事实”,这确保社会科学有一个坚实的哲学基础,主张社会科学家不仅要使用意义理解这种特殊的经验来解释人类行为,还要建立个体模式,把观察的事实作为个体在理解语境中的活动结果。

3.对社会世界的情境解释

对社会世界到底该如何解释?一直以来是社会科学解释的难题之一。波普尔的情境分析提供了一个能够增加我们对社会世界理解的真正满意的解释,提供了一种方式来逾越长期在社会研究的解释方式和自然科学的那些模型化之间的分裂,并且表明科学解释和说明理解能够相互替换。

情境解释的目标既不是预测,也不是揭开社会世界的普遍定律,而是要解开一些意外的、经常并不能想到的社会现象的人类互动的复杂网络,这是与实证的社会科学解释所不同的。以前波普尔将情景分析描述为一个解释和理解的方法,往往强调它与自然科学的连续性,而不是它和人文学科的兼容性。现在他将情景分析表示为一个全面的解释方式,并将其应用到“三个世界”的本体论中,认为理解并不是在于揭露一个人的主要的心理状态,而是在于说明阐述一个人所遇到的“世界3”的实体,更好地理解第三世界的对象,“这样的‘世界3实体包括理论、标准、观点、猜测以及语言自身”。

另外,在对社会世界的情境解释中,波普尔承认诠释学的作用。具体来讲,波普尔认为,在检验社会科学理论时,假定一个“世界3”目标的特殊意义,通过在意义网络上的其他“世界3”对象的整体一致性,来反对独立的、外部的和客观的现实,而不是通过检验理论。也就是说,“世界3”对象的意义将取决于它的组成部分。反过来讲,个体部分的意义又取决于整体的意义。比如,“为了理解文本中特殊的一页,我们必须理解整个文本的普遍意义,但是为了整个文本的结论,我们必须理解构成文本的每一页。为了完全理解整个文本,我们也需要进入到关于意义的更广泛的网络中,比如一个传统或者社会实践”。虽然波普尔承认诠释学派的存在,但是他从来没有明确地将诠释学的含义吸收到检验“世界3”问题情境推测的重建中。其主要原因在于:波普尔在检验解释和检验科学假设之间看到了差异。自然科学理论的批判主要包括经验检验,即检验一个科学假说的经验证据总是被装入到需要解释的理论中,但是在历史中需要一个理论来解释真实的、超文本的世界。在批判“世界3”实体的解释中,真实的、经验的证据很重要。比如,“从一个考古发掘中获得的证据可能帮助考古工作者重建一些远古的仪式的意义”。然而,没有超文本的上述,解释批判的有意义部分将仍旧受到诠释学学派的限制。

结语

综上所述,在逻辑经验主义之后,解释机制上表现出多元化的立场。对于社会行动问题的解释,既遵循因果解释模式,又崇尚解释学方法。社会科学通过解释方式来理解社会中人们的个别行为,从而达到对某个社会事件的过程及其结果的理解,也就是对社会事件作出因果性的解释。同时考夫曼将胡塞尔对于意义判断的分析也应用到社会集体性概念的分析中,用现象学的理论和方法作为基本的准则和手段对社会科学进行研究,形成了独特的社会科学理论观点。对于社会事实问题的解释,考夫曼承认自然科学方法和社会科学方法的相似性,又将‘理解(Verstehen)的概念放置到他的方法论分析的框架下,来解释心理事实和社会事实之间的转换。这既接近维也纳学派的精神,也没有疏远当代的舒茨以现象学为基本原则开展的对社会科学的哲学研究。对于社会世界问题的解释,波普尔则承认用解释学和情境分析方式结合起来解释社会世界,认为这两种方式通过放置在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下来解释社会世界,从而达到对社会世界的真正满意的解释。

由此可见,社会科学的解释持多元论立场,既强调客观的自然科学方法在解释社会事件之原因方面的作用,也强调解释学、现象学以及情景分析对于理解社会事件意义的重要性,将两种路径做了协调并结合在一起,这逾越了长期在社会研究解释方式和自然科学模型化之间的分裂,也为社会科学提供了一种统一的解释模式,满足了社会科学理论上的解释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社会科学解释领域的合法性和全面性。随着认知科学和系统科学复杂性理论的蓬勃发展,为社会科学解释提供了新的讨论空间,再加上分析哲学、诠释学的新进发展,为社会科学解释注入了新的谈话方式,也使我们在新的视野下,重新追问社会科学方法论和自然科学方法论之间的关系到底是如何的。通过社会科学解释的多元化解释机制,从方法论层面展现了诠释和解释两种方法融合的趋势,这种融合反映了人文科学方法和自然科学方法的有效结合,而多元化的社会科学解释机制,将为这种结合的可能性和有效性提供重要支持。

(责任编校:文建)

猜你喜欢

社会科学多元化
探讨构成因素在当代雕塑语言中的多元化体现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Education with a Heart that Embraces the World, from the Fertile Cultural Land of the “Eternal City”
道德与法治活动中形成性评价的多元化研究
从“跨界”现象看现代筝曲的多元化发展
专业化PK多元化
社会科学总论
努力规范社科术语  繁荣发展社会科学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也要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
紧紧抓住机遇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