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技巧初探

2016-12-22吴晓青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6年51期
关键词:写字识字规范

吴晓青

课程是一种实践,只要用心钻研、探索、反思、总结经验,就可以把语文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当中,变成学生的笑脸,变成学生愉快的学习,变成学生更真实的发展。新课程要通过师生共同的努力变成一种真实的、动态的、发展的现实,就要充分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

这一学期学生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学习利用汉字的表意特点来分析字形,并对认字方法有比较系统的归纳整理,学生基本上都学会了运用不同的认字方法来独立识字。在教学中,要注重将学生引领到生活当中去识字,激起学生识字的极大热情。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整体识记生字,提倡个性化的识字方法。让学生寻找出自己认为最有效的识字方法,通过不断的求异,激活学生的思维,“玩”出价值。如,“闯”字的识记,学生纷纷说:“这是一只马跑进门了。”“不是,这是马儿被关住了失去了自由,想冲出门到外面呼吸新鲜的空气。”“这个字和‘门有关系,就是冲进门或冲出门的意思。”一个字有多种识记方法:看字形认字,跟据部首猜字义,等等,学生在发散思维的“玩”中学得很快乐。再如,用画画的方法记一记会意字,将所学的字、词贴在家中的实物上“复现”,将课外识记的字剪一剪、贴一贴制成“小报”,在班级中评选出“识字大王”,等等。这些方法和活动,都为学生识字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玩”法。

二、在写字方面,引导学生把字写得正确、工整、规范、漂亮

《课标》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一个学生的字写得好与否,不仅仅是个人的“门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学生的学习习惯、意志品质及性格特点。因此,教学时可以采用“读字、范写、评议、试写”的程序:“读字”时,让学生讨论“写这个字时哪一笔最关键”、“写这个字哪一笔最容易写错”或“你想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地方”等问题,整体把握写字的规律。在范写之时,让学生评议教师的范字,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把握写字的要领,让学生对教师的范写评头论足。同时,还可以通过形体动作学写笔画、作业展览、评选书写闪耀明星等方法,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提高学生写字的技巧。

三、在阅读教学中,重视朗读、理解和感悟相结合

初读,将课文读正确,整体感知全文;再读,将课文读流利,理解课文中词句;研读,将课文读出感情,谈独特的理解与感受;练读,将课文读入心,积累语言文字。在不同层次的读中,教师同样鼓励个性化的学习。让学生自己想想有感情朗读课文的方法,彼此交流,逐步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挑出有价值的问题共同讨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将自己的理解画出来,说一说自己这样画的理由,放胆做画学语文;让学生排演课本剧,师生根据语言文字进行评议,演演评评学语文;等等。这些颇有趣味的方法,不仅能有效地完成阅读教学的任务,还能促进学生乐学、爱学语文。

在学生习惯的培养方面,要注意让学生在规范中学语文,打下学好语文的基础。这并不与在“玩”中学习语文相矛盾,习惯能影响人的一生,“个性”必须在一定的规范中张扬才不会使学生走上发展的歧途。所以,教学决不能从统得过死转向放任自流,一定要严把“度”这一关。在听、说、读、写几方面,都有一定的规范。如,个别学生站起回答时,其他学生要注意倾听,有意见可以举手提出;朗读或回答问题时,声音一定要响亮;等等。语文学习的点点滴滴都需要有规范,都需要教师去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四、提倡学生积极参与各项语文活动,学会参与,学会合作,学会尊重他人

在教学中,要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不但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求知、合作、竞争,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实在,确有所得。

玩,是学生的天性,是学生的乐趣所在,将“玩”引入课堂,使学生对这种活动的动机和兴趣逐渐迁移到语文学习上,从中享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在改革语文教学的进程中,要力求将“讲堂”转变为“学堂”,将机械重复的练习转变为生动活泼的游戏,让学生充分体验语文学习的快乐,为他们语文学习的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尽管是“玩”中学语文,但决不是追求形式主义,这里倡导的“玩”是一种形式、一种途径,“玩”是为了更好地学习语文,培植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猜你喜欢

写字识字规范
规范汉字书写优秀作品
规范汉字书写
从创新探索到立法规范
规范汉字书写
学写字
识字儿歌
识字儿歌
识字故事
写字
识字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