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体育产业:内涵、呈现方式及发展
2016-12-22李江霞
吴 晓,李江霞
(中北大学体育学院,山西 太原 030051)
“互联网+”体育产业:内涵、呈现方式及发展
吴 晓,李江霞
(中北大学体育学院,山西 太原 030051)
当前,“互联网+”和体育产业是我国2个炙手可热的话题,但是很多人还没有真正理解“互联网+”体育产业的内涵。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了“互联网+”体育产业的内涵,从体育用户、体育公司、体育用品、体育主管部门4个部分分析其呈现方式, 从体育互联网平台的建设、高科技的引进、人才的培养3个方面给未来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发展建议。发现在“互联网+”背景下,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呈现出新的发展方式,以期为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理论和实践层面的借鉴。
“互联网+”;体育产业;融合发展
2014年10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将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015年7月,在国务院下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中,提出要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2016年5月5日,国家体育总局发布了《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规划中强调要将体育产业与互联网相结合,以“互联网+”为平台全面推进体育产业发展。“互联网+”体育产业这一新兴领域即是学者专家探讨的焦点议题,也吸引了无数资本的关注。运用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知网资料查阅了大量“互联网+”和体育产业的相关资料,分析了“互联网+”体育产业的内涵及呈现方式,并以此给出了我国体育产业未来发展的意见,希望能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使其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于全体人民。
1 我国互联网发展现状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纷纷选择转型。在这个浪潮中,存在着2种声音,是选择“+互联网”还是“互联网+”,前者仅把互联网当作一种工具,而后者则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用互联点,其核心在于关注用户体验。通过O2O平台,消费者能够通过其他用户消费体验的分享,预约感兴趣的课程私教,购买适合自己的运动装备等。O2O平台使网上生活不再是简单的消费行为,而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本身,每个人既是信息的传播者又是信息的消费者,让志趣相投的人通过网络,一起健身娱乐。例如,目前国内最大的体育类垂直频道虎扑体育,在线上,它既提供篮球、足球、网球等主流职业体育项目赛事资讯,也有按运动类型和球队细分的论坛,还有体育彩票和电子商务导购等版块;在线下,虎扑积极推进“智慧球场”的建立以推动从线上到线下的O2O闭合运营模式[4]。
3.2 “互联网+”体育公司消费者行为的转变和互联网的思维方式,使得传统体育公司改变其原有的商业模式。
1)网购用户的增加使得许多运动品牌加入线上营销,开通官方网店,阿迪达斯、耐克入驻天猫、京东、名鞋库等网上商城,增加了产品覆盖率,迪卡侬等优质的产品通过用户社区的交流反馈,减少产品广告营销的费用,提高了产品知名度。网络平台使经销商的减少,消费渠道的简化,还缩短了公司与用户之间的距离,使客户能够方便地购买到想要的产品,促进了体育用品产业的发展。
2)通过用户在线上对其产品服务的反馈,了解用户需求,提升产品质量,提高用户黏性。借助大数据和云计算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减少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的妥协,让消费价值最大化,并从中获益。从公司品牌到用户品牌的转变使商家的重点由经营商品转变为经营用户群体,这时可通过互联网平台大量收集目标客户的需求,经过云计算能给公司提供巨大的资源共享,帮助其进行决策。例如客户通过阿迪达斯的官方商城购买了一双跑步鞋,互联网平台可以清楚的留存一条详细的数据记录,包括该用户的相关信息,网上搜索记录,互补产品和替代产品的查看记录,以及他在该平台的历史订单,所有的这些记录就形成一个关于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的大数据,而且这个数据随着该客户使用互联网的增加也将更加详细具体,再通过相关的云计算,得到与该客户购买行为相类似的客户群体,从而帮助阿迪达斯公司更好地了解该类消费者,预测其需求变化。
3)“互联网+”使企业的生产更加柔性。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和更加快速的数据传导机制,将下游市场的需求与上游生产更紧密的结合起来,促进整条体育产业链的升级,催生中国特色的工业4.0[1]。在以用户体验为重心的互联网时代下,产品的差异化和个性化越来越成为客户和企业关注的焦点,推迟最终产品的形式和特征的变化的延迟策略和能对客户定单实施快速响应的准时生产系统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系统能够得以很好的实现。从而使整个体育产业链的各方面更具有弹性,在解决个性化客户需求的同时,也能降低企业成本与风险,实现高效率的集约化生产。
3.3 “互联网+”体育用品“互联网+”的出现,给体育产品的研发及应用带来了巨大的转变。有需求就会有市场,有市场企业就会有创新的动力。大量出现的可穿戴式体育产品正是基于互联网思维在体育产品制造领域内的应用,人们对于科学健身要求的提高,使得大量智能手环、智能跑鞋、智能足球等出现,这些运动装配对于多项运动数据的实时监控能帮助用户和教练制定更加科学完善的运动计划。同时,互联网让高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时间缩短。互联网将人、大数据、智能资产和设备连接起来,使得信息交流变得通畅快捷,由一个新思路激发出多个想法,这些想法催生出的体育智能硬件,为体育产品注入了智能与科技元素,让跑鞋更加轻便,数据记录更加准确完整,让球衣更加轻薄透气。这些进步提升了体育用品的附加值,进而提高了体育用品品牌的竞争力。“互联网+”通过连接买卖双方,让消费信息转化为数据,直接进入研发、制造、流通、营销各个环节中,并对最终的产品和服务产生影响。
“互联网+”体育场馆,就是通过互联网平台,利用信息技术,让体育场馆在经营、使用、服务等方面更智能化与信息化。互联网与体育场馆结合形成了“智慧体育场馆”,通过将免费Wi-Fi、智能摄像头、云平台等接入体育场馆,实现了场馆的智能化改造,拓展了场馆的视频录制、技术统计等功能[5];通过对体育场馆不同运动项目、服务配套及设施等进行资源分类,实现了场馆的信息化整合[6];通过场馆细分,实现了消费人群细分,不仅便于“场馆寻求用户、拓展市场”[7],而且满足了大众个性化的需求,提升了运动参与体验[8]。
3.4 “互联网+”体育管理部门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9]。2016年10月9日,习近平主席在主持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学习时强调,“世界经济加速向以网络信息技术产业为重要内容的经济活动转变。我们要把握这一历史契机,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10]。尽管当前我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相对落后,但是体育主管部门已经加速中国体育界的“管办分离”进程,加快了“简政放权”改革,运用互联网思维发展体育产业。例如,国家积极推动利用先进的科技成果,把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与全民健身工作相结合,创新平台与产品服务;成都市推出了“互联网+体质健康全城约”网络平台,实现了全市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全覆盖;足协等官方组织利用新媒体平台,增强了与媒体及体育爱好者的互动。“互联网+”的发展理念可以优化和整合中国的体育产业链,打造高效、协调、开放的政府服务体系,建立国家级的基层体育信息服务中心,让体育产业链上的每一个体都能最大限度地利用互联网平台。
4 发展“互联网+”体育产业的建议
在保障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都能良好发展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互联网思维,全面深化各项改革,利用市场机制的作用,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加快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提升我国体育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4.1 加强互联网的平台建设互联网作为一种通用技
术,正在逐步下沉为基础设施,与实体经济融为一体。“互联网+”的前提和基础是互联网作为一种基础设施等广泛安装。和其他产业部门一样,互联网+体育产业也需要建立一个可以充分整合各类资源的平台,只有平台足够包容,产业链上的个体足够专业,才能更好更快地完成体育产业的整体升级。例如体育产业资源交易平台就是一个不错的尝试,它是独立于买方、卖方、中介方的中立“第四方”,将在国家体育总局、北京市政府相关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和指导下,面向体育组织、体育企业、体育赛事、体育场馆、体育俱乐部、运动员等6方面实行线上线下同步运作,利用华奥星空广泛的互联网传播平台、便捷的产业上下游对接渠道,为交易各方提供一站式服务,最大程度解决信息不对称的现状,并实现各方资源价值最大化(图3)[11]。
图3 体育产业交易平台流程
4.2 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与理念要突出创新驱动的显要位置,保护知识产权,完善市场开发模式,加强体育衍生品创意和设计开发的力度,加快企业研发和工程技术中心等建设步伐,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体制机制建设,建立体育产业研究智库。例如在直播中运用先进的VR技术、O2O平台,鼓励开发以移动互联网为主题的体育生活云平台及体育电商交易平台,推动体育企业与移动互联网的融合;积极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硬件和各类主题APP拓展客户提升体育营销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例如2016年6月3日,阿里体育就与“鸟巢”“水立方”在信息集成、资产开发等领域合作,为其今后智能体育场馆的研发研发改造等做出尝试。
4.3 培养专业的体育人才随着“互联网+”体育产业的不断发展,培养既懂体育又有“互联网+”背景的高素质人才显得尤为重要。尽管当前,“互联网+”和体育产业都炙手可热,但是由于这2个领域都是刚刚兴起,一切都还处于探索阶段,所以真正理解“互联网+”内涵的并能将互联网思维运用到体育产业的人才还很稀缺。再加上长久以来人们对体育学科的偏见,培养高素质人才成为发展我国“互联网+”体育产业的关键一步,国家应该推行多样化的人才扶持政策,建立体育产业研究智库,完善多层次人才奖励体系。各大体育类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应该优化课程和专业设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会指导、能设计、懂经营的复合型人才。
5 结 语
多年来,在举国体制和落后观念的影响下,中国的体育产业发展长期处于滞后状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国家和体育企业都希望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迈向一个新的阶段。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我们首先应该弄清“互联网+”体育产业的内涵,在此基础上运用互联网思维,加快体育产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吸收先进的理念,引进先进的技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充分利用大数据、云技术,早日建立“互联网+”体育产业的新生态。
[1] 阿里研究院.互联网+:从IT到DT[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2]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2016-08-30.
[3] 吕婵.“互联网+”时代我国冰雪体育产业发展新趋势[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6,34(4):52-56.
[4] 朱建国.中国体育产业核心组成部分解读.体育文化导刊[J].2016(10):97-102.
[5] 互联网+体育,将产生这3种化学反应[EB/OL].http://www.juweiw.com/daoluetiyuchanye/243209.html,2016-08-30.
[6] 罗丽娜,杨思瞳.移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体育场馆资源的信息化分类与编码[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5,27(6):569-571.
[7] 段明会.基于“互联网+”背景下体育场馆市场拓展与用户寻求的策略研[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14(6):149-153.
[8] 白丽,孙晨晨.互联网时代体育产业人才的培养[J].体育学刊,2016,23(4):63-67.
[9] 新华网.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EB/OL].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6-03/05/c_128775704.htm,2016-08-30.
[10] 以6个“加快”建网络强国[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10-10.
[11] 体育产业资源交易平台[EB/OL].http://sire.sports.cn/gywm/,2016-08-30.
"Internet Plus" Sports Industry: Connotation, Presentation and Development
WU Xiao, LI Jiang-xia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 Shanxi 030051, Taiyuan China)
At present, "Internet plus" and the sports industry is China's two hot topics, but many people have not really understand what is "Internet plus" sports industry. 1)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of "Internet plus" sports industry by means of literature and data. 2) Analyzes its presentation from four parts: sports user,sports company, sporting goods and sports department. 3)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ports industry in China is presented with a new development mod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plus".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sports industry to provide som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level of reference.
"Internet plus";sports industry;integrative development
G80-052
A
1004 - 7662(2016 )10- 0024- 05
2016-09-04
吴晓,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