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文性与翻译

2016-12-21艾阳阳

青春岁月 2016年20期
关键词:互文性语篇翻译

【摘要】互文性是语篇的一个基本特性。它指语篇中包含他人的话语或其它语篇的片断。翻译与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关键词】语篇;互文性;翻译

根据互文性,文本的生产和接收取决于文本的关系网。翻译,这涉及到译者的理解,解释/解构和重建,本质上是一种互文性活动。哈蒂姆·梅森认为互文性是一种我们让文字的发生彼此有联系,并把它们看做是可以勾起以前的文本的经验全领域的符号。它提供了在实际活动,如翻译和口译的基本符号概念的所有理想的试验场。(哈蒂姆·梅森,2001:120-121)它是哈蒂姆梅森的研究的基础,互文性翻译研究领域探索出了新的世界。

一、互文性参考的类型

据哈蒂姆&梅森,处理互文性方便的方法将是一个由字,词,句和从句的序列建设的阶层,并达到文字,话语和体裁的水平。此外,互文性的类型学,是指关系,文本与已经退去它的文本保存,它的启发,使人们有可能“(前文)需要开发和描述框架内整合。(哈蒂姆-梅森,2001:132)。他们总结了谢伯克对互文的分类,如下:

1、参考,当一个人通过指示标题,章节等公开了的消息来源。

2、陈词滥调,一个千篇一律的表达,已成为通过过度使用几乎没有任何意义。

3、文学典故,引用或所指一个著名的作品。

4、自我引用。

5、传统,一种想法,已经因为重复使用成为源少。

6、谚语,传统难忘。

7、沉思,或用语言的文本的效果之一的解释学经验。

(哈蒂姆年和2001年梅森:132)

基于所有的一套完整标准,莱姆克的(1985)认为,一组文本和另一个之间建立的关系可以以多种方式来描述:

1、他们可以是通用的(与流派成员身份的基本准则),如提及“委员会议”流派。

2、他们可以是主题或局部,如,涉及到广岛炸弹。

3、他们可以是结构性的,显示形式亲和力,例如混成词,如里根经济学。

4、最后,他们可以是功能性的,涵盖的目标方面的相似性。(同上:183)

这些分类和谢伯克的分类,为我们提供了互文引用分类的综合系统。但是,他们之间的界线和互文性的表现形式不清晰(向红2010:52)。明显的互文性是指一个文本与其他文本的明确标记互文关系:“在明显的互文性里,其他文字在文本明确地存在;它们被“明显”标记或文字的表面上的一些特征暗示,例如引号”(Fairclough,1992:104)。这就是具体的其他文本过于文本中绘制时的情况(同上:119)。读者可以根据阅读体验和社会常识找出其它文本或话语的痕迹。Luo Xuanmin(2006)认为,明显互文性包含一些符号,这些符号可以通过语言段涉及到其他文本。。在他的论文中,他主要讨论了四种表现形式:引用,典故,模仿,并混合。提到混合,这就好比术语嵌入,听起来更像表达的方法,并且可以被地方说取代(俗语)。(向红,2011:19)构成互文性“是话语约定的结构”(Fairclough,1992:104)。它是一个话语类型如何通过话语秩序的元素的组合构成的物质(同上:L18)。它是指结合了复杂的关系它具有与不同的流派或话语类型的约定的文本的这一方面(罗,2006:64-65;辛斌2000:92)构成互文性比明显互文性更不透明,读者不得不通过跟踪它回到它的来源来激活这种所指,Luo Xuanmin(2006年)建议以流派的范式,类型和主题构成互文性的四种表现形式。Shao Zhihong(2010)认为,所谓构成互文性其实是隐性互文性,其中包括体裁,主题结构和功能。在湘红(2010)看来,在罗的论文里虽然流派,范式和输入使结构分析,实际应用和交际功能有差异,但是它们之间的区别是有点模糊。

二、互文性参考的识别与转移

当在翻译过程中跟踪认识和转移互文性参考的路线事,译者首先遇到的互文性信号,指的是文本的有形元素,触发互文性搜索的过程,触动符号处理的行为。互文性信号可以是所有的迹象,吸引其他文本的知识,并且自动识别在特定的话语和流派什么是适当的。应该注意的是,互文性被认为是所有文本的一个必要条件。

根据哈蒂姆&梅森(2001:137),之后具有识别的互的信号,然后在翻译的各种途径踏上,通过该给定的信号链接起来以其预文本(从中互文信号被绘制的源,向其中加入它们是指,或者由它们所启发),或者,一个给定的预文本以其信号链接起来(同上:133)跟踪互文性信号,其亲文本涉及两个sets。After的互文引用的符号学状况的评估,译者移动到最后一个阶段……解构。以何种比例应该译者继电器信息状态,故意地位和所有互参考的符号状态,换言之,原则目的是评估该标志的各方面也可以保留,哪些方面必须以符号转移到另一种语言的动作被抛弃,偏好的层次结构开发:翻译的首要责任是互文引用作为符号结构,它通过定义涉及意向。那么优先列表的底部将是信息化,外延。此外,哈蒂姆重新只做了了一套程序,根据其重要性排列如下:

1、保留符号状态。

2、保留意向。

3、保持秉持连贯性语言的方法。

4、保留,如果可能的话,该信息状态。

5、保留,如果可能的话,多余的语言的地位(同上:1 36)。

应该注意的是,意向性位于领域内选择的背后,包含领域,模式和大意(信息状态)。并且符号地位反映了符号互动的结果,受到类型,话语和文本的约束,这些分别指代的是领域,大意和模式。所以前三个过程是在任何文本间引用的基本。

【参考文献】

[1] Julia Kisteva. Word, Dialogue and Novel[M]. The Kisteva Readers,ed. BIackwen, 1986.

[2] 陈望道. 修辞学发凡[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

[3] 贡布里希. 木马沉思录——艺术理论文集[M]. 徐一维, 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

[4] 阿瑞提. 创造的秘密[M]. 钱岗南, 译.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

[5] 程锡麟. 互文性理论概述[J]. 外国文学, 1996,(1).

[6] 哈罗德·布鲁姆. 影响的焦虑[M]. 徐文博, 译. 北京:三联书店, 1989.

[7] 蒂费纳-萨莫瓦约. 互文性研究[M]. 邵炜, 译.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3.

【作者简介】

艾阳阳(1980—),女,陕西榆林人,硕士学位,渭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猜你喜欢

互文性语篇翻译
中日能源语篇中语言表征的对比研究
基于语篇分析的课例研究
基于语篇的初中英语教学策略
幂姆与文学作品互文性分析
关于初中语文互文性阅读的教学思考
红楼若梦,游园乍惊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
语篇填空训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