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古诗词教学之初尝试

2016-12-21罗莲花刘宁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渔歌子范读读诗

罗莲花 刘宁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灿烂瑰宝,它不仅给人以艺术的熏陶,还能启迪人的智慧、陶冶情操。学习古诗词是加深个人文化底蕴,提高文学素养的必要途径。但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我有很长一段时间都觉得困惑:该怎样来教古诗词呢?枯燥乏味地讲解,学生呵欠连天;让学生自己来讲,又只有部分学生唱独角戏……怎样才能使学生融入诗情画意之中呢?通过学习和实践,我对古诗词教学有了一些自己的感悟,那就是四读诗词法。

一、一读正音——字字落实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书,在读中感悟,读中品味。同时也明确提出要让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词。古诗词是“歌”性文体,朗读时对字的读音要求很高,要求字字咬准,声音响亮、饱满,做到朱熹说的“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我记得四年级语文下册中的一首张志和的词《渔歌子》,其中有一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中的“塞”字应读sai,而不是读sai,也不是se。预习时,强调学生不认识或不确定的字要请字典老师帮忙。课上,教师要检验学生落实每个字的读音,也可以小组合作,对子之间进行讨论学习,互相检查每句诗是否读准了字音,为后面学习整首诗词打下良好的基础。读古诗词时,我们可以采取形式多样的朗读方式,进行小组比赛读、男女生比赛读、对子对读、抽读等,提高学生读诗兴趣。在读诗时,要让学生注意认真听取别人的建议,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二、二读得韵——朗朗上口

古人读诗吟词都是抑扬顿挫,韵味十足。感情是诗歌的灵魂,形象性和音乐性是诗歌的表现形式。然--而,教学古诗词时,我们都会发现,学生读诗时就像“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没有感情、没有节奏、没有理解,毫无美感可言。可是要怎么读才好呢?教学时我会采用欲擒故纵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怎样读诗更优美。如教学《渔歌子》时,我模仿学生,故意用很快的速度将这首词念完,毫无节奏、感情,再请学生评价。学生一听,顿时茅塞顿开,迫不及待地举手总结出这样读诗缺点太多,接着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读诗词要有节奏,有韵律,有感情才优美动听。可是怎样才能读出节奏?读出感情和韵味呢?我想应该指导学生划分诗的节奏。如七言律诗的节奏划分有二二二一式、二二三式、四二一式、二二一二式。如《渔歌子》可以这样划分: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但在划分节奏时,还要根据诗词的含义来。我一般会让学生在组内先尝试划分节奏,并在组内读给其他学生听,通过控制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抑扬顿挫地读诗,再让其他学生说说自己的建议。这样既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能让学生读出诗词的节奏美。我再根据诗的节奏、韵律极有感情地范读。我范读时要求学生听着我读的节奏给诗划分节奏,然后请学生对老师的范读进行点评,最后再鼓励学生自己大胆尝试朗读。我发现有了目标和方法之后,学生读得更大胆、更响亮了!

三、三读见画——历历在目

画是无声诗,诗是有声画。《渔歌子》中的景物很多,我通过课件和背景音乐的展示,启发学生先从字面找出词中景物。接着我利用古筝的悠扬,声情并茂地范读,引导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学生的反复朗读和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让学生逐渐感受到诗词的美感。这时,我因势利导,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讨论,畅所欲言,用笔抒写心中感受,再请每组学生派代表展示:

“我仿佛看到了西塞山前有许多的白鹭在飞。”

“我仿佛听到了潺潺的溪水,看到肥美的鳜鱼在流水中尽情地嬉戏,美丽的桃花竞相开放……”

“诗人戴着斗笠,穿着绿蓑衣,独自一人乘着一叶扁舟,在碧波荡漾的江上无忧无虑地垂钓……”

不知不觉中,整首词的画面已浮现在学生的脑海,学生仿佛身临其境,陶醉其中,而诗词的含义就已经完全出来了。

四、四读悟情——心心相印

诗者,心之声也。每首诗词都寄托着诗人的一种情感。结合诗人的写作背景,读诗悟情,是诗词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渔歌子》中诗人为何穿着蓑衣、戴着斗笠、在斜风细雨中垂钓一直不愿回家呢?难道真的是因为留恋美景?还是因为没有钓着鱼?看看诗人写诗的历史背景与诗人简介才让学生恍然大悟,原来诗人是不愿意回到腐败的官场,从而理解诗人对当时社会制度的彻底失望而宁愿隐居山野的心情,达到悟情的目标。如此一来,学生更能将本首词的思想感情及含义融会贯通了,读起来更加得心应手,韵味十足!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与其逐字逐句解释诗句含义,不如利用四读诗词法,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以读促悟,自主学习,领悟诗词的情感和表达的意境,启发学生思维,大胆想象。这样既改变了以前填鸭式的灌输知识的教学方法,又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兴趣,为其以后学习诗词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渔歌子范读读诗
小学语文课堂范读时机的把握及策略分析
动车上的端午读诗会
浅谈教师范读的“放”与“收”
渔歌子
——宋朝的乡村闲谈
读诗的窗口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范读策略探究
人生若只如初见,不如读诗笑三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