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了这片土地更加富饶美丽

2016-12-21胡飘

职工法律天地·上半月 2016年8期
关键词:南昌市三联蔬菜

胡飘

被称为“六十年代的上海陆家嘴”的风水宝地——南昌市东湖区扬子洲镇,是南昌的“菜篮子”基地,集钓鱼、有机蔬菜水果采摘、高尔夫球场为一体,是南昌人周末节假日钟爱的休闲去处。在闻名遐迩的菜乡扬子洲镇,有个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把自己的青春和汗水都奉献给了这片土地,他就是江西省劳动模范、南昌市东湖区扬子洲镇三联村党支部书记万屯娘。

他属马,带领全村干部村民走出了一条创业致富的通道,有着一马当先的行动力;在探索发展的征途中,他用刚毅和坚韧的品格,展现出策马奔腾的决断力;在推进产业变革的道路上,他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有着马到功成的号召力。

一马当先 民生工程聚人心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扬子洲人,万屯娘是喝着赣江水长大的,对这片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有着不能割舍的深厚感情。万屯娘大学毕业后就在南昌市郊区扬子洲公社三联管委会工作,27岁在扬子洲三联大队任民兵营营长,30岁任三联村民委员会主任,37岁任三联村党支部书记直至今日。他小时候常说:“我是扬子洲三联村人,长大后一定要为自己的家乡作贡献!”

三联村总人口5164人,姓氏34个,是扬子洲镇人口最多、关系最复杂的纯蔬菜生产专业大村,群众工作十分难做。由于历史遗留原因,早年的三联村班子不齐、工作不实、干群矛盾突出。1991年,万屯娘被全村党员、群众推选为该村党支部书记,这一干就是25年。万屯娘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牢记立党为公、情系百姓的宗旨,狠抓班子建设,培养管理队伍,凝聚团队精神,建立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坚持落实村务、党务公开建设,把服务群众、依靠群众、取信群众作为检验工作的标准。如今的三联村已改变了以前道路不通、群众不合、村庄落后的整体局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09年,三联村4个村民小组2000余人喝不上自来水,只能喝买来的桶装水,用的水靠打井抽,而随着赣江水位的下降,村民面临着断水的困境。因为这4个村民小组特殊的地理位置,早些年就被南昌市政府列入准备开发的土地,一旦开发征地,那自来水管投资就会全部浪费,且水管需要解决穿过京九铁路下方的技术难题。在这种困境下,万屯娘没有放弃,一方面,他积极与自来水厂协调,希望铺设自来水管;另一方面,他主动与铁路部门沟通,解决一些技术问题。最终,三联村所有村民都用上了自来水,解决了“用水难”的问题。

201 1年,万屯娘抓住南昌市新一轮百路大会战契机,在市、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帮助下,自筹资金100多万元,全力整治横贯村内的杨新公路三联段,路宽由9米拓展至15米,下水道由明沟改为暗管,网线也埋到地下,路面全部铺了沥青,引得商家纷至沓来。目前,道路两边的商店由原来的20多家增加到现在的80多家,而且门类越来越全。村民们高兴地说,如今在家门口就可以创业致富,买东西也方便多了。

策马奔腾 产业奔向新天地

作为南昌市民的菜篮子基地,三联村的菜农们很多时候是“靠天吃饭”。为减少不利天气对基地蔬菜生产的影响,万屯娘带领村民对蔬菜育苗地安装了地热线,保证菜苗的正常生长。面对持续阴雨、降温天气,万屯娘组织菜农对露天蔬菜进行清沟处理,及时排出田问积水、渍水,做到雨停地爽无积水,以降低田问土壤湿度,减轻渍害,同时对大棚蔬菜做好温湿调控,加设增光设施,人工增加光照,促进蔬菜生长,坚持科学种菜。

为减少流通环节,让菜农们收益更多,万屯娘带领菜农尝试“蔬菜进社区”的销售模式,仅“中大花园”一个小区,平均每天就可以卖掉800斤蔬菜。

万屯娘说:“咱们这里地少人多,90%以上的农民都是种蔬菜,人均耕地面积虽少,但是亩产效益很高,许多叶类蔬菜一年的复种次数可以达到9次,种一亩菜地每年能有3~4万元的收入。”

为了让村民更富,万屯娘还带领40多户村民在海南租地种植香蕉、木瓜、蔬菜等作物,种植面积超过5000亩,农业产值近2500万元。这不仅开创了一片农业输出新天地,更闯出了一条"X2带”致富新路径。

其实早在1991年,万屯娘就发现村里人逐渐增多,而地越来越少。听说海南人少地多,气候特别适应农作物生长,他就决定利用村民的种植技术,海南的土地资源,去开辟一块创业的新天地。万屯娘牵头,带着他的4个弟弟先去海南“探路”,后陆陆续续带领三联村多户农民在海南“淘金”。他们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在海南三亚、洛东种植辣椒、茄子等20多种农作物种子,销往大江南北,为推广蔬菜良种作出了贡献。

除此之外,万屯娘还计划充分利用三联村的3000亩外滩资源和农民协会纪念碑等红色文化资源,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推动村级经济发展。目前,三联村已建有高尔夫球场、游泳场、驾校培训基地等。他的这些事迹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认可,并于2008年荣获南昌市“X2带”致富先进个人称号,2015年荣获江西省劳动模范称号。

马到功成 城缜建设增效益

英雄大桥的建设征用了三联村大量土地,这为三联村实施城镇化建设带来了契机,万屯娘积极寻求政策支持,启动了在扬子洲范围内首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建设。

为全力推动旧村改造工作,万屯娘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尽心尽力地为村民做思想工作。拆迁工作不好做,万屯娘更是不分昼夜地走进村民家中,耐心诚恳地与村民沟通,安抚村民情绪,用真心真情打动村民,直到把他们的思想工作做通。在工程施工的2年多时间里,拆除民房58户,累计3万多平方米,没有出现一例上访现象,为工程的顺利进行营造了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同时,工程的竣工也为村集体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如今的三联村,有着5000万元的固定资产,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万元,全村99.5%的村民住上了楼房,村级收入达到120多万元。这些成绩,都离不开万屯娘的辛勤付出。

猜你喜欢

南昌市三联蔬菜
小陷胸汤加味与三联疗法联合在脾胃湿热证Hp相关性胃病中的应用
“一站式”三联CTA诊断急诊胸痛的临床意义
南昌市师范院校食育开展现状及促进策略
生活方式干预在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应用
“落后”就要挨打
蔬菜
请到康都来
蔬菜也“疯狂”
我们的都市有童话
蔬菜的哀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