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管理不能简单复制
2016-12-21张建
□ 文/张建
精细化管理不能简单复制
□ 文/张建
某企业发生特大铝粉尘爆炸事故,经调查,事故原因是该企业员工没有严格执行安全检查流程,没有严格按操作规程执行粉尘浓度检测,造成重大损失。此前,该企业一直在推进精细化管理工作,很显然,该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是缺乏执行力的,因为员工没有真正理解操作流程,致使操作环节出现问题。
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科学有效的管理理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并且采纳,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个别企业却执行不力,原因就在于这些企业简单复制了精细化管理步骤程序,拿来主义,并未结合企业实际推进精细管理工作。这需要企业管理者乃至整个行业反思,为企业管理敲响了警钟。精细化管理,要“细”化流程,更要“精”于执行。
解剖精细化管理是与非
微利时代,精细管理势在必行。随着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企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原有的粗放式管理方法有太多的弊端,致使大多数企业丧失核心竞争力,在经济浪潮中被击退。精细化管理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不二选择。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它是源于日本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
精细化管理主要包括:精细化操作,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都要进行标准化的控制,企业全员严格遵守确定好的规范制度,保证工作在规范化的环境中有序进行;精细化控制,企业所有经营活动的开展都应该确定计划、审批审核,最大程度减少业务运作失误,防范管理中的风险,填补流程中的漏洞;精细化核算,企业对内部所有的业务都要记账核算,发现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完善管理流程;精细化分析和规划,找寻提高企业经营利润的有效途径,确保计划和目标的可操作性、合理性。
几乎所有企业都在发展过程中致力于管理规范和精细化,他们追求严密明确的分工和细化到位的流程来固化工作,追求完美管理来提高组织效率。但是,值得指出的是,精细化管理不是万能的,它需要结合企业实际才能落地生根,否则只是形式上嫁接在企业管理架构上,非但不能起作用,反而会阻碍企业创新。
在部分企业,精细化管理实施后,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一切规范好之后,员工并未主动思考和反思,只是“按部就班”地执行。那些一成不变的制度和流程,正在成为员工的习惯,而诸多习惯的积累就会成为习惯势力,这个习惯势力是创新力的死敌,每个势力都会扼杀组织的创新力。
精细化管理没有一个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它必须与企业的现状相适应,而且要遵循企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如果企业在推进精细化管理的开始阶段,没有严格具体的规划流程,只是复制粘贴了其他企业的成功经验,为己所用,那结果只有失败。正确的思维是,要形成一个系统的规划,有具体的可操作的适用于本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方略,要精于执行,勤于执行,才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效益和竞争力。但是在实际推进过程中,一些企业的认识却出现了偏差,将其作为一种固定模式,简单复制,照抄照搬,没有任何效果。
与此同时,执行力环节也出现问题。精细化管理落到实处,离不开人的执行。但是,从实践来看,一些符合实际的管理细则,却没有很好地落实到实处。原因就在于可操作性不强,不注重执行人因素,从而导致精细化管理无法落到实处。精细化管理的核心问题是人员素质问题。如何使企业员工潜力得到最大程度发挥,是精细化管理的关键环节。
精细化管理重在执行
精细化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只有通过精细化管理才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只有通过精细化管理才能提高生产效率;只有通过精细化管理才能提高员工的素质。
实施精细化管理要求管理者对现有的管理理念有深入了解、找出管理上最薄弱的地方,有针对性地实施细化管理。要对企业现状进行准确评估,找到问题症结,分析总结,及时有效地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最后是后续工作的巩固。精细化管理需要及时地对后续工作进行跟进,进行综合分析,对前期工作中的不足、不当之处进行修复、补充,为后期工作做好铺垫准备,做好各项工作的衔接。
企业管理者要身体力行促进精细化管理在企业内部落地生根,助力企业发展壮大。理念创新是首要环节。大力倡导精细化管理理念,使精细化管理在企业中形成一种文化产业。要在所有员工中形成一种重视精细化管理的强烈氛围。要使每一位员工都能重视细节,认识到细节对工作任务落实的重要性,养成重视细节的习惯。无数个个体都精于执行这项事业,何愁精细化管理不能落实。
精细化管理不仅体现在“细”上,还要注重“精”,要在细化过程中找重点、难点部位,确定详细的、切合实际的管理措施,这样才能使企业的经营行动不会产生偏差。
精细化管理,制度保障是基础。管理工作必须依靠规章制度来实现,以制度化的管理代替凭情绪、凭感觉的人治思路。制度建设是建章立制的工作过程,在管理工作中举足轻重。优良的规章制度能使员工在工作中提高效率,相互促进、加强监督,可以规范员工的行为,使各项工作制度化、程序化。在精细化管理过程中,要确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和工作细则,内容更具体,执行更明确,并将责任落实到人,奖惩分明,使各项工作真正能够有制度可循,有制度可依。
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对企业内部目标考核、运行标准、流程体系等规章制度进行完善,使企业制度建设涵盖生产经营、行政管理、财务核算等各个环节,形成系统化制度体系。完善的岗位操作说明不可或缺,要对各个岗位和工序编制相应的作业指导书,增强所有工作标准的可操作性。建立各种制度执行的有效监督机制和问责机制,提升制度执行力度。
要在优化流程上下功夫。流程管理是企业精细化管理的核心。企业要对各生产单元、各专业岗位、各工种进行系统分析和归纳,建立科学合理的作业流程,实现标准优化。要真正形成优化的闭环管理流程体系,对业务进行重新划分和重新界定,提高管理效率,理顺业务关系。
要使各项流程明晰。根据企业特点和有关规章制度的要求,以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力求节约成本、增加效益,运用现代的科学管理方法和科技手段,明晰各项工作的管理流程,细化管理制度和规范化标准,量化管理目标,使得企业员工都能按行为规范准则做好自己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规章制度建立起来了,各项工作流程也优化了,下一步,也是最关键的环节,便是执行。制度再多再好,如果不能得以认真贯彻执行,也是枉然。“立法如林,执法如零”的现象,在有的企业经常出现。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关键在于落实和执行,这就离不开广大员工特别是基层和一线员工的正确认识和主动参与。员工是企业的最小分子,企业这座大厦根基是否牢靠,关键在于员工。如果每一位员工都能用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思想规范自己,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活学活用,指导操作实践,那么企业的精细化管理理念才算真正取得成功。
管理的变革,一言以蔽之,是要改进和优化企业整体的行为习惯,既包括管理者,也包括基层员工。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意识、观念、态度、文化的综合体现。实施精细化管理,需要对整个企业的管理方式进行系统性变革,改变企业的领导方式、员工的工作观念、革新企业文化,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提升精细管理水平不可能一蹴而就,但任何一项工作,只要认准了方向,坚持常抓不懈,就一定能够取得成效。